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让我感触比较深刻。
起因是一个家长给我发家校通与我分享他小孩在家里的与他的想法。大意是:班级现阶段比较闲散,同学们的学习意识不够浓烈,有点失望,希望班级的学习氛围可以更厚。他有朋友的学校非常刻苦,就是吃饭平均8分钟,然后题海战术那种学校。小孩觉得那种教学无法接受,但是考虑到要上重点大学,这样的苦还是可以接受的。
咋一听,感受深刻的是小孩子竟然有这样的刻苦的决心,不知该哭该笑?然后我的第二反应是,难道班级竟然存在这样大面积的闲散的同学?就是他们在开学第三个星期还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于是我去了解情况。观察他们晚修,发现他们似乎不会利用时间。第一个成绩,出来的是数学。令我讶异的是,一入学成绩很好的同学,甚至我的班干部,竟然都是后面的小孩。只能说我发觉到了他们的才华了?!罗晓燕他的情况是中考进来的成绩是意料外的,现在的状态上上课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没有动力,以后毕业后有个叔叔他能给自己找一份工作;李贝很活跃,交予的工作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习惯很好,但是自律比较差,喜欢聊小天。存在的问题是虽然上课似乎很认真,但是一天下来,连学习了什么都不知道,目标是以后成为一个医生吧?自己也不清楚。谢海节看起来很聪明,但是成绩缺不理想,拈轻怕重,比如数学不重视概念,不够踏实,也喜欢说话,以后去澳门读书,,但是却不知道读什么?!....很多小孩不善于利用时间、分配时间,是不是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然后我得出结论,是他们学习不够刻苦吧?
刻苦是什么?是不是对于上一代而言,刻苦是必须的,你要活得什么东西就要付出一些东西,就想学问这玩意你必须刻苦。但这样的观点是不是与教育的本质相违背?今天检红就提出,金兰,学习不一定要刻苦啊。刻苦对学习不一定是好事啊。然后她就充充去上课了。留下我对这个问题琢磨。
首先要获得什么必须付出什么,我认为这是守恒的。现在提倡的是带着兴趣来学习。这一点我也提倡。
以前,许文的一个观点我也很认同。当时他是针对高二的孩子,他对他们的要求是,因为他们大多数孩子家境不是特别差,而都是独生子,他们在学习上都不是特别擅长,但是他们或者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或者以后家里能给他们物色谋生手段,所以他对自己班上的孩子的要求是,他们安全地从学校毕业,学习能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的。
对啊,教育不一定要培养人才,其实更多的人,能够健康快乐的度过一生,其实也是一种成功吧。当然一个班级能出那么一两个优秀的个体,那也是很了不起的。
但是是不是只有高尚的品质或者思想的引领,他们能够到达更高的平台呢?
刻苦是不是值得提倡呢?
当下,等他们军训结束,我需要做的事是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起码,要有一个大概努力的方向吧。
大家给我解惑,初为班主任,我觉得班任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要。我提示他们要做义工活动,现在每周他们都有一批人去参加敬老活动,我觉得起码比起在家玩游戏,这样的活动更有意义。我的思路还有困惑,希望能早日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