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大主题:
1.人地关系的传统、
2.区域研究的传统、
3.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2.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地理学产生于古希腊。
埃拉托色尼:古希腊著名学者,首创“地理学”这一名词。
亚历山大·冯·洪堡:德国地理学家,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卡尔·李特尔一起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李特尔:德国地理学家,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致力于探索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拉采尔:地理环境论思想的引入者,提出对人地关系系统理论,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维达尔·白兰士: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提出人地关系理论和区位人文地理研究。
3.3 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3.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1949-1979年,地理学科全盘学习苏联的理论与方法,经济地理学快速发展。
2)1980-1990年,中国地理学复兴阶段。
3)1990年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各分支学科发展迅速。
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任务及对社会的贡献
一,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整治、区域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
2. 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
3. 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二,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三,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学知识服务。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和基本理论
1、人文地理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2、文化区:即文化圈或文化地域,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分为:(了解)
1)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特征:(1)相对一致的外围区,边界模糊的过渡带(2)自然状态的形式。
2)功能文化区: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3、文化扩散:(了解)
(1)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分为:接触(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 接触扩散
} 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 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 等级扩散
} 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 刺激扩散
} 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
(2)迁移扩散:是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空间上连续不断,呈“点”状分布;文化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
4、文化生态学:在一定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掌握)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性对文化有影响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5、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6、文化景观(概念)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人文地理学相关理论(重点掌握)
(1)人地相关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2)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3)适应论 是英国地理学家罗可斯比提出,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限制,也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4)生态论 是美国巴罗斯提出的,研究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5)环境感知论认为人类对自然作用的反映和决策是以不全面为依据的对待自然灾害的态度。
(6)文化决定论,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这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7)和谐论 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该“和谐”的思想。一方面,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一,确定研究课题
第二,制定研究计划
第三,收集整理资料
第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第五,分析研究
第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1、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下降:关键因素是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保健措施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经济因素;城市的发展也改变人们的观念
(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
2、人口转变理论 (各国模式)(结合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仔细看)
} 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 三个序列:
第一序列: 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低高)
} 第二序列:原始阶段,高的出生率、高的死亡率和低的自然增长率。(过渡)
} 第三序列: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加速出生率开始下降,增长率由高转入低,(低低低)
}
}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了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 1、高位静止阶段(高出生 高死亡 均衡)
} 2、早期扩张阶段(高出生 较低死亡 扩张)
} 3、后期扩张阶段(较低出生 低死亡 人口扩张后减速)
} 4、低位静止阶段(低出生 低死亡 均衡)
} 5、减退阶段(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2)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3)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到达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后减速
(4)低位静止阶段 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阶段
(5)减退阶段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阶段
3、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 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2)日本模式 采取人为干预生育行为, 人口转变速度快
(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4)印度模式 先是高位静止阶段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
三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 一)、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
} 旧中国:高位静止
} 新中国成立后:属于早期扩张
} 70年代处:计划生育政策,后期扩张
} 2020年:低位静止阶段
} 2040年:绝对衰减阶段
(二)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
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
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的成因。
4、人口与发展(掌握)
一 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1. 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体现在: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资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
2)人口发展对自然环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适量人口是开发环境的动力,过量人口会造成环境压力,不利于人地关系。
3)自然资源虽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人口发展的决定因素,但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极其开发状况对人口增长,国模,分布都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4)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还有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文化和政策方面。
