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1城市是一种什么样的地理环境
城市作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体现在:1拥有高密度的人口和经济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涉最强烈3是一个不完全脆弱的环境系统4呈复杂性且动态变化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聚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又包括城市化研究和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以及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3中国当代城市地理学动向和内容?挑几个,谈谈想法,如新型城镇化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1)规划起点高。(2)途径多元化。(3)聚集效益佳。(4)辐射能力强。(5)个性特征明。(6)人本气氛浓。(7)城镇联动紧。(8)城乡互补好。
城市体系( 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镇通过区域内外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段, 相互之间的合理分工和空间组合, 从无序到有序, 形成带动区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整体。这是城镇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形态应有的作用, 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 也成为城市地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进程, 它是因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城镇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的物质文明与文化、生活方式扩散, 导致地域空间的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因而城市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在一个国家的不同类型地区, 又由于各区原有的基础不同, 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各异,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特点与问题也不相同。因此, 有必要根据各国、各类型区城市化进程的规律与出现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措施与政策。
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各物质要素(工业、交通、居住、道路、商业服务设施、工程管线等等) 在城市这个空间载体的分布与组合, 是城市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城市地理界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无论从数量和深度上, 较之其他领域均要薄弱得多。
地理学家介绍了国外的有关理论, 讨论和研究了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类型、地域结构演变阶段及动因机制、发展模式等。对中国和各类城市地域结构的实证分析是近几年此项研究的主要方面。“
第三章
1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结合实际条件。
1)自然地理条件,如维度,降水,地形等。2)地理位置。3交通运输条件。4)区域发展条件。5)信息技术条件。
2请你评价武汉的地理环境(地理,交通,区位位置,信息技术,城市性质)
武汉,中部六省唯一的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城市具有无法取代的巨大潜力和重要地位。是江汉平原腹地,中国经济的“天元”,人口容量大,水资源丰富,粮食等农业产量丰富,以吸纳和包容交汇为自身特点。属行政区划的辖区13个(7个中心市区6个郊区),另有非行政区划的经济开发区3个。121个街、8个乡、14个镇、5个办事处、2个管委会。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影响武汉发展的关键:
1.、汉水改道,使得沼泽变成居民区,也让汉口成为长江上往来船只的天然良港。从地理条件来看,汉口由于两江交汇,向北通过汉江可达安陆、襄阳、南阳、郧阳、汉中等地;向东经由长江与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地相连,往西往南可与湖南、四川等省相通,成为长江中游物资集散中心。
2、人工修筑堤坝。保证了城内免受洪水灾害,同时大大扩大了城市的面积。
3、地处全国中心的辽阔腹地,九省通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中部唯一的中心城市。
4、自然资源丰富,既适于发展钢铁等重工业,也适于发展纺织等轻工业。
3中国城市分布地理特征。
1) 平原丘陵地区多,高原少。这是因为城市起源和农业相关,多在平原,河谷多的地方。
三大台阶:(1)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部分新疆,部分甘肃,部分四川。
(2)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多是海拔2000左右地区。包括在内的省份有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四川。
(3)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分布最广泛,人口最多。
2)资源指向明显:a文化指向b旅游指向。如桂林,宜昌,江南城镇等地拥有中国116个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大部分。c交通指向分布(最主要的)现代城市决定交通,通讯影响未来。海运影响大,河运已不大。铁路的老构象,长久以来都是九纵九横。
4三大成熟城市群,若干正在形成的城市群。
成熟城市群:1津京唐城市圈。环渤海地区,京津唐大都市圈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包括了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等2个直辖市、3个地级市和5个县级市,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调整北京目前所承担的过多的功能,明确以营造环境为目标。在北京至天津之间打造一条密集型城市带和产业走廊,并提高北京与天津之间的各方面联系强度和深度,大幅度增强京津唐都市圈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而唐山的最高价值在于其战略地位。
2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成员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金华、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合肥、马鞍山22个城市。其核心区是环太湖区域,即上海、苏南和浙北。该城市群具有面向海洋,依托长江、内陆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山水优美度居于所有城市群之首。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通过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该城市群以全球制造业基地为特征的全球区域正在形成。
3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清远、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中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珠三角城市群的面积及综合实力不及长三角城市群,但它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政府政策机遇。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经济和政策优势使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极大的吸引了全国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这里聚集,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铺平道路。
