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冯士季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045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转]看美国人怎么开学术会议

热度 1已有 945 次阅读2012-12-23 19:16 |个人分类:视野扩展|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会议, 美国人

看美国人怎么开学术会议
赵晓阳
2012-09-07

    2012年3月15-1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了亚洲研究协会的年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nnual Conference,简称AAS),大会设立了359组分会场,就亚洲的政治、经济、历史、人文、考古、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笔者有幸参加了其中“超越国界历史的中国基督教青年会”(YMCA in China as Transnational History)的小组讨论,对比国内类似会议的举办情况,心中颇有一些感想,觉得值得写一写。

 自主申请

     亚洲研究学会成立于1941年,是美国最重要的亚洲研究机构,也是世界上最有号召力的亚洲研究学者组织之一,在全世界约有7000名成员,每个成员都需要向协会交纳会费。它每年春季在北美地区召开的年度会议,都会吸引国际上一批最顶尖的“亚洲学”研究专家的参与。

     美国学术研讨会的方式多少与我们有些不一样,尤其在AAS所体现的不一样更为明显。如此庞大的学术会议,如果像国内会议一样,完全由主办单位来邀请参会人员、确定讨论题目、分别确定会议评论人等事项,几乎是一项不能完成的任务。AAS采用的办法是,完全由申请与会学者自己完成上述工作。会议前期的事务完全由学者自行解决——确定小组的讨论题目、联系参加小组讨论的学者、主席、评论人,每名学者需提交一份报告论文的摘要和个人简历,再确定一个主申请人来撰写申请报告,只要讨论题目在亚洲研究的范围内即可。AAS的学术委员会根据这份申请报告和论文摘要来决定,是否同意本研讨小组来参加AAS会议。这是多么宽泛的范围呀,余下的就是学者“个体跳舞”的空间了。

     考虑到语言问题和对国外学术界的情况熟悉程度,我们小组确定由剑桥大学的John来主申请。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获取成功消息时的喜悦劲儿,毕竟也曾听说这里是对提交论文和讨论小组的严格筛选和高淘汰率而出名的。

 学术与business

     AAS作为一个存在了半个世纪以上的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虽然是以非赢利性的,但我们知道,至少日常办公费用还是要有的。召开这么大的学术会议,则更需要经费。国内举办会议,都需要在会前落实了经费,然后根据经费的多少和来源,决定何时何地召开何等规模的学术会议。AAS是每年都要召开年会的,会议费则来源于参加会议的学者提交的会议费和注册费。当然AAS也积极争取捐款等其他经费渠道,但那不是稳定的经费来源。

     注册在AAS会议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到召开会议的多伦多市喜来登酒店,就可以到会议办公人员那里去领取几件物品——可佩带的参会者名牌、会议手册、注册费发票,以及一些宣传折页。参会者名牌与我们常见的国内会议无异,不外乎是参加人姓名和单位,但作用则是关键的。AAS会议是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但需要交纳注册费或会议费后,才能来开会和听会。基本上在每个分组会议室门口,都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在检查会议名牌,没有交纳会费的人员,哪怕你再有求学问的心,再有恳切的态度,都不会被允许免费“聆听教导”“切磋技艺”。门口检查人员告诉我,如果那样,对交费的人来讲——不公平。一切真是应验了那句著名的话语:It’s a free country, but nothing is free(这是个自由的国家,但一切都不免费)。

 自助参会

     会议手册则与国内的区别很大。这是一本印刷精美、色彩纷呈、图文并茂、大16开、长达192页的厚书。里面不但有会议程序、参会人员姓名索引,更有我们想不到的各类广告和图片设计。封面是一幅拍摄于1948年的华北民众的照片,封底的上半部是谈话中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和韩国总统李明博,正缓缓走出一扇传统的中式大门,下半部则是特别推荐的几场分组讨论。手册开头是目录、多伦多市长欢迎辞、AAS协会会长欢迎辞,分会场地点地图、出版社图书展览分布图,以及本次年会特别演讲人的介绍。然后是用两种分类法编目的会议程序,一是根据地域分类,将会议小组报告的内容,根据亚洲不同地域分为了南亚、东南亚、韩国、日本、中国和跨界等几类;二是根据会议早中晚的时间,将小组讨论依次排序,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论文题目。我特别注意到,在人物一栏中,只有单位名称,而没有人物的职称或学历。这样下来,这些内容已经用去了99页。第180—190页之间是极有用的参会人名和所属分组会场的索引,我据此找到了几位熟悉的朋友,否则几千人中,找到个人岂不也是个麻烦事儿?记得会前主办方还特别提醒参会人,必须在某日期之前注册,否则将不能在索引本上显示姓名。

     第100—179页之间则全部是广告。广告也是很有用的,都是关于亚洲研究的书籍、杂志、电子读物、电子档案等,是学者们进行亚洲研究最需要的信息。它们或以主题分类,或是出版社或学校等来分类。图文并茂,色彩纷呈,很有些外国人喜欢说的“design”。不像国内的学术图书销售宣传,基本上只有文字,不那么强调视觉上的愉悦感和综合性。而我们中国人说到“design”时,基本上都将其归类到艺术了。