2.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因素表现的两重性特征是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三)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中自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自然因素
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就越明显,
气候、海拔、土壤、水域、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式人口分布的决定因素
6、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三个指向性):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
7、人口迁移:是指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迁移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
}
} (三)人口迁移的机制
} 1. 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 2. 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 经济、政治、生态环境变化是人口迁移的原因。
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
民俗与环境
一 民居
1,。建筑材料 材料受地域限制,各具地域特色。
} 四川 西部藏族地区 多用石材建造房子
} 黄土高原 黄土 窑洞
} 云南傣族 竹子多 竹楼
} 黄河中下游, 多丘陵和山地 木结构 土作墙 草作顶
2, 建筑布局 分两种:一种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另一种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
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我国气候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和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
二 饮食民俗
三 服饰民俗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农业起源于大约一万二千年前左右。
农业起源研究要解决的六大问题:农业产生的原因,地点,时间,人物,方式,对象。
1、 农业起源的理论: (1)博塞洛普 “人口压力论”(2)海登 新气候变化说 (3)贝延杰 最佳觅食模式
2、 农业起源大体分为两类:人口压力说,宴享说。
3、 人口压力说,是以博塞洛普(E.Boszerup)为代表的。宴享说是海登(B.Hayden)提出的,其说法与人口压力说相反
其中以最佳觅食模式为主流理论,解释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的利用经济想农业的生产经济过度的原因。
2、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掌握)
(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
(2)传统农业
(3)现代农业
3、传统农业 是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生计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社会农民占大多数,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不多。
传统农业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
}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 1.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孤立进行的,是一种生计农业。进行农业生产的人,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劳作
} 2.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
} 3. 在农业社会中,农民的生活非常贫困。整个农业社会的发展非常缓慢。
4、现代农业 与传统农业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主要分布于发达的国家地区,如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国家。
现代农业类型: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
种植园:主要是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的集约化农场。
谷物作业: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
畜牧育肥农业:一种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
乳品业: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
市场园艺农业:为了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
大牧场:适宜放牧的地区产生。
}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 (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
} (2)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
} 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
} (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 (4)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
} 单位的规模大得多,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
} (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
} 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二、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掌握)考点
(一)农村的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大空间尺度上,农业分布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小尺度空间中,人们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发展。
,1,农业对地形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对于地形主要还是在适应。
,2,农业对植被的破坏。
,3,对大气的影响
(二)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 1.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 食物的变化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 驯化的植物为人类的衣着发展提供了条件
} 熟食对于人体健康和稳定的生活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口总量
} 2.农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 1)农业导致居民点的产生
} 2)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
} 3)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三)人类文明的出现
农业景观对环境的作用
(一)农田景观是环境的镜子
} 1.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
} 2.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
(二)农业景观的观光价值
农业区位论
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因其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由内向外分为六个农业圈:自由农作带,林业带,作物轮作带,谷草作物带,三圃农作带,畜牧带。
基本原理:
1. 一般在城市附近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运费大或者不易运输的作物。
2. 随着距离城市距离的增加,择种植相对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3. 在城市周围,将形成以不同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
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1. 在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对农业地域的空间分异现象进行了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揭示了即使自同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于生产区位和消费区位的距离差异,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致使各农业结构在空间上呈同心圆状分布
2. 在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其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最具重要意义,对后来的区位理论研究者有很大的而影响。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力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后来土里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农业区位论的局限性
1. 完全均质条件下的孤立国在显示中很少存在
2. 自给行农业经营的存在是导致杜能模式与先是农业分布状况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一
3. 即使是商品性经营农业,农业经营者的经营方针和能力也不同
4. 技术发展和交通手段的发达使得杜能理论中期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变小
第六章 工业出现与工业区位
} 三次产业的分类:
} 1、第一次产业:(农林牧业)
第一产业中的工业主要包括:伐木业,捕捞业和采矿业。
