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maxiutao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473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综合题答题模板

已有 912 次阅读2015-5-22 10:10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答题

高考地理压轴突破之综合题答题建模——区位类

一、设问形式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该事物的位置;二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高考中区位考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分析……的条件”“分析甲、乙两地区……区位优势的共同点”“比较……的区位条件”“评价……的区位条件”

二、思维建模

要准确分析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在解答区位类试题时,要把握一下原则:

1.区位选择的分析原则。

(1)全面性原则——综合思维、全面眼光;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

①经济位置要素——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②自然区位要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

③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等。

④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政治(民族)、国防。

(2)主导性原则——结合产业、寻求主体需求。

(3)因地制宜原则 ——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制宜,因不同的经济环境制宜。

①语言表达要因地制宜。

②注意地域的特殊区位。

(4)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

①自然要素的改变。

②社会经济要素的发展变化。

模板典例

地理要素

思维方向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气候类型、光照、热量、降水、降水及配合情况、昼夜温差、气象灾害

②地形:平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海拔高度、坡度等。

③土壤:土壤类型、肥沃程度、盐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④水源:河湖密度、水量、季节变化、旱涝等。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市场距离、市场需求量、消费习惯和水平;

②交通:海陆空运输条件对商品农业影响;

③政策:价格的调节、政策性补贴、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④劳动力:数量、素质、成本;

⑤农业技术: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机械水平;

⑥工业基础

答题模板:

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地形: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市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4)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如考虑风向、河流上下游等。

答题模板: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市场:靠近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地,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地形;②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③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

2)社会经济因素:

①自然资源;  ②交通;  ③政治、军事、宗教;  ④科技和旅游

答题模板:

地形: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气温适宜、降水适中(气候温暖湿润)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河流: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自然资源:某种自然资源丰富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公路或高速公路沿线、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农业基础雄厚。

经济腹地广阔。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

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

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自然因素:①地形;②地质;③气候;④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社会经济因素: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经济;③资金;④人口分布;

⑤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⑥政治、社会。

3)科技

答题模板:

地形地质:

(1)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2)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

2.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

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3.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

4.科技因素:科技进步可以克服恶劣自然环境条件对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制约,使得社会经济因素越来越成为交通运输线建设的主导因素。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港口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决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定港口位置):

①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港湾;

②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答题模板: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①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是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②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③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交通最优);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市场最优)

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梳理、总结如下:

(1)答题不得要领

问题

欠缺答法

正确、完整的答法

某地水稻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

位于季风气候区

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为什么长绒棉主要分布在新疆?

因为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因为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长绒棉生长

五大湖工业区位优势是什么?

资源丰富

煤、铁、水资源丰富。(当然,还有其它的区位优势仍需要叙述)

五大湖工业区位优势是什么?

交通便利

具有发达的水运、铁路、公路运输系统,交通便利(其他区位优势略)

新加坡的位置区位优势是什么?

位置优越

位于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出口处,位置优越(其他区位优势略)

(2)答非所问

问题

错误答法

正确答法

新疆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降水稀少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问优势,不能答劣势

硅谷的交通区位优势是什么?

交通便利:有发达的海运、铁路条件

交通便利:有发达的航空、高速公路条件

——海运、铁路不是电子工业所必需的区位条件

 

高考地理压轴突破之综合题答题建模——措施类

一、设问形式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的方向等。

二、思维建模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因“情”制宜确定措施

1.根据“地理”问题定措施。例如,我国西南地区虽资源丰富,但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则其应采取的措施为交通先行。

2.根据“成因”定措施。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定措施。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西北荒漠化严重,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采取的措施应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

3.根据特点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地理特征提出某区域应采取的措施。例如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草原面积大,则相应发展措施为发展灌溉农业、畜牧业。

4.根据优劣定措施。即根据区域优势和劣势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措施。例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资金较多,技术水平高,人口和城市稠密等。劣势是:资源、能源严重缺乏。所以东部地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技术密集型、节约型产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5.根据阶段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措施。例如:黄河下游断流的防治措施有:上游严禁大水漫灌农田,中游植树造林,下游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和南水北调。

