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师父由于工作原因,已经有三年的时间没有在学校的班级正式任教了,今年算是正式回归了,按照美剧发展的套路来说,那必须是有新的大戏上演了。本学期师父在高二,带了三个高二地理必修班级,主要是讲授必修三的内容以及小高考的复习工作。还记得六年前,我刚工作开始跟师父听课,从高一到高三一节课都不落,对我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来说,学习的过程依然还要继续。
开学以来,我已经听了师父的三节课,主要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的内容,整体感觉如下:
1、更加注重教材的整合。把《1.2地理信息技术》这节内容单独调整到必修三的最开始阶段来讲授,这样做的目的是能让这部分相对独立的内容与后面的区域地理分析的内容有所区分。一般涉及到这部分内容,老师们都是匆匆的讲过,因为对3s技术的原理性的东西自己也不是很了解,尤其是gis技术。我个人认为师父这部分的讲解是非常到位的。首先,提出问题“带图层概念的软件同学们用过吗?”“同学们编辑过数据库吗?”。其次,把教材上较为枯燥的步骤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注释。如第一步收集数据,即信息源;第二步,对数据进行处理,也就是对地物进行更加具体的坐标类的描述;第三步,建立属性数据库,对每个点的性质进行描述,赋予属性;最后,用专业的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及表达。这样讲解下来,学生的理解障碍小了很多,就是对一个不是很熟悉gis的老师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2、注重认知过程。在讲解如何分析区域地理环节的分析方法时,首先展示了中国的几种区域划分图,如三大自然区、东中西经济地带及省级行政区区域图,让学生感受到区域的特点中的一定的边界、一定的形状以及区域的边界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这就要比我们平时先提出概念再举例的讲授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我想了下,如果从认知的角度上讲,这其实更符合认知的过程吧。毕竟,有了对具体事务的认识,再上升到理论阶段要更容易理解。
3、上课更多的采用探讨的方式。在讲解区域发展的阶段时,先介绍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然后请同学们选择下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划分方法,最后再根据学生的选择来讲解内容,一下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缩小了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陌生感。
4、更加注意在每个内容的转接部分的描述性语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这个实际也是教师对自我要求较高的一种表现。比如,在给出材料,让学生找出匹兹堡转型阶段遇到的问题时,采用了“维度”这个词让同学们去分析,实际就是大家能从几个方面分析呢?但是“维度”这词一出,学生的兴奋度被调动出来了,让我听课时感到很震惊。
课后,我与师父交流时,我们共同都认为,我们老师还是想自己讲和控制课堂的想法太强烈了,一节课45分钟,其实只要做一到两个点的讲解就足够了,问题是,你能不能讲的很专业,能不能设计的很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