2)行政区域规划优势。珠三角同属一个省管辖,在资源整合协调上明显优于长三角或京津唐地区,这一因素可以使得珠三角能够更好的在统一的规划与安排下整合各城市的资源,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相互分工合作,这能够使城市群进行良性循环。
3)地缘优势。珠三角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珠三角比邻港澳,且改革开放初期正逢港澳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需要依托大陆转移其成本日渐高昂的轻型产品加工制造业,于是大量资金流入珠三角城市;面临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越过海洋能与整个世界连结在一起。
4)具备极大包容性的文化。岭南文化毫不排斥的接受来自五湖四海的投资者、企业家和各方面的人才,也填补了本土很多资源的不足。
5)足够的资金流入。珠三角吸引的外资中,港澳和侨资占绝大部分,这对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发展起了主导作用。
若干正在形成规模的城市群
1中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包括23个城市,34个县城,374个建制镇,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50万,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3%和40.3%。在中国15个城市群中综合实力名列第7位,位列中国中西部第一位。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基本架构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其他省辖市为支撑,大中小城市相协调,功能明晰、组合有序的城市体系。
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结构特征: 城镇分布相对密集。城市布局呈集聚型,交通指向和圈层状特征明显。4条动脉为主干的初级城市网络格局。城市体系空间布局优化的目标:逐步形成以各级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快速交通干道、工业都市带为发展轴线,以各种生产要素流、各级交通和通讯线路为联系网络的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形态。
2武汉城市群。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 武汉城市群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即“两型社会”),以湖北省省会武汉市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为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湖北9市(武汉、黄石、咸宁、黄冈、孝感、鄂州、仙桃、天门、潜江)政府部门主动拆除市场壁垒,搭建合作平台。工商、人事、教育等部门承诺在市场准入、人才流动、子女入学、居民就业等方面,建立一体化的政策框架,提高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共有副省级城市1个、地级市5个、省直辖县级市3个、地级市代管的县级市7个、市辖县15个。
3海峡西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简称海西城市群,主要包括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城市群。以厦门为中心的九龙江口城市群。以泉州为中心的泉州湾城市群,包括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四市,以及温州、汕头、九江等临近城市。《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确定了海西发展总目标——将海西建设成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衔接长三角、珠三角,辐射中西部的沿海增长极,两岸文化交融、社会和谐的示范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区。 规划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实现全省城镇化进程的和谐、持续、快速发展。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提升到62%以上。
4关中城市群。是以西安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商州等地级城市。关中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周、秦、汉、唐均建都于此。关中城市群是陕西经济的核心区。经历建国以来五十余年的建设开发、改革开放,而今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科技产业带,是西北乃至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区域。
其体系框架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核心层,即西安中心城区;第二层次为紧密层,即四大副中心临潼、长安、咸阳、三原;第三层次为中间层,即西安都市圈三大外围中心城市渭南、铜川、杨陵;第四层次为开放层,即关中城市群六大周边中心城市宝鸡、彬县、黄陵、韩城、华阴、商洛。
5哈尔滨城市群。哈尔滨城市群位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以哈尔滨为中心,包括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大庆、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等城市,辐射到伊春和佳木斯,其核心优势是土地规模大、人力资源丰富、城市群分工明确、铁路交通便利。该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在全国30个城市群中排名第十位,比较高。如果充分发挥现实竞争力的诸要素,成长发展还是比较看好的。哈尔滨城市群应充分发挥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及基础设施较好的优势,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人均GDP的增长,同时注意保护环境,从而提高其总体竞争力。
Ps:两型社会,答题时放开思路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这方面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无疑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北、湖南均以湖泊众多闻名,东湖、梁子湖、洪湖以及大别山地区是武汉城市圈两大生态板块,环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大生态板块,两地共有近900公里的长江防洪堤。长株潭城市群南北之间以及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结构差异,东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差。比如,武汉与黄冈人均GDP相差近5倍,武汉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和科教研发实力,周边城市腹地则拥有较为宽松资源和较低开发成本。
努力方向: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如何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强调集约: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第四章