6.根据措施定措施。即根据教材中作为典型案例的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的发展措施。例如,我国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可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7.根据分布定措施。即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确定区域发展措施。例如,攀枝花铁矿、有色金属矿、水资源、电力资源丰富,可发展冶金工业。

模板典例

1、资源、能源短缺问题

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自然原因

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2)人为原因

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3)解决措施

开源:①跨流域调水、②修建水库、③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④合理利用地下水⑤人工降水,雨水收集。⑥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

节流:①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②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③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④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种植耐旱作物)、⑤制定法律法规,⑥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能源短缺问题: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如能源的调配、开发新能源;节约利用、提高生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

2、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发达国家要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目前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1)“单独二孩”政策(2)推迟退休年龄

3、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问题: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③住房紧张、④社会秩序混乱、就业困难。

解决措施:①治理环境污染;②合理规划城市,建卫星城;③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发展公共交通;④加快住房建设;⑤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4、农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因地制宜,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加快交通建设,加强区际联系+注意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5、资源型工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③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科技④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⑤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6、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措施:

荒漠化治理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主要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开展土地复垦等;生物措施主要包括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农业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土壤培育、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湿地治理措施:(1)加强该区域湿地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区,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2)通过还湖、还泽、还滩及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状况,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3) 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通过实施宣教和培训工程,提高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众意识。

7、流域的治理措施

河流洪涝的治理措施:

8、某区域存在的问题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

1)珠江三角洲面临问题:①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升级面临困难;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③市场腹地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2)措施:①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推动产业升级。②推进城市化建设,构建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9、自然灾害防治措施(共性):

加强监测与预报;建立健全预警、应急机制与预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等。

高考地理压轴突破之综合题答题建模——评价类

一、设问形式

评价类试题的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

二、思维建模

评价类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

1、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的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对此类设问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去分析。

2、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不足”或“从**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这类设问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是从哪方面进行评价等,这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样就缩小了答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范围。“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就要先注意前者的优势或者不足,然后对比分析要评价事物的优势或者不足。而“从**方面进行评价”注意评价时限定了条件,只能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答题模板。

水利

工程

水库

利弊

评价

有利影响

经济效益: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质

不利影响

上游地区和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型疾病蔓延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河流航运条件

自然条件

地势落差大,则航运不便;径流量大,水位深,则通航能力强;结冰期长的河流航运价位较低

人文条件

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通过影响货源和客源流量影响航运的经济效益,配套设施完善的水运网络有利于提高河流的航运价值

工业集

有利影响

充分利用集聚区的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产生集聚效益;有利于生产协作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降低运费和能耗,节约资源

不利影响

容易出现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的矛盾,加剧当地的环境污染

人口迁

有利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迁出人口家庭收入增加

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节省教育投入

不利影响

对迁出地:身体素质或文化素质相对较好的劳动力资源流失,基础教育投入多,回报少,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对迁入地:引起或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城市化

正面影响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是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城市化便于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负面影响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地面下沉和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等

产业转移

积极影响

对于转出地:原主导产业向外转移,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对于转入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消极影响

对于转出地:就业机会向外转移,减少本地区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多,居民收入减少等社会问题对于转入地: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往往也接受了环境污染

区域发展条件

优势

优越的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条件,丰富的矿产和能源,交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发达的教育和科技,优美的环境,政策支持,等等

劣势

地形、气候、土壤、水资源等不利因素,矿产和能源短缺,交通不便,污染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等等

特征描述类问题的解答

()答题模板。

类型

描述角度

地形特征

某区域

①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等)多样还是单一,哪种类型为主,组合情况,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

②地势:地势起伏状况(如北高南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海拔高)

某地形区

海拔高低、起伏变化、特殊地形地貌

天气

气温高低、阴晴、雨雪、风向和风力,以及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

气候

某区域

气候类型多样或单一,哪种类型为主,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某种气候

①气温:年均温,季节变化,最热月和最冷月气温高低,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年降水总量多少,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降水主要集中时间。

水文

某区域

流域特点,内、外流河,河流发育情况,流程长短,河流补给类型,水量大小,丰、枯水期等

某水系

水系形状(扇形、树状、羽状、向心状、放射状),支流多少,排列分布

某河流

水量大小和季节变化,流速,汛期时间和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和长短,有时需描述水能、河道特点等

