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北纬39东经121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182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创设交流平台,与大家共同进步!

日志

高三教研活动公开课的点滴收获

热度 8已有 1795 次阅读2013-11-19 14:18 |个人分类:教学反思|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案例探究, 师生互动

十月末,接到市教研院孙主任的电话,要求我上一节高三市教研活动公开课,领导安排,鼎力配合。于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确定了授课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程内容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接下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生成性的探究案例。从这节课的准备到展示到今天的反思,觉得有很多东西要思考,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其实自己关于这方面的反思已经很多了,但是每次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都有不同的感悟,为此,还是决定要写点东西。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这是一节高三复习课,高三的课决不能简单的机械重复,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整合旧知识,生成新知识,提升学科思维能力。在这个大背景下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及其实践意义; 

2、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性的关系,学会分析垂直自然带谱的空间分布。

一堂课的成败不在于表面的“喧闹”,而在于目标的达成度。所以恰当的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正常开展的关键,只有目标确立才能很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反观某些课堂,目标不明,活动不当,不知道要带领学生何处去,实在不该。

教学目标是基于学生的起点开展的(就这点而言,同课异构是很难把握的),在高一以及会考复习时,关于这节课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的比较熟练了,加之高三复习过程中,有些习题也涉及这部分内容,为此,我的目标并没有把整体性如何描述,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之类设为目标。但是整体性的内涵以及两个重要表现,学生还是理解不到位,而且整体性的表现也是重点,在每年的高考题中都会不同程度的涉及,在学生的生活当中也是必须要心领神会的,因为整体性思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差异性的基本知识不再陈述,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差异性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上。关于垂直地带性是难点也是重点,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之一,为此,我不敢怠慢。

二、案例探究的选取 

这次公开课的准备,最大的不同就是先准备导学案,而后制作的课件。所以先期工作主要围绕导学案开展。教学目标确立了,该选取什么样的案例进行探究呢?什么样的案例才具有探究价值呢?什么样的案例学生才能觉得不枯燥乏味呢?学生对人教版教材的案例已经很熟悉了,而且案例是互相割裂的。我的想法是找到一个既能体现整体性还能体现差异性并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启示的案例。现在看来自己的这个想法还是很巧妙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案例在哪里选。鲁教版教材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案例,但是鲁教版整体性有一个厄尔尼诺的案例让自己眼前一亮,不过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个案例并不能涵盖自己的初衷,于是被自己舍弃了。湘教版教材也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案例,但是湘教版教材对整体性和差异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陈述还是让自己颇有感触的,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但要知地明理,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人地关系上,为此,我很赞同湘教版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中图版教材陈述为主,并未找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翻阅中图版必修三的时候,颇有收获,其中一个案例是关于西北地区的,而人教版教材在讲到差异性的时候,有一个探究问题是关于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问题,自己突然有了灵感,于是决定整合不同版本教材的案例,以西北地区的一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设计了三个问题:
1、 结合材料,说明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协调一致性,并分析植被减少后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
2
、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有人主张造林,有人主张种草,也有人主张自然恢复。你支持哪种做法,说明理由。
3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对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环境等方面有什么指导意义?

通过这个案例既涵盖了整体性,又涵盖了差异性,并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把整体性和差异性对人类开发资源、生态建设的指导意义带出来。为此,最终选取了这个案例,而是舍弃了之前的一些案例。

垂直分异与水平分异的关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尤其是垂直自然带谱的空间分布,向来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以往自己在处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总是有很多琐碎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什么林线、雪线、基带、带谱数量等等,真是“乱”就一个字,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琐碎的知识整合到一个案例探究当中呢?最近自己买了一本马建华教授主编的《现代自然地理学》大学教材,本来自己正在学习,正好赶上这节课。为此,在本书的最后一个单元我看到了两幅垂直自然带与水平分异的关系图,让自己眼前一亮,一张是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性的对应关系,一张是垂直分异与经度地带性的对应关系。这样的问题在网上是找不到的,无奈自己在WORD中手绘两图,好在不复杂,很快完成了。图形反映的问题固然很好,但是问题的设计却很为难,怎么样设问才能让你的发问指令明确,怎么样设问才能醍醐灌顶,怎么样设问才能一目了然呢?关于这个案例探究的问题设计着实改了几次,最终确定为: 

