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4||
为什么综合题得高分难?
平常练习的时候,学生总是喜欢做选择题,不想去啃综合题这块大骨头。综合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学生们在综合题这里也很难尝到高分的甜头。
要想解决问题,先得发现问题:综合题为什么这么难?
一、 难在哪里?
常有老师捶胸顿足,恨铁不成钢:“怎么现在的学生读个题都读不准?”学生唯唯诺诺:“考试的时候没注意,太粗心了。”简简单单的粗心就掩盖了大大的问题-------审题难。
常有学生带着真诚的求学精神,也夹带着满眼的困惑:“老师你告诉我,到底怎么能想到这么多点?”老师很多时候也只能干瞪眼。这里是另一个难点-----找全答案难。
常有学生考完后迷之自信,觉得自己的答案点想得足够多了,这次肯定能考到一个好的分数。结果看了分数后,就如被霜打的茄子“老师,我想到了,怎么写出来就不对了。你快快告诉我答案应该怎么写?”这就是另一个问题------答案组织难。
二、 审题为什么这么难?
1.抓不到问题中的关键。
其实问题是有结构的。大部分问题都由三部分构成:指令词+中心词+限定词。
比如“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形成赣州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地理因素。
中心词-----确定答题的方向和角度。这里的中心词“赣州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许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是要答“多样性”的原因。
又比如:“结合材料分析,赣州发展游憩产业对赣州服务业的益处”。很多学生一拍脑袋:“游憩产业的好处很简单,不就是经济、社会等好处。这个产业发展肯定能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殊不知学生站的角度已经错了,这里不是产业对“区域”的影响,而是对“服务业”这个产业的影响,站的角度应该是产业,一个行业是不太关心就业的问题的,不像区域角度各方面都要关注。
限定词------确定答题范围。这里的限定词“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很多时候考题会限制在一个很小的答题范围.如:从气候的角度。
指令词-----确定答题方式。常见的有“分析”“简述”“说明”“比较”。分析要求有因有果的叙述,简述就只答要点,比较则是要用比较的思路答题。
这个问题中“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其实是提示词,提示了考生答案的可能来源。
学生审题困难大多是这几个词没有审清楚。
2.部分词汇理解有障碍。
“指出在城市发展游憩产业的可行性”。这里的“可行性”很多学生就无法理解。
“说明城市游憩空间规划中体现地域文化的必要性”。这里的“必要性”有很多学生也无法理解。很多学生两道题的答案竟是一模一样。
有一些常见的基础词我们可以在平常的教学中讲清楚。比如可行性是评价发展的条件。必要性是做这件事的意义和好处。
可是,我们没办法把所有的词讲清楚,有两种办法可以现场试着理解。
第一是从汉字的角度去拆分理解。可行性是可以行得通的条件。必要性是为什么非要做,也就是做了的好处。学生常常是看到陌生的词就害怕,不愿意静下心来从语文的角度去拆分理解。
第二是让学生进入情境来理解词汇。
比如:如果学生能把自己当成要去发展游憩产业的企业家,站在企业家的视角,“可行性”就更好理解了。
再比如:如果学生能联想到城市公园里一些石碑上的诗句,就知道在城市游憩空间规划中体现地域文化的“必要性”了。
三、 怎样尽可能找全答案
综合题的答案要点其实有三个来源:材料+知识原理+生活常识。
1. 材料中的答案必须要找到。
笔者曾分析了很多高考综合题,发现答案要点中的大部分在材料中都有提示或者直接体现。而学生往往对材料视而不见,硬是要凭自己的感觉答题,看了答案就只有捶胸顿足了。
材料中的答案有些是直接文字部分的提示,也有很多隐藏在图片中:图名、图例、指向标、轮廓、特殊事物甚至容易忽视的经纬度都可能隐藏有答案。
但也不能照搬材料,必须分析材料内容与问题是什么逻辑关系。根据逻辑关系组织答案。
2. 知识原理中的答案不能照搬。
综合题的答案有许多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这个要求学生对相应的知识要熟悉,要能在考场上联想到。
可想到就能回答正确吗?多少次学生下来质问:“教材中这么说的,试题答案怎么不是这样的啊?”这里学生很容易犯的错是:照搬教材上的原理。
现在的考题要考学生的思辨能力,所以在考题中常常呈现那些不属于常态的特殊角度。如果照搬教材原理,那么甚至出现:努力的学生比不努力的学生还答得差。
所以还得根据材料题目分析,这里能不能用教材原理?要怎么用教材原理?
3. 生活常识中的答案怎么来呢?
这个与学生的见识阅历有关。可是也有很多学生空有一些经历,没办法拿来用。这里解决办法是让学生融入材料问题所创设的情境,并站在正确的角度去那个场景中感受思考。
题目“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那就请你想象你冬季自己去白令海峡走一遭,会遇到什么问题。
四、 答案应该怎么组织呢?
1. 因果链条要完整。
在阅卷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是一阵阵痛心:明明眼看着学生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可是兜兜转转,就是没有把最关键的那个词表示出来。 比如:学生在回答“某热带海湾为什么干燥”的时候,就写出“低纬度,气温高”这样的答案。就是不把“蒸发”这个关键词答出来。光有原因,没有结果,因果链条不完整是学生组织答案的常见问题。
2.因果逻辑要正确
有的时候明明把要点找到了,可一细看,原因完全错误嘛!比如:针对“说明印度尼西亚某小岛海湾海水水质好,能见度高的原因”这道题,学生们知道与泥沙少有关。可是写原因的时候写出“岛上(材料中说以山地为主)地形平坦,泥沙在岛上沉积完全,流入海洋比较少”或者“岛上降雨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弱,搬运泥沙的能力也弱”。这些答案初一看,还挺有逻辑,可是放到试题背景下就不正确了。 “岛上植被覆盖比较高,保持水土的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小,进入海洋的泥沙
少”才是正确的逻辑。
怎样才能获得正确的逻辑链条,这需要学生结合材料分析,不能想当然。
3.合理的答案都得分吗?
评讲试卷的时候,总有学生质疑:“我觉得这个答案有道理啊?怎么不给我分”。比如考区位条件,“政治支持”在很多时候都说得过去,但是它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哪几个。学生在考场上觉得能想到答案就不容易了,还要挑出重点就更为难了。可是把答案一股脑写出来,学生觉得写了几个就够了,常常漏掉真正得分点。这是学生组织答案的另一问题----不分析重点。
解决方案是:分析材料情境下哪个要点更重要,根据重要程度排列答案要点,重要的写在前面,可能的答案写在后面。
五、 后记
审题难、找全答案难、组织答案难,当把这三座大山都移走后,综合题就没有那么难了。
当发现了问题,解决问题总是有办法的。当然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9 11:33 , Processed in 0.0629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