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1日~13日,我校和唐山开滦一中,江苏连云港新海高中举办了一场跨省跨市跨校的同课异构活动,这是一场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碰撞,也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探讨。我有幸代表我校参与了本轮同课异构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虽然准备课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收获是颇丰的。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要把这次同课异构的认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总结与反思。
一、同课异构的价值
同课异构是三校促进各自教育教学水平,探讨新课程改革的平台,不同的学校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我校推崇有效教学,即:教师有效教,学生有效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的有效;在课后学习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要高效的整合已有知识和习得的新知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化问题意识、过程意识和探究意识。我个人认为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连问题都没有的话,这节课的效率是不敢想象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没有益处的。过程意识应该是一节课的核心,课堂教学中,知识是生成的,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只有生成知识才能发展学科思维能力。过去那种老师课下总结知识,课堂单向灌输知识的模式是万万不可取的。教师要创设情境或借助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生成新知识。探究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了,但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每堂课都需要合作探究,没有思维含量的探究是假探究,没有思维含量的设问是没有意义的设问,试想:老师问完问题后,班级大部分同学都能举手,这样的问题还有必要问吗?有思维含量吗?所有的设问都要以学生的思维生长为出发点,否则就是故作表演罢了。当然,如果问的没有梯度,学生也会难于作答的。
江苏新海高中提倡生态课堂,从我听到的新海高中的三节课(语文、英语、地理)来看,他们好像在追求没有“污染”的课堂,没有老师故弄玄虚的课堂,但是我对生态课堂的理解还不到位,我想基本的出发点应该是摒弃填鸭式的一言堂模式,试想:教师的独断专行算得上生态课堂吗?
开滦一中的课堂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河北进行新课程改革刚刚两年时间,所以有这样的印象并不奇怪,但在开滦一中的三节课中,我也感受到他们学校老师正在努力探寻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尤其是开滦一中的张丽君校长,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出版的散文、专著实在是太多了,这次同课异构也让我领略到了张丽君校长的才华,就连酒桌的讲话都是出口成章,实在是佩服。
说了一堆不切主题的话,同课异构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价值就在于交流碰撞中激发出新课程改革的火花,找到通往未来人才培养的主流价值观,三校九位教研组长的精彩点评,让所有与会老师受益匪浅,点评的有高度,升华的才有力度。另外,唐山的各科教研员让我为之一振,佩服!尤其是本次同课异构中我有幸被邵英老师点评,收获很大,他的语言精准而有内涵,简练而又发人深省,邵英老师是我们现在最流行的《区域地理》黄皮书的最重要的参编人员之一,本次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
总之,过程是艰辛的,结局是完美的,收获是满满的。理念得到了升华,实践得到了检验。
二、如何有效进行课堂实施
在寒假期间我拜读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自认为对课程实施有了较深的理解,通过本次同课异构,着实检验了自己的理念。本次课的主题是《黄河》,在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着实感到诧异,黄河居然要讲一节课,感到有点意外。在高考考试说明当中对区域地理的要求是只字未提的,但是限于学生初中区域地理的悲惨状况,区域地理在高三的复习备考当中又是不能忽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要教的有效,学生要学的有效,简单的记忆地理现象是万不可取的,怎样有效开展呢?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将初中的地和高中的理有效整合,教师要创设情境,提供丰实的材料,引导学生调动和运用高中地理的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去分析和说明区域地理中的地理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区域地理复习的有效性。
《黄河》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重点如何体现?难点如何突破?课堂教学中怎样体现地理学科特点?怎样保证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所有这些问题是设计这节课前准备工作。《区域地理》复习材料(我不认为这是教材)对黄河的表述主要分为黄河概况、黄河各段特征、黄河的开发和治理。学习一条河流究竟要怎样开展呢?只有有了明确的思路,课程才会酣畅淋漓。我认为:第一,要了解这条河流的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等。第二,要根据这条河流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这条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第三,要根据这条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研究这条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如:航运、灌溉、旅游等。第四,人类在开发利用河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理的措施。基于以上这四点思考,我开始了黄河一课的设计。下面我就针对本次同课异构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感悟做一个反思。
(1)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我执教的黄河一课,最初的设计思路和最终的设计思路几乎没有改变,但是第一节课试讲令我大吃一惊,由于最初的课件上没有提供充分的材料,也没有创设良好的情境,也没有做好知识的铺垫,结果学生小组合作不理想,老师的引导也无法得到发挥,导致教师放的很大,结果收不回来了。学生的思维就像草原上一匹脱缰的马,老师手里拿着缰绳却无计可施。所以通过第一次试讲,我的感悟是: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要精心设计才能有效开展、有效突破。