城市化基本概念,三大类型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称为城市化。在这一集中或迁移的过程中,包括1)人口结构的转型,2)经济结构的转型,3)地域空间的转型,4)生活方式的转型。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1正统的城市化,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2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即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如南亚,非洲的一些国家。另外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居民的失业率很高,大量人口在贫民窟,这种情况称之为过度城市化。3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又分为两种情况:1)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恶劣的生活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此人口和工业,商业等活动都迁至郊区或是农村,出现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出现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2)我国是另一种情况。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其生活方式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开始向小城镇聚集,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的发展,并形成新的城镇。称此为乡村城镇化。
五种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三大阶段
即诺瑟姆曲线三大阶段:1小于30%,经历一个缓慢而漫长的阶段,社会经济水平低,农业人口为主,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生产。2,30%~70%,迅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短暂且快速,农业向工业转型。3大于70%,城市化继续发展缓慢,农业生产率高,社会结构发达且稳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答题时与以下内容合并: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3市场化是城市的直接动力。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五种解释,五大理论
1) 由伯格等人提出著名的“推-拉”假说,认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李在<<迁移理论>>中,进行了系统总结,将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4个方面: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各种中间障碍和个人因素。
2)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两部门模型。即不发达经济由两部门组成:一个是传统的,人口过剩的仅能维持生存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城市工业部门。费景汉和拉尼斯接受二元结构的观点并作了补充,把以上三位学着的观点称为“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
3) 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舒尔茨提出迁移收益-成本模型。当迁移收入大于成本时,迁移就有可能发生。
4) 托达罗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口流动模型。认为人口流动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作出的反映。此模型很好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会产生过度城市化的现象。
5) 斯塔克和布罗姆提出移民的新经济学解释。该理论强调移民是由家庭集体决策的结果。迁移不仅是为了获得预期收入,而且是为了使家庭收入的风险最小,因此区域间的收入差异是人口迁移的必要条件。由此导出的政策是,政府不仅需要缩小区域发展水品的差异,还要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较完善的市场体系,这样才能减少人口流出数量。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及模式:
1) 主要特征:1进程波动较大;2进入快速发展阶段;3第二,三产业成为驱动城市化的主要因子;4多层次的城镇体系正在形成;5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主力军。
2) 三种模式:1自下而上。由农村地区自动形成城市模式。如苏南模式(地区的变化),温台模式(人口的变化)。2自上而下。由中央推动,如昆山模式,东莞模式,成都模式。3外力推动。如外资投入,外商投资,特指珠三角模式,利用区位优势,先进意识和团体作业的思想。
3) 当前遇到的问题:1城市化水平总体较低,质量较低。2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3地区差异较大。4环境的约束大,如土地,水等的约束。
诺斯姆曲线,会画会解释:见以上的三大阶段
城市化类型p69
1) 向心型城市与离心型城市 2)外延型城市和飞地型城市 3)景观型城市和职能型城市 4)积极型城市与消极型城市 5)自上而下型城市与自下而上型城市。
第五章 世界城市化
几个基本大城市的生命周期77及图:
1向心集聚:中心市人口高速增长,城市发展以向心集聚为主2郊区化前兆:中心市人口增长速度低于郊区,是离心扩散的基本阶段。3郊区化阶段:中心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向郊区迁移。4逆城市化:中心地人口向非都市区和郊区迁移,城市地区出现明显衰落。5再城市化:人口开始恢复增长,城市中心地区恢复了昔日的活力。
城市化机制的三个阶段
1) 农业发展是城市的初始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 第二前提:剩余农业劳动力
城市经济基础的理论
一个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发展,这个城市就要发展。如果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衰落(矿产资源枯竭,港口城市港湾淤塞或腹地丧失,产品失去竞争力),同时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城市就会衰落。当城市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萌发(改变经济结构,港口城市下游深水港湾转移),衰落城市就会复兴。
基本部分活动与非基本部分活动的概念
对城市的产业结构,按照城市全部经济活动的服务对象来分,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才,称为非基本部分。另一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又可细分为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和向心型的基本活动。
城市发展的乘数效应
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为“乘数效应”。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关系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在于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时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1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内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2城市职能可能是有好几个,职能强调和影响的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3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城市性质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西方与中国城市职能的分类
