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共有14条内容标准,下面是我参与编写的7条内容标准之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因属初稿,肯定存在许多不足,欢迎各位老师(特别是课改专家)提出批评与修改意见,在此先表谢意。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学建议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内容标准 |
学习要求 |
教学建议 |
●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
了解常见的农作物虫害与森林虫害及其产生的主要危害。 |
◆采用讲述法介绍对我国农作物和林业危害严重的几种害虫。 ◆通过数据说明虫灾给农业造成的损失,引导学生归纳虫灾造成的主要危害。 |
列举我国蝗虫灾害的危害。 |
◆运用地图引导学生认识我国飞蝗的分布及其重灾区。 ◆提供蝗灾的典型案例(如内蒙古遭受蝗虫灾害),引导学生分析蝗虫灾害发生的地区、时间、原因以及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 |
了解鼠类的类型,列举鼠类对农田、草地、森林的危害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运用鼠害灾情案例,结合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归纳我国鼠害的两大危害区及其对农田、草地、森林的危害。 ◆以历史上发生过的鼠疫大流行为案例,使学生认识到鼠疫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危害。 | |
通过学习,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现念。 |
◆调查学校所在区域的鼠害类型及其危害,并对解决措施提出合理建议。 |
3.自然灾害与环境
内容标准 |
学习要求 |
教学建议 |
●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
了解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区域差异。 |
◆提供自然灾害灾情区域分布统计材料,引导学生总结自然灾害损失的区域差异状况,体会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 |
理解导致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呈现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
◆分别列举2-3个同一自然灾害(地震、洪涝、旱灾等)不同地区危害程度差异的案例,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教师归纳总结自然灾害成灾大小取决于自然变异的强度、承灾体的密度和脆弱性、防灾能力三大基本因素。 | |
领会运用比较的、辩证的思维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激发科学探索的愿望。 |
◆通过对不同区域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的差异,造成同一自然灾害所产生危害程度差异的地理事实学习,领会学习方法,激发科学探索的愿望。 | |
●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
认识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多发区的主要灾害类型与分布。 |
◆运用地图或表格材料,认识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多发区的主要灾害类型与分布。 ◆在选择自然灾害多发区时,可结合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带与自然灾害重灾区、多灾区,以选择2~4个差异较大的地区为宜。 |
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
◆采用探究方法,循着自然灾害多发区环境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致灾或减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突出人地关系,开展教学活动。 ◆结合实例,突出自然灾害多发区中与灾害关联密切的主要环境要素所形成的环境特点(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效应)。 ◆结合自然灾害多发区中的具体自然灾害,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诱发、助长、促成、加重自然灾害和人类防灾减灾活动的一些举措。 | |
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
◆用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条件综合分析其它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强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 |
通过学习,建立科学的灾害观,培养综合分析、辩证思维能力。 |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地理背景的探究,建立科学的灾害观,初步培养防灾能力。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案例分析,感受我国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培养综合分析、辩证思维能力。 |
3. 防灾与减灾
内容标准 |
学习要求 |
教学建议 |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
说出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念、组成和作用。 |
◆提供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归纳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利用案例或统计资料,让学生认识我国已经建立起由地震、海洋、气象、水文等部门组成的灾害监测网络系统。 |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
◆可以适当回顾“3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功能,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应用。 ◆引导学生浏览国家遥感中心网站,下载部份遥感监测图,并尝试作灾情监测与评估,领会遥感在自然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提供典型案例(如“GPS与地震预警”或“防讯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等),引导学生分析,了解“3s”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 |
通过学习,体会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减灾效益的基本途径,树立科学的防灾减灾观念。 |
◆通过分析“3s”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应用案例,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减灾效益的基本途径。 | |
●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
领会防灾减灾的含义。 |
◆利用图文资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防灾减灾含义的理解。 ◆列举人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一些不同态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加深对防灾减灾含义的理解。 |
掌握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措施。 |
◆结合灾情教育和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闪电等)的应急避险方法。 ◆有条件的学校,可针对当地主要自然灾害开展自救与互救模拟训练,以强化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 |
树立正确的减灾观念和科学的发展观念。 |
◆组织学生在媒体上查询某一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结合实际设计一个减灾日活动方案,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以“我与防灾减灾”为主题,举行一次班级演讲比赛,并交流参赛体会。 | |
●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
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基本方针。 |
◆根据所学知识,认识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中防、抗、救的重要性,了解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是我国防灾减灾的基本方针。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中我国防灾减灾基本目标的制定,作进一步说明。 |
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行动。 |
◆提供图文或表格材料,引导学生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要行动。 ◆运用地图,了解中国主要减灾工程的分布、范围及其主要作用,引导学生说出本地还有哪些主要的减灾工程。 | |
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
◆引导学生根据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行动,归纳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指导学生分别收集有关我国防灾减灾主要成就的事例,在班上进行交流,教师最后总结。 | |
通过学习,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
◆通过我国防灾减灾主要成就的了解,以及当地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措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 |
●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
列举在防灾减灾中使用的高科技技术及其作用。 |
◆引导学生收集利用高科技预测、监控自然灾害的资料,认识发展科学技术是进行防灾减灾的基本途径。 |
举例说明高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 |
◆提供典型案例(如“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激光预测降水技术”等),引导学生分析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高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借助科普读物,让学生描绘人类利用高科技化害为利的远景(如利用台风缓解旱情、想方设法利用海啸能量等)。 | |
通过活动,激发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志向,树立科学的防灾减灾观念。 |
◆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考虑,以实用、有创意为佳,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城市雨洪调蓄方案,树立科学的防灾减灾观念。 |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5 11:59 , Processed in 0.0654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