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下期的教学安排有世界地理、地球运动、选修地理(环境保护、旅游地理)。世界地理的教学中涉及到世界气候,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是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教学的痛点。在上一届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讲练结合的方式,但题组针对性不强,学生自我消化时间不够,在该知识点上存在理解困难、甚至是知识误区,导致在高三一轮复习中不得不再次讲解,教学过程中教的痛苦、学的艰难。对于一部分已经掌握该知识的同学来说,是重复和时间的浪费,对似是而非的同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一部分同学而言,在高二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花了一定时间但没有弄明白、产生了畏难情绪,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先入为主,认为自己学不懂、这个知识点难,教学效果不显著,因此,这样的教学效率低下。
在这一次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实验班自主探究、平行班讲授法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教学重点从知识点的逻辑性转向方法与技巧的掌握。在练习中加大习题的针对性,尝试自己出题,以期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一届的学情比上一届更复杂,学生的基础也更差。在教学过程中减慢了速度、降低了教学重心和分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实验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高,但是课堂活力不够,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上事倍功半的现象;平行班的学生存在差距大,尖子生思维活跃但是粗心、不踏实;后进生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思维跟不上;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死记硬背,知识前后不能联系、融会贯通。但整体而言,实验班和平行班的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
在知识点的构建中,对影响全球气温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而太阳辐射能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能越少,因此气温的分布规律也该是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对全球的等温线而言,出现东西走向、南北递变的特征,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温度降低、从南向北温度降低;南半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降低、从北向南温度降低。因此根据气温的递变规律,可以判定南北半球。在实验班一句带过,学生反应也很迅速,在平行班则存在极个别同学反应慢,但也能理解的情况。
海洋和陆地由于热力性质差异,等温线在同一纬度出现了弯曲,不再是东西走向。在一天中不同的时刻、一年中不同的季节出现了差异。在此复习了海陆风和季风的特征。在实验班,在黑板上展示了一幅仅有海陆分布的简图,请同学们分南北半球自主讨论等温线的画法,并尝试归纳小结。在平行班则降低了难度,在黑板上展示了仅有海陆分布的简图,对此进行情况假设:北半球的1月,引导学生说出南北两条纬线的气温高低差异,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简单对比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的气温高低。在讲授过程中对南北两个纬度气温进行赋值,讨论气温在陆地和海洋上的变化,并对等温线进行描绘。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北半球7月的等温线的弯曲变化,学生可以轻松画出等温线。然后对1月份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进行归纳小结,再让学生对南半球的冬夏季等温线弯曲进行绘制。
从教学效果来看,实验班的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大部分同学能够准确绘制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但是在南半球的等温线图绘制中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忽略了南北半球的气温递变规律差异,在绘制中途忘记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得出错误的弯曲曲线。在平行班的教学中也存在类似情况,还有一部分学生出现等结果、等笔记的懒惰行为,老师进行指导和点拨后能下笔,但是也仅仅是1个半球或者1个季节的等温线图的绘制,对自己不自信、对知识点不清楚。这应该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教授过多、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
在课后个别同学的答疑中,发现如果我在平行班讲授1月份的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的弯曲变化,则学生能很快画出7月的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的弯曲变化。该规律为:一月份,南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上等温线都向北凸出;七月份,南北半球陆地上等温线都向北凸出,海洋上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我仅仅讲授了1月份北半球海陆间的等温线弯曲,学生能画出7月份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但是在南半球的处理上就有困难,减慢了教学的进度,没有完成教学目标。如果我讲授1月的北半球等温线弯曲和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变化,让平行班的学生自主探究7月的南北半球的海陆等温线弯曲变化,则会进一步降低教学的难度,同时也能达到学生自己动手的目的。在实验班如果我对给定图幅中的不同纬度的气温进行赋值,强调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和温度变化方向上的差异,也会降低教学难度,加快教学进度,达到过手的目的。
说到底,还是对学生的认知不足,对学情分析不到位,高估了学生。
从课后作业来看,虽然学生和上届学生有差距,但是做到相同的题组时,正确率大致相当,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10 04:02 , Processed in 0.0577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