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般说上辈人为后辈人造福,我却突然在今天有了疑问,前人栽树,后人真的能乘凉吗?
上一届学生在植树节的时候种植了很多香樟,今天路过操场的时候发现已经从不足1米的高度长成了冠盖浓郁的大树,也不过3年光景。香樟树作为亚热带常绿林的优势树种,生长的速度也不慢,但是当香樟树长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生长缓慢,例如教学楼前高达10米的香樟,变化已不明显。如果当时学生种的不是香樟树呢?如果种下一株枇杷树,数年之后开花结果岂不是前人种树后人吃果?学校里还有很多李树、桃树和柿子树,每年果树成熟,也往往引诱一些学生爬树。
大学校园里曾种了好些银桦,重庆湿润的气候让它们长得高大,四季常青,所以一直以为银桦树就该是常绿,开花结果什么的都不重要。而后走成昆线,看见一簇簇橙黄色的花序,走进看就是银桦。还问当地人这种银桦是不是年年开花,是不是还有一种银桦不开花……闹出了笑话。后来才明白银桦喜光喜暖,重庆湿润的气候让银桦直接放弃了开花。在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时候就以银桦为例,说明气候对植被的影响。现在也看到了南方地区种了落叶阔叶林的树种,尤其是银杏作为景观树广泛种植。北方也有了人工的常绿植物,但一般都不如南方地区长势好。《晏子使楚》中写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还是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所以同样的数,后人要想乘凉或是吃果,还真得好好思量。
再如,干旱的西北地区,如果在大漠拥有一片绿荫,想法很美好,真的可行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干旱的气候使得西北的水资源稀缺,别说种树了,基本的饮水和发展农耕都曾经是问题。在干旱地区种树会加大水资源的紧张,所以在沙漠绿洲边缘种树不能太多,外缘种草防沙漠入侵。更干旱的地区种草都是问题,设置枯草做的草方格。前人种树前人都不能乘凉,何况后人呢。所以种树还要看地区,适应当地情况。
当然,‘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也泛指现在的工作要在多年以后才能体现出更大的效用和价值。比如三北防护林建设周期长达70年,有效的遏制了沙漠东进,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起了重大意义,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倒觉得这句话也为很多急于求成的人敲了警钟,做事情要稳扎稳打,不能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总归是有意义的。
仰望星空: 闲来无事,在中国知网百科和百度百科检索了一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出自明代浙江钱塘文学家、藏书家、刻书家胡文焕的《群音类选·<清腔类·桂枝香>》一 ...
仰望星空: 针对你行走成昆线的实践经验和对西北地区的想象,建议你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于寒暑假等其他假期中能够走更多地路,考察更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现实。落叶阔 ...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07:33 , Processed in 0.0655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