     会议的一切,让我感受到,是我将英语单词“business”理解的范围狭窄了。它除了有商业性的生意、交易含义外,其实还有“经营”的含义。如果将亚洲研究协会的活动、发展与经营联系在一起,则是今天的我们很容易理解的,也是觉得很有必要的。如今不是很流行“经营人生”“经营婚姻”“经营事业”之类的话语吗?英文“business”中所包含的一项事务、事业、交易、职责和权益等多种内涵,如果要找出一个完全对等的中文词汇来表达,一时还真想不出来,这也是一种对等的差异性吧,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无论从经费角度来讲,还是从研究主题角度来讲,国内的学术会议往往依赖于主办方的经费资助,或主办人的办会热情和能力。国内的管理方面,人治的局限性很高,换个领导或换个人,会议的持续性和长久性就没有保证了。

     会议主办方除了提供上述手册外,其他方面也都要依靠参会人自己,需要参会人有各方面的旅行安排能力。也因为与会者“自力更生”占很大比重,因此举办这种大规模会议的难度,与我们一般想法中不太一样。

     会议期间的食宿、会议论文的打印发放、预订往返机票等其他事务,主办方则完全不负责安排。参会者可以住在五星级的喜来登酒店,也可以住在任何价廉的旅馆。吃饭则更是随意为之,甚至会议程序中都没有安排吃饭的时间,上午讨论结束在12点15分,下午讨论在12点30分就开始了。

 超大会议的多功能

     亚洲研究年会每次举办一次,一般情况下都得有几千人来开会,今年是人数少的,有4000多人参加,去年在夏威夷召开时,竟有7000多人参加。据经常参加国外学术会议的香港中文大学吴梓明教授告诉我,他去年参加美国宗教学会年会,竟然有约1万人来参加,采用的方法也与AAS相同。美国的托拉斯经营理念在许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试想在中国召开一个欧洲研究会议,是否可能有四五千人来参加?

     在有限的三天会议时间里,在许多讨论小组都是时间上重叠的情况下,在上午下午晚上都有分场的紧凑安排下,会议体现了多重功能。一是释放更多的学术信息。这是亚洲研究协会的年会,在“亚洲研究”这个宽泛庞大的题目下,任何与亚洲研究相关的各类学科都可能在这里出现,或人类学、历史学、文学,或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因此,这样涉及研究地域面积广大、学科多元的学术会议,必定是强调学术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前沿性,会议上也就会出现很多新观点和新作品,有利于在思路和方向上的拓展。只要将会议手册认真仔细地读一遍,就会发现许多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题目和思路,体会到不同学科学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察视角和理解差异。

     亚洲研究年会会议总题目很大,但具体到每个讨论小组,则非常深入细致。由于采取自主申请模式,等于每个小组形成前期就是对某个主题有兴趣有研究的人相聚在一起,其确定的主题自然非常突出,而后期的听会人也是对这个很专的问题有兴趣的人。这样讨论也会很深入。会议期间没有提供整本的论文集,每个讨论小组由作者本人自带几十份论文,放在会议厅的入口处,听众随意拿取。每场小组讨论2小时,一般安排3—4人的报告,报告人每人讲15分钟,评论人评论20分钟,留40分钟进行讨论。比较而言,国内会议通常是总题目相对没有这么大,如“近代名人与社会政治”或“经典阅读与社会发展”,但没有具体说明讨论的角度或更为细致的资料或立场,等到主办方收到论文后,就相近题目来安排讨论。这样看来,国内会议的偶然性比亚洲研究年会高,因为任何人都完全不清楚会收到什么样的论文。

     二是与图书馆学会关联办会。按着往年的惯例,亚洲研究协会年会也与美国亚洲图书馆学会的年会连在一起召开,图书馆学会会议在前,亚洲研究协会会议在后。图书馆的确是学术研究最为紧密相关的部门,两个主旨地域相同的学会联合起来召开,则更多地加强了双方的交流和结合。研究学者们可以早些到会,参加图书馆学会的讨论,了解到更多图书馆方面的收藏和研究信息。图书馆学者们则可推迟几天离开,更多了解学术研究的新动向和发展。这样一来,还有些与亚洲研究学术有关的出版机构,也在喜来登酒店里设立展示台,国内的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万方数据等,国外则有M. E. Sharpe、Brill、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哈佛大学出版社等一直关注亚洲研究的机构,还有韩国、日本的出版机构。此外还有个体公司在此销售中文古籍的,可谓一应俱全。各路人马在此熙熙攘攘的游荡着,有买书的,也有卖书的;有书稿写成后与出版社洽谈出版的,也有出版社与作者约稿的。甚至还听说在这个马上要毕业的时刻,还有顺便附加用人面试的。在经济情况不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帮助还没有工作的学生省钱,也是爱惜人才的表现呀。

     总之,只要交了入门费,与学术有关的人情来往和沟通交流都是可行的。我也在这里按约定见了老朋友,见了希望结识我或对我论文有兴趣的新朋友,还出乎意料地见到其他老朋友,甚至在多伦多大街上遇到熟人。真是,世界再大,也走不出“学术研究”的范围;世界再小,也有意想不到的奇遇和启发。AAS的经营理念和操作之法,是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发呢?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刘登宇 2012-12-25 10:39
   可以借鉴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3 09:15 , Processed in 0.06159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