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pjlinren的空间 http://xingyun.org.cn/?13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转载 陶短房的博客 莫迪访华:梦与梦能否对接?

热度 2已有 1646 次阅读2015-5-19 07:16 |个人分类:地理新闻类|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印度总理, 新浪微博, twitter, 工业园区, 海洋科学

陶短房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340dc90102vssc.html?tj=1

作为去年917-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度访问的回访,514,印度总理莫迪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

不难看出,此次印度莫迪总理的来访,和去年习近平主席对印度的访问有许多心照不宣的暗合之处:整个行程都是为期3天,第一站都是访问彼此家乡最大城市(习近平主席是到访古吉拉特邦最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莫迪总理是到访陕西省省会西安),第二站则都到访首都并安排密集的高层会晤、协议签署内容(习近平主席在新德里见证签署12项双边合作协议,宣布5年内对印度投资200亿美元,包括建立浦那、巴罗纳等两个工业园区;莫迪总理来访第二天在北京,中印两国签署多达24项双边合作协议,总价值达100亿美元以上,覆盖教育、基础设施、合作智库、海上事务、海洋科学合作等各方面),都将发展两个新兴大国经济、文化方面交流与合作,以及政治方面互信当作重点。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只能说此番莫迪总理的到访,上述特点体现得更淋漓尽致——莫迪总理在行前专门开设了新浪微博,和英文twitter同步更新访华感受,并力图和中国网友直接进行交流互动;他到访的第一站不仅是习近平主席家乡的最大城市,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以玄奘取经、译经为标志的中印文化交流圣地;去年习近平主席访印第三天的日程,是留在新德里继续会晤当地政要并参加一系列活动,而莫迪总理的第三天却要奔赴中国最大城市和商业中心上海。

很显然,两国领导人在“一回生、二回熟”后已达成了一个默契:既然在诸如边界、主权等历史遗留问题上不易取得突破,既然两个亚洲大国、邻国和“金砖”伙伴间必须发展更密切的合作关系,那么不妨先易后难,从更容易达成共识、获得突破的经贸对接彼此的“梦想”。

说“彼此梦想”并非一句虚言。

习近平主席就职以来一直倡导“中国梦”,近期又力推“一带一路”,而莫迪总理同样也谈“印度梦”,谈与“一带一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季风计划”(Project Mausam,借用古代印度人借印度洋季风之利发展与环印度洋国家间经贸文化往来的典故拓展当代印度交流、市场空间),不论“两个梦想”或“一带一路”与“季风”的碰撞,都是合则两利,破则两商。“中国梦”与“印度梦”能否对接,对两个雄心勃勃的亚太新兴大国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中国而言,印度不仅是重要的邻国,也是潜力巨大的目标市场(路透社预计市场总潜力容量达2万亿美元/年),尽管印度市场和投资环境素以复杂、不理想著称,但华为、小米等中国公司在印度的成功表明,相对于发达经济体,经历过不成熟市场洗礼的中国企业、投资者对印度环境更驾轻就熟。不仅如此,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过剩产能,且劳动力成本不断抬高,利用印度制造业的后发优势进行产能转移,对两国经济都大有好处。这种模式中方已在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地行之有效,在印度的类似合作也已开了个好头。

对印度而言,由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低下和效率不彰,其经济发展速度虽快(按照其修正后的速率甚至已超过中国),却跳过了至关重要的制造业发展阶段,这不仅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更意味着庞大的人口和劳动力技术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反可能成为隐患和包袱。从以往和近期的一系列数据不难看出,印度发展所急需的大量基础投资(仅铁路系统现代化一项印度便宣称正寻求未来5年内多达1370亿美元投资),和发展制造业所需要的产能、技术、目标市场,其它经济体或不愿、或无力、或“相性不合”,而中国恰是互惠互利的、最理想的“对接”伙伴。

不仅如此,中方要推行“一带一路”不可能绕过印度这个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要点,又是中国-中东、中国-非洲两大关键航路中枢的节点;印度要吹起“季风”,也势必不得不左瞻右顾,考虑到非洲、东南亚,乃至南亚周边越来越浓厚的“中国因素”,这两大计划相合,则意味着覆盖全球一多半人口的广阔天地,反之,则从非洲东海岸到马六甲,“一带一路”和“季风”都将处处羁绊。

从此次莫迪总理来访期间双方所表现的意愿、热情,和已见诸天日的成果看,中印两国政府都在努力让“两个梦”对接。正如一些分析家所言,作为有抱负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印两国如今已意识到,两国必须相互合作,以共同应对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老男孩俱乐部”国际机构对它们的排斥,才有机会实现各自的梦想。

但这并不意味着“梦与梦的对接”就是件水到渠成的事。

不论是否愿意,1962年中印战争和主权争端阴影始终是两国、尤其两国社会和民间挥之不散的“不信任因素”,且不时会发酵影响“两个梦”的对接,去年习近平主席访印后的一系列波折便是明例。不仅如此,由于两国发展存在不平衡,印度一直苦于长期巨额对华贸易逆差,201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710亿美元,但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从2001-02年的10亿美元升至去年的380亿美元,而在这方面,不论中国、印度,暂时恐都没有太好的“特效药”,印方部分政、商界人士津津乐道的、让印度庞大医药产业进军中国市场,恐也只是杯水车薪的应时之举。

正如查塔姆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普莱斯(Gareth Price,)等所言,中印两国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明显分歧,“龙与象”间的舞步注定会磕磕绊绊,又注定会努力跳到终曲,是否能做到尽量优雅且不踩到、绊到对方或自己,则是对两国政府、领导人、政治家和各界有力人士的考验。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pjlinren 2015-5-19 07:16
习近平主席就职以来一直倡导“中国梦”,近期又力推“一带一路”,而莫迪总理同样也谈“印度梦”,谈与“一带一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季风计划”(Project Mausam,借用古代印度人借印度洋季风之利发展与环印度洋国家间经贸文化往来的典故拓展当代印度交流、市场空间),不论“两个梦想”或“一带一路”与“季风”的碰撞,都是合则两利,破则两商。“中国梦”与“印度梦”能否对接,对两个雄心勃勃的亚太新兴大国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回复 hbhdljpqz 2015-5-19 16:41
中印发展势头较好啊。
回复 与风同行 2015-5-19 21:31
中印是邻邦,共同发展是应该的,但也不能不防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毕竟每个人都是为自己利益着想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4-20 01:40 , Processed in 0.0466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