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五色漂流瓶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330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浅析2014年全国文综(新课标1)地理试卷

已有 525 次阅读2015-3-15 14:02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高考是升学考试,高中三年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为学生顺利通过高考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为学生进入理想的高校继续深造提供必备的学科素养。因此,研究每年的高考试题,对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采取有效的高考复习策略,提高复习备考效率都很重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必须认真研究高考地理试题,把握高考动向。因此,下面以2014年全国文综(新课标1)地理为例,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试题的立意
知识立意。地理学科主干知识是地理试题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能力考查的重要载体。通过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来考查学生的基本地理能力,是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的主要方法之一。2014年湖北地理试题内容涉及到地球运动和太阳辐射的分布、交通区位的选择、人口迁移和西南地区,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既覆盖了高中地理3本必修教材内容;又立足基础、突出主干,重视对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注重选用我们身边中的地理作为试题素材。例如,运用兰新铁路的素材,考查交通选线的相关问题。
      能力立意。高考试题命制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具体体现在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上,这体现了课标理念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如2014年文综地理1-3题,将太阳高度角的知识和太阳辐射分布的知识巧妙结合在一起。在考察内容上,改变了多年不考察地理计算后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再一次检验;在考察方式上,继续考查影长这一传统难点知识,较好的凸显了试题的区分度。
      2、 题目的设置灵活多样,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高考题在设置客观题时,与往年相比,有细微的变化。选择题共11小题,分为四个题组。与往年考察的重点不同,今年的地理客观题摒弃了一贯对自然地理部分的重视,侧重考察人文地理板块。今年试题在设问形式上有“推测”、“分析”、“说明”、“简述”等行为动词,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提取地理信息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等。例如,“以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为背景素材进行设问,采用表格和文字描述结合的方式,为考生提供思考问题的必要信息,较好地考查了从图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又如以“太阳能光热电站发电的过程”为背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假设,让学生计算影长和塔高的比值,考查了学生空间抽象思维、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等方面能力。
      3、关注社会经济,贴近考生生活,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继去年考察西南地区攀枝花气温较高的原因之后,今年的36题依然把地区选在了西南方向。有关“青藏铁路”的相关内容,久违多年又重新回到高考题中,却是以对青藏高原上风沙情况的分析出现,属于传统中具备创新视角。本题考察的是冬季大陆高压气团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第三问和第四问在大纲知识框架之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言之成理都会有分,相对于去年,今年的考题更具灵活性也更接地气。第37题以阿拉伯入题,考察当地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属于世界地理部分,出题思路较为传统,但区域熟悉程度成为学生解题的一大障碍,总体而言较为简单。
      通过以上对试题的分析,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可以适时调整备考策略。在备考中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①地球运动知识重回高考,是重中之重,必须全面重视;
       ②人文地理知识比重加大,地理考试从偏重理解向偏重实用转变;
       ③区域地理、世界地理要注意小区域和次重要区域的小知识点把握,着重掌握一些特殊地区,比如我国的西部地区,西亚和北非地区,非洲东南部及拉丁美洲等。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8 06:44 , Processed in 0.0708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