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的天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这句话在上海地区适用么?我们的学生回答不适用的还不少,能否酌情给一点分数呢?他们也运用了天气系统的知识解释了原因。”作为高三的地理教师,小王挺为学生的表现担忧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上海各个地铁站共享单车投放量是否合理,需叠加的图层,到底该包括公园绿地,还是电网分布?我也不知道如何给学生解释清楚。”小张老师带着一点点疑虑和茫然。
“城郊热力环流,都反复讲过的,为什么还有不少学生会画出白天、夜晚两种情形呢?”“为了示意城郊的差别,这位同学把东方明珠都画出来了,可是箭头方向完全错了!”总是有一些认真的学生,在原理的理解上令人惋惜。
4月11日,40几位高中地理教师在MH中学参加高三等级考质量检测的阅卷工作;4月18日,30几位高二地理教师在MH中学参加高二学业考质量检测的阅卷;4月19日,50几位初中地理教师和70几位初中生命科学的教师聚集在ZQ中学,参加初三年级跨学科质量检测的阅卷。
现在的考试评价,解题等同于解决问题,是在相对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将问题的探寻、思考、解决过程进行浓缩,不光是考验学生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灵活的迁移运用能力,也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能力。
阅卷不仅仅是完成对学生答题情况的赋分评判,更是研究学情的良好契机。
每一场阅卷结束,教研员都会结合命题过程和阅卷中学生的实际表现,做一些总结和梳理工作。比如,针对高三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的教学现状,地理教研员Z老师梳理了10个问题让教师进一步思考、研究:
如何提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如何增加问题探究的趣味性?如何学会结构化地思考问题?如何体现地理实践力素养的考查?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如何提升科学解释能力?如何对想当然的现象进行质疑和求证?如何体现区域认知的方法和思想?如何让不定项选择题更有思维含量?如何体现人文地理问题的思维含量?
虽然一大早就出门赶路,虽然整整一天阅卷的任务很艰巨,虽然中午连同吃饭时间在内只有1个小时的短暂休息调整,但在阅卷过程中,通过问题讨论,相互认识了许多善于思考的同行,并成为好朋友,对教学中的很多问题达成了共识。
“阅卷真是一次最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啊!”慧慧老师忍不住感慨到。回家的路上,她拿起手机,抓紧时间网购了一箱耙耙柑,准备继续研究,跟踪了解一下这次跨学科考试中的“公路冷链运输”问题。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2 19:05 , Processed in 0.0578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