1、读图1,说出同一经线不同纬度山地以及同一山体不同坡向的自然带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读图2,说出同一纬线距海远近不同山地以及同一山体不同坡向的自然带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问题设计好了,自己很满意,比如第一个问题涵盖了很多问题:

1、随着纬度升高,山地自然带的数量减少。

2、随着纬度升高,山地各自然带分布的高度降低。

3、随着纬度升高,山地自然带的基带发生变化,并与水平自然带保持一致。

4、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向阳坡分布高度升高,背阴坡降低。

   第二个问题涵盖了以下三个问题:

1、距海越近,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高度降低,反之升高。

2、温带地区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东西坡,迎风坡分布高度降低。

3、热带地区,同一山体,迎风坡分布高度升高。

    光有这两个干巴巴的图片不能充分生成规律的,为此又添加了材料二的文字材料,让学生有抓手。材料二内容是根据大学教材气象学的知识编写的,这些都保证了知识的科学性、探究的有效性。

三、课堂设计流程

本节课领导给我的任务是案例教学,接到任务后我一直在思考,案例教学和学案导学究竟是什么关系,是矛盾的?还是对立统一的呢?个人认为二者可以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1、导学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首先,导学案的优点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确诊,学生掌握的,课堂上就不必展示了,而是把学生有疑惑的问题,通过情景设置,在课堂上师生共同生成规律和方法。但导学案也有缺点,如果运用不当就变成了流水账,变成了问题篇、练习篇。导学案源起山东,现在全国都在尝试,大连地区很多学校也在尝试,但是余以为很多学校的导学案根本谈不上导学案,又像教案,又像练习卷。导学案关键在于“导”,不能代替“学”。有的老师说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所有的话要让学生说出来。我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脑子里面装的是不是大脑,难道是豆腐脑?中国人善于搞运动,干什么总是缺少理智。难道新课程改革的课堂就不需要老师了吗?不是不可以讲,要看你怎么讲。

其次,案例教学如何与导学案进行整合呢?我最后确定的方案是把案例探究和学生的疑惑相结合,设计两个有思维含量的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材料去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而迁移运用(也就是例题)紧随其后。探究之后,马上运用例题进行思维拓展。我个人认为案例探究的案例不应该是习题,而应该是具有探究情境的探究材料,这样才能生成新知,整合已有知识。如果案例探究仍然是高考题的话,这节课不就变成习题课了吗?这叫案例教学吗?我不太赞同。

2、课堂设计流程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将同学们针对导学案的预习情况进行问题诊断,将同学们的疑惑进行整合,并根据疑惑制作课件。第二,将具有探究价值的重点和难点,运用材料进行课堂探究。第三,运用案例探究的出的规律和方法,进行思维拓展(试题主要来自高考题或对高考题的改编)。

总之,只有明确了课堂向何处去,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探究,只有探究的有效才能开展有效的思维拓展。否则就是瞻前不顾后,顾后不瞻前。

四、本节课的收获

半年来,自己不是在准备各类公开课,就是展示各类公开课,通过这些系列活动感悟了很多,之前也写了很多,但是每次的收获都是不一样的。从最初的理论先行到现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中滋味着实有趣。

就本节课而言,我的感触有以下几点:

1 课堂教学针对性强才能提高课堂的产出

很多时候,老师们由于业务繁忙是很少考虑学生实际知识需求的,通常会按照老师自己的理解开展教学的,这样就出现了“被迫”的课堂,效率自然很低。本节课我将学生的疑惑彻彻底底的进行了统计,并且在试讲时不同班级的疑惑是不相同的,课件前半部分也是不同的。而在我们班级,问题更加集中而且思维含量大,使得教学的针对性很强,学生的听课效率高,课堂生产力水平很高。在自己平时的课堂也会不同程度的了解学生的疑惑,但是从这节课来看,平时课堂的针对性还远不如本节课。

