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高三模拟试题讲解中的怪现象:
高三复习进入到关键的二轮阶段,学生每周安排两次文综合的测试,可以说测试是相当的频繁。
测试成绩反映出一个怪现象,选择题的变数很大,没有常胜将军,很多平时基础很好的学生(暂且称他们为学术派)开始犯不审材料的低级错误。
而有些选择全对的学生 让他来讲解试题,却受到其他孩子的嘲讽,觉得他完全从材料和生活出发(暂且称他们为柴火派材活派)缺少理性思维。
而课堂的主导权被学术派占领, 经常为试题的命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角度入手纠缠不清, 而柴火派在争论中真的是像在听天书。
反思我自己,一个二十一年教龄的老教师,我感觉我是学术派,因此课堂重点是理轻地理原理,课堂的语言尽量使用学科术语。
最近和柴火派的交流,我刚理解了他们的痛苦, 过于术语化的语言,被地理学院派任意驰骋的课堂,经常让他们无所适从 ,而学院派的痛苦在于
仅从材料和生活角度浅显不深挖,让他们失去了学科信仰。
二、如何解决
如何让课堂上不仅具有理性思辨的光辉,还要上学生能够从材料和信息角度深挖,如何权衡学院派和柴火派的课堂感受呢?
现在毫无头绪,但我觉得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去发现这一现象的存在,是老教师的一个极大的进步,因此我火速进入星韵-我的精神家园
来记录下这来之不易的收获。
也恳请有此感受的星友多提出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