(2)老师的感染力很重要。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精气神、语音语调、语速、表情、站位都是不可忽视的软环境。在学校试讲的几节课中,我的状态一直不理想,总感觉没有兴奋点,导致课堂的感染力不够,语言也跟着生硬,问题的提出也不流畅,学生的思维也不够连贯。到了开滦一中,自己的兴奋点找到了,从气势、语音语调、手势、语速、语言、表情都达到了自己的较高水平。尤其是我的版图,我通过版图逐渐生成黄河的概况(地形、气候等),为学生进一步分析黄河的水文和水系特征做了很好的知识上的铺垫,所以接下来的几个教学环节都比较流畅。
(3)师生互动要有内涵。之前自己对师生互动有一定的理解,通过本次活动,我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 首先,我想谈谈单边互动问题。单边互动简单说就是老师和某一个学生的一问一答,对错只在两个人之间展开,其他学生成为了看客,很显然这样的互动是低效的,班级其他学生都是“看戏人”,这种互动应该摒弃。其次,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多边互动。有的老师对多边互动的理解是有偏颇的,并不是老师问一个问题,N个学生回答,这样的“多边”显然把多边互动变成了加法,学生之间没有思维的碰撞,说到底是变相的单边互动。现在我认为,多边互动应该这样: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某一个学生先回答,之后针对这名同学的回答,其他同学做出点评或反驳,使得班级所有同学的思维都在围绕老师的问题在思考,这样的互动才是有思维含量的互动,才是有效的互动。当然,如果老师的问题抛出之后,学生能够很好地作答,那就没有必要再让其他同学点评了。如果在学生答得很好的情况下,老师还引导其他同学点评或反驳,那就是画蛇添足了。
(4)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学生的评价。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不少,但是学生完美作答后,老师只是说了一句“很好,请坐;回答的非常好”等等之类的模糊的评价是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的。几个问题下来,可能全班同学都觉得回答对与错都是不疼不痒,也就对老师的设问没有了兴趣。所以老师对学生作答的评价是不能忽视的,在学生作答后,答得好的,老师要给以肯定,但这个肯定指的是老师要说出该同学究竟哪个地方答得好,是思维?是语言?还是知识整合的好?简单的评价是对学生的无视,说得严重点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5)多媒体素材的运用。现代的课堂教学,多媒体的运用恐怕是无处不在了,但是该怎样运用才能促进课堂教学呢?才能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呢?我执教的黄河一课运用了多种素材,首先,是我的传统三版教学,即我的版图。我自认为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版图与电子挂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版图具有生成性,这是电子挂图无法弥补的。其次,课程实施过程中我运用了三段视频资料,导入、水土流失的成因、黄河的水患三段。第一段录像是引起兴趣;第二段录像是中游河流特征和下游河流特征的过渡,同时也为黄河水患做铺垫;第三段录像是引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并了解黄河的地上河,增加感性认识。最后,我在课件中展示了必要但不花哨的地理景观图片。三类素材,我认为没有多余,也没有喧宾夺主。另外,一堂课的幻灯片数量应该保持在14张左右,如果你的幻灯超过了14张,而且还能完成课程,我认为这节课的思维肯定没有深度,学生的思维不能很好地得到发展,这节课上的还有意义吗?
(6)课堂容量问题。一节课我们究竟应该引导学生会学什么?这可能是所有老师疑惑的。教学具有目的性,那么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活动应该高度一致。但是,有的老师这也想讲,那也想说,这节课势必旁逸斜出,主体不明。一节课不看学习知识的多少,而是看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得到发展。我在听课过程中,有的老师一节课好像讲了很多内容,但是知识都是拼凑的,不具有生成性,学生的思维含量太低,老师知识的传授仅限于原有知识的简单总结,学生知识的掌握仅限于原有知识的拼接,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
什么是好课?是知识容量重要还是思维容量重要?我的回答是思维容量重要。一节课不在于学会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会学了多少知识;不在于学生回忆知识,拼凑知识,而在于调动和运用已有知识生成新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这也恰恰是新课程改革下考试说明四大能力的落脚点。
(7)小组合作问题。小组合作恐怕是现代公开课、优质课等等的核心节目了,这个问题我问过我自己的学生,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意外,他们说我们最不喜欢上公开课了。我:为什么?生:分组讨论我觉得没有实质意义,太假了。我:大家一起讨论不是很好吗?生:可是我们同学之间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机制,发言时还是没有头绪。听完学生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沉思。原来我们苦心设置的小组合作竟然成了“闹剧”。
通过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小组合作,只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才能进行小组合作,没有思维含量,学生之间碰撞不出火花的讨论就是假讨论,就是作秀的讨论。我理想中的小组合作,应该是分工明确,组内有主题发言;组间有竞争机制,能够互动起来;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还有合作的必要吗?最后,教师是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的引导者。总之,我认为小组合作是需要的,但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小组合作,反而先确定哪类问题值得小组合作比盲目的小组合作更重要。
三、如何进行课堂评价
上一节课不容易,客观评价一节课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的老师看课,真的把自己看成了“看客”;有的老师看课,评课评的很详细,但是没有高度,对教材、教法、学法把握的不够。本次同课异构聆听了三位教研组长的评课,最后也聆听了邵英老师的精彩点评,收获很大,启发也很大。我个人认为会上课和会评课是两个概念,有的人课上的精彩,但理论水平和高度不一定很高,但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因为对新课程改革理解的都不到位,你能设计出发展学生思维的课堂吗?如果老师的评课很有高度,那么他的课堂教学不会很差。也就是说,实践智慧和理论高度应该是完美对接,我不认同只有实践智慧没有理论高度的情况。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怎样客观科学地评价一节课呢?我想是不是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呢?