2、 案例选取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本节课自己的两个案例,自认为还是比较典型而富有探究价值的,很好地将零散知识整合起来,且将具有较强思维含量的问题涵盖其中。案例选取恰当与否,最关键还是要看教学目标的恰当与否,这就好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因为案例有探究价值,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其中,否则就是貌合神离,东拼西凑。

3 师生互动是否真诚、深刻,是学生活动成败的关键

在自己参加过的教研活动中,有的老师的探究或说小组活动还是流于形式的较多,学生被迫参与的较多,教师和学生均貌合神离,东拉西扯。有的表面“奢华”,内在却空洞无物,实在拿不出手。为此,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是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展现出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师的表情、眼神、手势、语言,学生的思维、精气神、状态、积极性等,都是判断是否真诚深刻的表象。反观某些课堂,要么死气沉沉,要么空洞无物,要么侃侃而谈,这样的课堂既不真诚也不深刻,更谈不上什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我看来还不如来一节传统的课堂教学,就不必作秀了。

课堂教学永无止境,没有高手,只有强手。不管是什么级别的课,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学生的思考权利不能被剥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回复 88天地工作室 2013-11-19 19:54
能这样做并能及时地记下来,让人钦佩!
回复 geonet 2013-11-19 22:26
写的很好值得认真学习。许多是不曾思考更没有做的。
回复 洋洋洒洒╮ 2013-11-20 12:09
看到老师关于四个版本案例选取的思考过程,想起上学期教学法老师让我们从不同方面分析四个版本教材的异同,三本必修教材的内容分配到我们年级每位同学的身上,最后综合起来进行分享,真的是一份非常好的资料啊。
回复 洋洋洒洒╮ 2013-11-20 12:28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我们的一位专业课老师告诉我们,由海陆分布引起的地域分异规律,现在不叫经度地带性,今年改名为经度省性,因为经度地带性并不太准确。
《中国自然地理》赵济 第三版上也提到了,书上是称为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不过我们习惯上还是一直都称为经度地带性……
回复 北纬39东经121 2013-11-20 19:53
洋洋洒洒╮: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我们的一位专业课老师告诉我们,由海陆分布引起的地域分异规律,现在不叫经度地带性,今年改名为经度省性,因为经度地带性并不太准确。
《 ...
是的,现在有些版本教材已经开始叫干湿度地带性了。无论是经度地带性还是纬度地带性主要还是看主导因素是什么。
回复 庆龙梦幻之地 2013-11-20 22:42
博主的公开课设计的很精彩,已经拜读!博主多次执教展示课,并且均是精彩的课堂展示,令人佩服!有些问题请教:博主所在地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一节课要把整体性和差异性上完?这节课是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贵校的生源素质应该很好吧?
回复 北纬39东经121 2013-11-21 09:16
庆龙梦幻之地: 博主的公开课设计的很精彩,已经拜读!博主多次执教展示课,并且均是精彩的课堂展示,令人佩服!有些问题请教:博主所在地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一节课要把整体性 ...
庆龙老师好,我们是人教版的,由于会考复习时基本知识学生已经比较熟悉,现在是一轮复习。我们生源不算地区最好的,应该是较好的,不知您是否理解,谈不上精彩,还要像星韵老师们学习。
回复 喜马拉雅--冰雪 2013-11-23 20:36
看得出,这一定是一节很精彩的公开课,对问题的设计和处理都很好,谢谢分享!
回复 星星知我心 2013-11-24 11:56
课程内容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接下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生成性的探究案例
回复 月儿 2013-11-29 16:09
把案例探究和学生的疑惑相结合,设计两个有思维含量的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材料去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而迁移运用(也就是例题)紧随其后。探究之后,马上运用例题进行思维拓展。赞一个!
回复 山城悍匪某某许 2015-4-8 13:57
山外有山,佩服,这提醒自己以后一定要多写课后反思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8:46 , Processed in 0.0658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