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锦江渔夫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69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横断山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热度 1已有 1615 次阅读2019-1-3 20:01 |个人分类:地理视角|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垂直地带性;植被

  多数情况下,我国季风区的高山地区植被应该是海拔较低的地区为森林;当海拔上升到一定高度,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减少,植被由森林逐渐过渡为灌丛,即下面森林上面灌丛。但在横断山区我们常见到的现象却是下面灌丛上面森林(如下面照片所示)。有的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泸定县大渡河谷的倒置垂直地带性
  照片上部颜色较深的是森林,下部颜色较浅的是灌丛。照片拍于2016年9月1日。照片来源于https://www.19lou.com/forum-32-thread-5321487175296219-1-1.html。
  
  记得第一次见到这种现象应该是2007年在大渡河谷,当时对这种现象的成因百思不得其解。曾经猜想:难道是溯大渡河谷而上的而上的水汽在半山腰形成了较丰富的降水?但仔细想来似乎这原因又不能成立:大渡河河谷为“V”形谷,生长灌丛的谷底与生长森林的山腰横向水平距离很小,不应该有明显的降水差异。难到是由于河谷谷底水汽蒸发导致山腰水汽更丰富?但这种猜想又找不到文献资料和实际观察结果作为印证。
  2018年国庆期间,本人在茂县岷江河谷发现了下面照片所示现象——目力所及山体上部云遮雾绕,而在云雾之中,则是密布的森林。
  
              
  茂县岷江河谷的倒置垂直地带性(照片拍于2018年10月2日)
  
  这一现象顿时让我确信以前的猜想是正确的。谷底水汽蒸发,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如果有足够多的水汽凝结并“团聚”就会形成云层。河谷两侧山腰或山顶大量云的出现证明了河谷上方大气中有一个空气湿度明显更大的层次(有的资料称之为蒸汽层)的存在。而云层出现的位置与森林带位置的高度吻合,再加上森林对大量水分的需求,让人不得不猜想:正是干热河谷上方云雾所在蒸汽层充足的水分,为森林的发育创造了条件。
  在2018年10月的《中国国家地理》当中,单之蔷先生在其《“大横断”,横断断出新天地》一文当中有这样一段话:“在雅砻江一个支流河谷中,我们遇到了一位藏族青年……告别时,他指着远处山巅上一片云雾缭绕的、黑黝黝的针叶林,告诉我们今晚要去一处寨子里走婚”。看来森林与云雾同在应该不是个别地区的偶然现象。
  今天偶然看到广东某几校的联考试题,试题材料来自我刚提到的单之蔷先生的《“大横断”,横断断出新天地》一文。试题是这样的:
  
  从山谷到山顶,从乔木—灌木—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的情况,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反倒是谷底生长着低伏灌木,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这种现象成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北纬28°15')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完成下列问题。
  
  
    (第6、7两题略)
  8.横断山区金沙江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不足          B.纬度较低,蒸发较强
  C.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      D.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试卷给出的参考答案是C,即命题人认为金沙江两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焚风效应(如果这个答案是命题人所给答案的话)。之所以给出这个答案,估计是由于命题人没仔细思考倒置垂直地带性的成因,且没仔细阅读单之蔷先生的文章,以致误解了单先生的意思。实际上单之蔷先生并没在其文章中阐释倒置垂直地带性的成因,单先生倒是在其文章试图探讨横断山区干热河谷的成因。
  单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过去一些学者将横断山区干热河谷产生的原因归结或‘焚风效应’或‘雨影效应’……但越来越多的观测和研究表明,这种解释是不符合实际的,一是……二是解释不了山顶森林(或半山腰森林)、谷底干旱植被的现象。”我们估且不论单之蔷先生否定焚风效应形成干热河谷是否正确,但很明显单之蔷先生是否认焚风效应是倒置垂直地带性形成原因的。
  个人认为单之蔷先生的这个否定是有道理的。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9-1-4 19:19
尺度,我们刚刚接触这个概念,还没有悟透。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13:56 , Processed in 0.0649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