2、第二次产业 :工业
3、第三次产业:服务业
}
}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重点)
} 1.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
} 2. 资源条件(靠近市场,能源原料地等)
} 3. 能源条件 靠近水资源(用水、交通)
} 4. 市场条件
} 5. 劳动力条件 ( 供应数量、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力技术情况)
} 6. 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 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
} 工业发展的准入机制
} 7.区域协作与全球一体化
} 全球一体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 横向分工转为垂直分工
韦伯工业区位论
基本思想:
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运费作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唯一因子,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论。将劳动费作为考察对象,是运费指向决定的基本工业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论。考察集聚和分散因子对对由运费和劳动费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可以使运费指向论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意义:
1. 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以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2. 最大特点或贡献是最小费用的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 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知道意义
局限
1. 与现实情况不符。
2. 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
3. 其他因素影响。
当前工业发展的问题
(一)需求不旺
(二)生产能力过剩
(三)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
(四)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不足。
第七章 聚落与城市化
} 城市性质
◦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
} 城市职能
◦ 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中心的作用和所承担的任务。
} (二)中国城市的发展
} 1. 古代城市发展
} 考古证实,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4000年的历史。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防御 十分重要,城墙开始产生
} 秦统一后的首都咸阳、汉长安城、唐长安城、宋开封城、杭州城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城市内部功能已相当齐全。
} 元、明、清三朝,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它代表了我国封建礼制的典型,城为内外城。
} 明清时期,出现了朱仙镇(河南) 、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 、汉口镇(湖北)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
} 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1949年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从1952年到1960年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经济大发展,城市和建制镇分别从1951年的157个和1 896个增加到1960年的197个(城市数)和1961年的4 429个(建制镇数)。
} 第二阶段是1961年至1977年。这段时期由于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8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城市的发展速度也是空前的。
一.城市化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 定义:人口向城市区域集中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区域的过程
} 测度:
◦ 主要指标法:
– 人口指标:城市人口/总人口
– 土地指标:一定时期内转化城市用地水平)
◦ 复合指标: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 城市化的内涵:
• 1. 农业人口 ---- 城市人口
• 2. 农村景观 ---- 城市景观
• 3. 农业经济活动---- 非农经济活动
• 4. 农村生活方式 ---- 城市生活方式
•
• 二、城市化的进程
•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 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
• 2. 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 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生长最明显、最迅速的区域
• 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城市沿线建设和扩散、外延、内涵、跳跃式)
• 2.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是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
• 3.居住用地扩散与城市化
•
• (三)郊区城市化
• 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和交通方式的变革,城市迅速向四周扩展,城市与郊区的联系日益密切,郊区成为广大农村中受城市影响最为密切的地域,郊区城市开始显现,当前,郊区城市化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 1.土地利用集约化(作物的商品化、劳动的商品化、土地的商品化)
• 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 3.城市网络化
• (四)逆城市化阶段
• 逆城市化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三、城市化的机制
}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 1.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
} 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
}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 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因素
} 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 生产性服务设施
} 居民对生活服务设施的要求提高
}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 1.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中的原因是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后果
} 2.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是正相关
}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 户籍制度限制人口的流动
} 农转非
}
}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 (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 1.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
}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 4.城市化的省级差异明显
}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重点)
}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 对地震的预测
(二)地形与城市
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十分密切。
} (三)气候与城市
} 大城市多位于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带地区,城市的小气候对城市例如西欧城市由于受西风影响,大城市扩展时多向西方发展,使其处于伤风带,不易受工业烟尘和污染物的影响。发展有重大影响,
} (四)水资源与城市
} 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集聚力,离散力,摩擦力
动力产生原因:
集聚力: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交通方便,城市中心易于吸引各方顾客。其次,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对顾客吸引力大。这些就是市中心产生的集聚力,推动人,物,服务向中心集聚。
第二,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离散力:第一是经济条件,第二是社会条件方面。
摩擦力:是阻碍产业,家庭产业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城市发展会遇到各种阻碍因素,如自然地理条件,技术设施条件,城市结构和生态环境等。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有三种(重点。考点)
1) 同心圆模型
由芝加哥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分为五个同心圆带。第一带是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的核心。特点是高层建筑,交通汇集量大。第二带是过渡带,以商业和住宅相混合为特点居民多为低收入阶层,还出现贫民窟,街道与房屋破旧。第三带是工人住宅带,是产业工人的住宅区。第四带是中产阶级带,即白领住宅区。第五带是通勤带,是高收入阶层居住带,也是城乡交错的地区。
2)扇形模型
