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学校的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要求大家阐述对“课堂”的理解,于是有了这篇心中的课堂)
“课堂”这个词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不陌生,但每位老师心中对课堂的理解可能也各有不同。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心中的“课堂”。
一、课堂是神圣的
大四那年学校给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发了一本关于全国教书育人模范事迹的读本,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深入了解了于漪老师,从教育学专业毕业到语文教学的尝试和摸索,从被批评“语文教育的门都不知道在哪里”到每堂课都当做公开课来示范,从拒绝高薪聘请到免费给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于漪老师身上让我看到了她对教育的热爱,这份热爱在她的课堂上深深扎根,开花结果。那时候的我心里也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要将课堂的神圣守护到底的种子。
二、课堂是精雕细琢的
1、初入职场
初入职场的我,每一堂课都从课标、目标、做题、制作课件、编写教案中开启,恨不得把所有的细节知识都讲给学生听,抓不住重点的我常常觉得课堂最后的效果是挫败的。我费了很大的精力和心力,最后发现课后的监督、课前的预习也是课堂效果的延伸和支撑,凭着年轻时间精力旺盛,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监督和陪伴学生的学习,最后的结果还算可以。但我清楚,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持续的,我不可能永远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督促学生的学习。
2、尝试改变
转眼到了第二届学生的教学,我尝试从预习习惯、作业习惯、记忆习惯去培养学生,利用小组捆绑考核督促学生完成,课堂组织选择重难点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开始学习利用微课辅助学生的学习,制作更直观清晰的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到了高三由于怀孕身体状态不太好,精力上不够,虽然结果并不差,但我清楚同学们本可以考得更好,心中还是有遗憾的。
3、总结经验再出发
第三届教学开始,有了前两届的经验和教训,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考核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试解题能力的培养更加得心应手,课堂上我更能判断哪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难点,用何种方法可以更好的突破,用何种考察可以检验其效果。但这个时候,部分学困生的补差和学优生的培养依旧让我对课堂教学丝毫不敢松懈,我发现这些学生的问题不单单是课堂教学可以解决的,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后的个性化辅导。这个时候的我还没意识到,差异性的课堂教学可能会是另一种解决之法。
4、新的探索
到了第四届,我来到了新的学校,面对着更好的生源、更高的教学要求。我心里其实是忐忑的,由于之前生源质量较差,我并没有多少培养优生的经验,上一届尝试的方法也没有一个特别显著的效果。
这个时候,全校推行“五导四动”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老师转变教学方法,适应生源结构变化后的课堂教学要求。最初的尝试的痛苦的,我从原来备一次课,变成了需要备三次来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思维的训练,因为我需要在课堂上呈现基础问题、中档问题、拔高问题的设计和实施。我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到底效果如何,但月考后的测试我发现进行尝试的实验班,其相关知识掌握效果甚至超过了强基班。
此时的我才发现,以前的我从来只关注班级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却没想过学优生的思维培养和问题设计,他们如何能够脱颖而出,最后拔尖呢?在当今的高考变革下,我平时都未注重思维和方法的不断提炼和培养,如何能让学生在高考中能适应新情境新思维的考察呢?靠死记硬背抽查一路走来的学生,靠什么应对灵活的多变的地理试题?
我想对于这些问题,我现在起码有了改变的方向,希望我这次的尝试能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更好的思维提高、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三、课堂是遗憾的
从入职到现在,我似乎都在围绕课堂教学进行探索和改变,总希望能够达到师生良性互动,各自都很“嗨”地享受课堂的效果,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每堂课下来总会有自己觉得处理的不好的地方,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刚开始的我会自责,为什么不能课前想得更周全些,做的更完善一些;会怀疑,我到底能不能当好一个老师,给学生一个好的课堂;会反思,或许下次换个方式效果会更好。慢慢地,我接受了课堂的遗憾和不完美,这不正是我成长的方向和动力吗?这些遗憾本就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关卡,把握好它就会是最美的风景。
这就是我心中的的课堂,10年、20年、退休时,我心中“课堂”的画像可能会有变化,但我相信这份对课堂的敬畏一定还在,因为那是我教育的初心。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8:02 , Processed in 0.1030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