1、教学设计层面。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备课,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同课异构是无法备学生的,因为学生是外校的学生,预知是很困难的,但是在我们平日的上课过程中,备学生又是十分关键的,有一句话说得好叫量体裁衣,只有我们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设计出一节精彩的课。备教材是要求教师对即将执教的这节课有整体的把握,如:这节课在本单元处于什么地位?本单元在本册书中又处于什么地位?本册书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中又处于什么地位?这样想来,只有把握教材,才能很好地定位一节课。就黄河这节课而言,属于中国区域地理概况中河流与湖泊一节,之前学生对中国地形、中国气候(干湿地区、温度带)、中国河流的概况、长江等已经学习了,正常来说学生对于河流的学习方法并不陌生,所以在设计黄河一课时我凸显了初中的地与高中的理的对接,通过河流特征的究因析理,提升学生的思维,使这节课有思维含量;通过黄河奉献与治理,增强学生的人地观念,体现了地理学科人地关系的核心思想。所以在课程实施环节上,我分成四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一,通过版图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自然地理概况;第二,通过黄河的自然地理概况,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和水系特征;第三,根据黄河的水文和水系特征,分析黄河的开发利用方向;第四,人类在开发利用黄河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理的措施。备教法,教学设计之后就是课程如何有效实施了,怎样才能使教师的预设教学目标达成呢?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目标和课程实施要高度一致,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黄河概况需要学生在本节课了解,所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就不能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黄河各段特征需要同学调动和运用高中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进行究因析理,所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分组讨论的问题。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课程实施要高度一致。
2、教师教的层面。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导,学生的演,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体现“导”的作用,如何发挥“演”的水平。 我想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不要以为老师讲明白就完成任务了,事实证明,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越多,学生学的越发没有效率,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听你的课。过去那种一言堂、单边互动、既想当导演又想当演员的老师是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更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考。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凸显四大能力的培养,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如果把这四大能力运用在考生答题就是答题的三个基本步骤了,即审题(获取有效信息);调动相关知识(已有知识和新情境有机整合);答题(语言组织)。考试说明对知识的要求自然没有忽视,但是考试说明的落脚点却是四大能力的要求。有的老师说,能力是以知识为载体的,那么你势必会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容量而忽视思维容量。所以,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导要导什么呢?在我看来导的是思维,导的是创新,导的是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把教材、材料中的知识进行加工,引导学生去生成知识,而不是记忆知识。就像做菜,你把土豆切成土豆条炒出来的菜就很难吃,做成土豆丝就很爽口。如中国铁路线的布局,有的老师让学生记忆铁路线,画了整整一节课,学生累,老师累,最后是师生血本无归。我在课堂教学中正在转变,因为过去我也曾经这样愚蠢地忙碌着,现在我在中国铁路干线教学中,首先也带领学生明确六纵六横铁路干线,但是我不会让学生死记某条铁路线都经过哪些城市,经过哪些粮棉基地、地形区,与其他铁路的交汇城市等等之类的知识,我的做法是明确了六纵六横之后,让学生分析铁路的布局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东部地区铁路线稠密,影响的主导因素有哪些?总之,教师的教已经远远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导,只有导的高效,学的才能有效。
3、学生学的层面。新课程改革最大的转变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了,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学生要“走上讲台”,老师要“走下神坛”,学生再不是被各科老师轮番“折磨”的“五味瓶”了,它强调学生主动学、乐学、爱学。
在我看来,学生的学有这样几个要素:(1)睁开眼睛看。过去是老师强迫学生不许睡觉,不许溜号,不许。。。,我们老师该想想学生为什么不想睁开眼睛了,不是不想睁,实在是睁不开呀!我曾经跟我自己班学生听过几天课,说实话,我要是不做题的话我睡得比学生还多,一是对知识的生疏,二是有些老师的课真的“没法听”。所以,老师应该换位思考,一言堂、低级的单边互动实在令人乏味。想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不忍心闭眼睛,那就正确发挥你导的作用和导的水平吧!(2)竖起耳朵听。这个“听”不光是听老师的讲,更重要的是听同学讲,进而产生思维碰撞,使得全班学生的思维都在一条主线上。(3)张开嘴巴说。有的老师不敢让学生说;有的老师不敢让学生说错;有的老师不敢让学生乱说;有的老师不敢让学困生回答问题;尤其是各类公开课,老师恨不得学生回答的都是标准答案,试问:我们老师不看答案的情况下,你回答的都是标准答案吗?相反,学生回答有误才是课堂生成知识的绝佳时机,所以,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想回答问题的学生敢于回答,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生成新知识,整合旧知识。(4)拿起笔来写。光是看、听、说,还不能真正提升能力,最重要的还要让学生动起笔来落在笔头上,这样才能真正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的老师说:这样太耽误时间了,不如我直接告诉答案,简单、快捷、教学进度能够按时完成。我说:你越这样想越难于完成教学进度,完成的效果越差。是时候放开手脚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你理解了吗?新课程改革的高考你研究了吗?你真的理解它的真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