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听说“思维导图”这个词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而开始真正学习它是在去年暑假,学习总结了关于思维导图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后就开始用软件和手绘来尝试。
新接了高二文科班,第一次就用思维导图做了自我介绍,顺势就给学生讲了关于思维导图的绘制原则,还展示了一些比较优秀的思维导图作品作为启发和调动学生兴趣。本期先上关于世界地理的内容,上完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后布置了一次知识总结的作业,并未要求学生用哪种形式,也没有不一样的期待。作业收上来却收获了惊喜,没想到很多同学都用了思维导图的形式,还有部分做得比较好的。看到他们的作业,又惊又喜,激动万分,没有想到自己随意的介绍就带给了学生莫大的影响。虽然他们应用得并不好,只求形式颜色好看却思维混乱,但是能用就说明他们是感兴趣的。这是第一次学生作品。
第二次,日本上完后专门花一节课以日本为例总结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要求可以用思维导图,也可以用常规总结。学生作品如下:
首先对比一下和传统总结相比的优势:1.学生更感兴趣,更用心,做好后更有成就感;知识汇总在一张图上,一目了然。
但就知识本身的复习效果而言感觉效果并不好:1.要完整的知识总结就感觉不过是大括号的变形,如果只写关键字又起不到落实知识的效果;2.排版布局,考虑颜色比较费时间。
总体就是后面我在让学生做知识总结时放弃了思维导图方式,因为主要考虑知识的落实情况,总结起来比较细致,思维导图有排版限制不方便,而我自己在复习总结课堂拉框架建立知识联系时板书用思维导图效果还比较好,比如最后再次结合区域地理复习气候就不错。
最大的困惑是,请问各位老师,你们在教学中真正用思维导图时,学生在什么情况下用效果比较好,学生的生源如何?我们学校生源不好,所以每次知识总结我都让他们总结细致来落实,思维导图顶多起个框架作用。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9:19 , Processed in 0.0744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