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提出。对美国36个城市房屋租金进行研究后得出。扇形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连成一个扇形。其次,高租金住宅区多选址在环境条件较好地区,如滨水地区较远的空阔地区,离市区及中心地区需要有快速的交通线路与其连接。
高租金住宅区形成后,便吸引中等租金住宅区在其周边附近发展。
2) 多核模型
由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他们发现美国城市不断向外扩大范围,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与老核心相比,新的核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出现了多核心城市。
多核心城市出现是因为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而各种功能都有自己的特殊需求,所以在空间上呈现出这种特殊的空间地域结构。
第八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系统
} 一、语言传播特性
} 迁移传播一般由使用该种语言的人由甲地迁往乙地而形成;
} 扩展传播则是指文化通过人群的迁移,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
} 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 1.自然因素的影响
} 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口的迁移流动来对语言扩散施加影响的
}
} 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
} 1)行政区划的影响
} 2)经济条件的影响
}
} 3.人口迁移的影响
} 移民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方式,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发展
}
} 4.经济条件的影响
} 二、地名景观
} 文化景观通常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语言、文字被作为认知文化要素,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其景观多数是非物质文化景观。任何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多方面联系的,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要素,也必然与其他许多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 因此从语言景观可以投射出该地区自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 (一)地名景观的特点
} 特殊性、符号性和变异性
}
}
} 地名景观的作用:
} 地名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景观
} 有很强的社会功能
} (二)我国的地名景观
} 地名景观的时代性、空间性决定了他们可以反映出其所分布地区的文化空间过程,可以推断出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扩散过程。
} 1. 反映自然环境方面
} 反映相对位置
} 以自然地理实体为中心
} 相邻位置关系
} 与水体有关
} 2. 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 商业集贸市场
} 矿产资源
} 交通方面
3. 反映历史方面
4. 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
} 浩特:城
5. 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长安、宝鸡、安康等
}
第十章 旅游地理
(1)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旅游动机的产生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同时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产物
还需要有时间
(2)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 1.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 这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
} 达的国家。
} 2.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
}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
} 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
} 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 3.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 二、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 旅游文化包括三个不同层面:
} 一是旅游地文化的物质要素,主要是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设施等。
} 二是旅游地的文化行为要素,包括旅游地的风俗习惯、生活制度、行为规范等。也是旅游地文化的行为方式层面。
} 三是文化的心里要素,包括旅游当地居民的民族性格、宗教情绪,也包括旅游相关从业人员、与旅游者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旅游地接待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情操
} 三、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 (一)地域性,
} 自然环境:对旅游地文化起着促进和限制作用
} 社会环境: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 (二)大众性:不是雅文化,而是俗文化。
} 旅游业经济功能和教育功能相统一,不宜搞的“曲高和寡”,同时也不能一味媚俗,简单地、被动地迎合旅游者的口味,而是要有人文理性的渗透,要使产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
} (三)综合性:是社会中多文化现象的综合反应。
} 物质形态的山水名胜、文化精神和民俗积存
} 旅游者食、行、游、住、购、娱乐等各方面
} (四)直观性
} 指旅游的客体对象直接作用于主体的视听感觉,这是旅游地所具有的新奇感人的永恒魅力之一,只有这样旅游主体才得到原有空间无法得到的新鲜感受。
} (五)季节性
} 目的地和客源地季节气候对比的反差会给旅游客带来强烈的印象。
} 旅游地
} 从目前我国旅游地的开发类型看,主要可以分
} 为以下六类:
} 1.风景名胜区
} 2.自然保护区
} 3.历史文化名城与古迹
} 4.国家森林公园
} 5.国家旅游度假区
} 6.主题公园
}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 (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它把社会上的物质产品组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
}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波动大、不可预测、受自然灾害影响、受经济危机影响)
}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
} 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
} 1.发展旅游业是发展中国家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 2.旅游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统一的重要方法。
}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 扩大国家的外汇收入有两条途径:
} 1.通过外贸的途径赚取外汇
} 2.通过非贸易的途径赚取外汇
} (四)旅游与就业
} 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
} 旅游业的直接就业:由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
} 旅游业的间接就业:由旅游业产生的相关行业
} (五)旅游与税收
}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验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是税收。
}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
}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 由于旅游是一种比较高水平的消费,要求更新换代的速度高于一般耐用消费品,因而刺激有关行业在生产方面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 (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 1.旅游过渡超前发展
} 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在与旅游业有关的产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旅游业才能得到正常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受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的严重制约。
} 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 1)零售商为旅游者服务可以极大地提高边际利润
} 2)宾馆、度假村及其旅游设施的建设,会导致土地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土地价格的上升。但是本地居民由于土地价格上升不得不为购房、租房增加开支。
(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旅游与植物
2. 旅游与水质量 (污水、富营养化)
3. 旅游与大气质量(交通排放尾气)
4. 旅游与野生动物 (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野生动物的捕食和繁衍规律被破坏,动物数量下降,食物链中断
动物的保护使某些动物过量繁殖
旅游、野生动物和本地居民之间的关系问题
5. 旅游与地质
旅游对地质的影响比较小,主要局限于对一些独特地质景观的破坏,如钟乳石、石笋被破坏,珊瑚礁被挖走等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9:32 , Processed in 0.0779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