西方
1) 一般描述方法。它由研究者首先确定一个城市类别的体系,以描述性的名称加以命名,然后根据自己对每个城市的了解,分别把城市归入各个类别。致命弱点是任意性和主观性大。以奥隆索的分类为著名代表。
2) 统计描述方法。仍是分类者事先决定的,但每一类增加了一个统计上的数量标准。它仍然没有超脱描述性分类的范畴。不同的只是由以前的定性描述变成了数量描述。且仍没有解决一个城市只反映一个主导职能的局限性,不能反映城市职能的复杂性。以哈里斯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最负盛名。
3) 统计分析方法。探索用一个比较客观的统计参数来代替人为确定的数量指标来衡量城市主导职能的标尺。首先被使用的统计参数是平均值,然后是标准差。
4) 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阿列克山德逊认为城市职能分类应该扣除掉城市非基本部分后,在城市基本部分的结构基础上进行。麦克斯韦演变出三个指标来分析城市的职能特点。
5) 多变量分析法。常用的分析技术是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前者是将许多变量组合成少数几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因子”,每个因子有不同的“荷载量”,荷载量大的前几个因子称为主成分因子。聚类分析可以不通过主成分分析,直接用资料矩阵经标准化后,有计算机自动计算城市样本之间或城市组群之间的“距离”,进行逐级归并。
第七章
三大经典模式,会画图会解释
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城市的中心时商业汇聚之地,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再外围的第三带是原来较大工厂的工人居住区,散布者高级住宅,密度低,房舍宽敞,又称为通勤人员住宅区。
这是从人文生态学角度得出的模式,忽略了人类除了生物属性之外尚有文化属性,需结合赋予土地经济学的新解释。其核心解释是,越靠近中心地租越高。
伯吉斯的同心环乃基于均质性的平面而推论的,对现代交通运输的影响鲜有顾及。而后者不仅影响城市内的易达性,更会影响土地价值和土地利用形式。假设城市所在地区为一均质的平地,各种土地利用将呈同心环布局。这就是同心环模式的新解释。
受交通线路影响的同心环模式:假定城市内的交通运输线呈放射状,则同心环模式的土地利用形式会发生变形。
霍伊特的扇形模式:
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加上了放射状运输线路的影响,使城市向外扩展的方向呈不规则式。将中心的易达性称为基本的易达性,把沿着辐射运输线路所增加的易达性称为附加易达性。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路线的附加易达性最为敏感,所以呈楔形,而且不是一个平滑的楔形,可以左右隆起。至于住宅区,贫民住在环绕工商业土地利用的地段,而中产阶级和富人则自成一区,不与贫民混杂。当人口增多,贫民区也不能朝中产阶级和高级住宅去发展,沿不会受阻的方向发展,一次城市各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布局呈扇形或楔形。
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
模式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即中央商务区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步在整个体系内。这些胞体包括未形成城市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城市过程中的其他成长点。其中交通位置最优越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他中心则分别发展成次级或外围商业中心和重工业区。认为易达性所吸引的商业,工业或贫民,本身便有排斥高级住宅的倾向。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级住宅区。
此模式仍基于地租理论,并没有假设城内土地是均质的,所以各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布局并无一定的序列,大小也不一样,其空间布局图是非常富有弹性的。
城市区域模式,诺斯姆曲线(圈圈图,会画图会解释)(未整理完全欢迎补充)
视角更多更广,将整个城市和周围关联区联系起来,由中心向外围依次为:建成区,内缘区,外缘区,城市影响区,最大通勤区,乡村。其中最大通勤区指公共交通的最远距离。
第八章
中央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1拥有高盈利产业。如金融,房地产,商务办公等。
2拥有的商务空间高度集聚。
3交通峰值地区。
4地价最高去。
5景观,城市心理核心区。
位序-规模法则p165
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其数学模式为:PI=R/RI (R为区域内最大城市人口数;RI为第I个城市的顺次编码号;PI是第I城市的人口数.
评价首位分布,位序分布的优劣p172
首位缺点:1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寄生作用;2首位分布的空间集中是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方式;3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对经济增长有害;4首位分布反映了许多社会方面的不平等。
首位优点:1首位分布允许资金和人才的更大积累,有利于知识的更加专门化和思想的广泛交流;2大城市内的各种运输成本一般比城市间的运输成本低,前者劳动效率最高;3首位城市是交通运输网格中效益最好的地方,比乡村更能吸引投资。
位序的优劣尚没有找到。
第十章 三大理论(不大确定且需高度概括)
中心地理论,生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
空间扩散:1)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做空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称此为传染扩散。2)等级扩散。某些新思想,新技术在城市中的传播往往跳跃紧邻的小城市,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规模的城市中首先被接受,然后向次一级的城市扩散。3)重新区位扩散。在传染扩散中,如果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有接受者的空间位移,称之为重新区位型扩散。其典型例子就是移民过程。
中心地理论:(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开端)1区域有中心,中心有等级。中心地的职能是为周边提供服务。服务范围即是服务半径,实际范围决定是否获利的门槛距离。2中心地补充区(六边形为最佳,圆形表示无竞争),强调经纪人和均质空间。3一级嵌套一级网络。4中心地的等级体系与空间结构服从1)市场法则。在k=3的系统内,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1,2,6,18.。。。2)交通法则3)行政法则。
生长极理论:经济的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集聚意义的生长极。生长极是否存在取决于有无发动型工业。发动型工业指能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部门。规模经济使关联工业转向发动型工业所在地,以便获得空间集聚效益,生长极逐渐形成和发展。
核心边缘理论:p224(整个城市发展的核心是革新)主要见图形!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二者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下图: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9:07 , Processed in 0.0588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