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抱着紧张的心情,完成本学期的公开课。学校自上学期开始,大力推行“先学后导、互动展评、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将学生从教师过度的讲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课时的学习。纵然模式中有许多让大家诟病的地方,比如模式要节省时间,所以不需要导入,直接切入正题,又比如说课上要求教师留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写作业。但模式中要求学生独立自学的精髓是值得肯定的。
本次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黄土高原》的第一课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位置与范围、黄土的来源、文明的摇篮、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从其他教师的评价中,发现课堂有如下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一、互动展评,如何展评?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的作用,如何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如何“展”,这是需要大家摸索的问题。第二是关于黄土地貌类型“塬、梁、峁、川”的解释。有一位政治老师提出了这样的意见,令我印象深刻。“川”从象形上就是中间一条河两边各一座山,即高地中间的小平地(最好有河);“塬”中间有有个原字,也就是土堆中的平地;“峁”是高地中的小山包;梁从字形上看就是一把刀在木头上刻了三横(真是绝了!)。后来发现这是一位拥有深厚历史和语文功底的老师,教过体育、物理、历史、语文,目前正在教政治(佩服啊!)
写的很乱,心里的一点想法。自叹自己不如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