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富县高级中学 宋涛
摘要:新课标颁布以来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认同,由于各人基础不同,在具体实施时采取的方法也各异,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标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否则,素质教育将流于形式。本文通过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自身教育素质的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转变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阐述了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 地理教学 学生地位 更新观念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注重新课标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内涵
新课标要求我们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同。并在教学中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由于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所以对新课标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使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有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结果是事与愿违,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重化,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理解新课标理念,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首先,是德育素质的提高。教育过程是不只是“教书”还要“育人”,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并关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次,是业务素质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现代的教育工作。一堂高质量的课,往往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密切的关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要有地理专业知识,也要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要有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当代地理学的前沿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化需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捕捉地理学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来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联系社会、跟上时代。因此,要在学校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即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三、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因此新课程在保证基础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教材中的重复性知识和“繁难、偏、旧”知识,如旧教材中“月相的变化”的删去。新教材对旧教材的这些繁难点的处理的另一个方法是转化为活动题来学习,让学生主动去分析、思考其知识规律,这也是对学生主动性提高的一个体现。与此同时,新教材又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适当地增加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地理知识,这就使高中地理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观的教育,体现了地理学科对社会良性发展的积极意义。如:第三单元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增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水资源状况,从而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来指导日常行为。第四单元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可以促进学生对地表形态形成的探讨兴趣,如对富县作为黄土高原丘陵相对于珠三角两者河流地貌的异同点的分析,引起学生对家乡建设的思考,促进了学生的乡土情感的升华。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对高中地理教学作出了明确的指导:“教学进程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尊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想得太少,教师讲得太多。实际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站在讲台上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了什么?而不要想:今天我教什么?怎么教?教好了没有?作为教师,我们明确的认识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老师不是要教给他多少死的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一些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要教会他如何去理解、思考和分析地理问题,让学生在分析、思考和自主探索中逐步发展地理能力,作为教师更应该清楚,教师只能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一切有效的办法,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指导学生学会地理、会学地理、乐学地理,形成地理能力。
五、改变教育方式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使学生成为教师的“奴隶”,成为盲目接受知识的机器。师生之间不能平等的交流、探讨,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发展。也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新课标在教学方式上要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形成开公性课堂。大力倡导民主教学,提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从知识权威到平等的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传递者,教师必须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注重案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例如:教材的每一节基本上都配备案例,而每章节的课后都安排了活动,这些都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明显的效果,如对学生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表达、讨论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使学生增加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碰撞的机会,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全方位、长期的过程,而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具有传播知识、信息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双重责任,地理教师必须肩负重任,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赖建武,《关于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几点认识》,易教学网,2009.08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3 00:57 , Processed in 0.0682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