湖泊

内或外流湖,咸或淡水湖,成因类型(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海迹湖、冰蚀湖等),水位变化

人口分布

人口疏密,分布均匀或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哪里

城市分布

分布均匀或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哪里

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面临的问题

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工业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面临的问题

交通

主要运输方式,线路走向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高、中、低、纬),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经济位置

自然地理

特征

地形、地质、气候、河湖、植被、资源等

人文地理

特征

工农业生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结构和水平、主要农产品、工业生产结构和水平),居民(人种、语言、宗教信仰)

等值线分布

等值线数值高低、疏密变化、延伸方向、弯曲情况

原因类问题的解答

 ()答题模板。

地理事象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量

纬度(同一纬度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天气和气候状况,地势高低和坡向(阴坡、阳坡)

气温

 

等温线走向

①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

②与海岸线平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洋流的影响

③等温线闭合,若数值中高周低为盆地,反之则为山地或高原

气温

年变化

纬度(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下垫面(地形、洋流和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如风向变化)

气温

日变化

某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可能有: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云量少;地处内陆,热容量小,变温快

降水

海陆位置(内陆干旱少雨);大气环流(受低气压带、夏季风控制,降水较多);天气系统(锋面、气旋控制多雨,反气旋控制少雨);地形(迎风坡降水多);洋流(暖流增温增湿);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人类活动(城市雨岛效应)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地势特点影响河流的流向;地形影响河流流域面积、水量、水系类型、河流流速

凌汛的形成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结冰期,二是有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降水影响河流水量、水位的高低及季节变化

河流含沙量的多少与地形、土质特点、植被状况、降水特点等有关

河流水能的丰歉与河流水量和流速(落差)有关

地表形态

板块的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地表宏观地貌。地表形态受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

渔场分布

海水深度(大陆架海域,海水浅,阳光充足);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

山地垂直带谱

一是山地所处的纬度,二是山地的海拔。另外,同一带谱的高度还应考虑是阳坡还是阴坡

人口迁移

自然因素有气候、水源、土壤、矿产等,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国家政策,交通通信的发展,政治中心的改变,战争。此外还有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文化差异,环境等因素

工农业生产、交通、城市形成和发展

从区位条件的角度进行分析

高考地理压轴突破之综合题答题建模——过程类

一、设问形式

过程即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地理新课程强调“过程”目标。高考中过程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描述……的过程”,“描述……的变化过程”,“简述……的成因”等。另一方面,高考的每道大题的问题之间几乎都体现了探究地理事物的过程,这类设问形式灵活性较大。

二、思维建模

要在头脑中准确的回现整个地理事物形成或变化的环节、阶段、过程、建立逻辑联系,并用地理语言准确表述出来。一般变化可分为两类:空间上的变化和时间上的变化。具体的答题思路为:首先认清地理事物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判断起点到终点经过哪些重要核心环节,按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次序逐一描述出来。

一道大题中各个小题之间过程性,应注意题目探究的核心问题(往往是最后一小题),前几题多为探究的过程(探究该问题所需的知识或步骤),所以最后一题作答时多注意与上几题或题目信息的联系。

模板典例

地理要素

思维方向

地质地貌

内外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地壳物质循环

热力环流

先判断地面状况的性质,结合特点的时间判断其冷热状况,

再从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水循环

把握蒸发→降水→水汽输送→下渗、径流等过程

天气系统过境过程

把握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台风等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差异。

如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风力增大,往往出现雨雪天气。

洋流

受盛行风、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大洋尺度的环流。

河口三角洲的生消

受流水沉积、含沙量、海水顶托、海水侵蚀等因素的影响,

人类的修建水库、砍伐上游植被等活动也影响着河口三角洲的生消。

沙尘暴

从风力侵蚀到风力搬运。

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出生率:高→降低→低

死亡率:高→降低→低

城市化及进程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城市数量增加,区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转变。

交通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古代:河流地位的变化影响沿河聚落的兴衰。

现代:铁路、港口、公路等的兴建也改变着聚落的空间格局。

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9:16 , Processed in 0.0664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