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锦江渔夫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69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练后反思,让练习更有效

热度 1已有 1872 次阅读2020-3-15 11:34 |个人分类:其它|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线上教学, 练习

  
  2020年的春天,因应抗疫的需要,全国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但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的监控是一件让老师们头痛的事情。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取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效果,我近期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我在促进学生线上练习方面的一些做法与同行们交流。
  个人认为,偶尔进行一些线上的定时练习或小检测是促进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我上的高三,所以练习和小检测就成为了常态。为了让练习在起到巩固、检测学习效果的作用的同时,也能起到考试训练的作用,我一般情况下将练习设置为定时练习,让学生在UMU平台上定时完成。这样,练习也有了适当的强度。

  但问题在于不管是定时练习还是小检测,学生几乎都可以从网络上找到参考答案。线上学习,学生身边最不缺的就是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我们既然没法阻止学生从网络上搜索参考答案;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不仅仅是抄参考答案,还要让学生去琢磨参考答案,然后内化相关知识。个人认为,相对于定时练习来说,练后反思才是最重要的。正是基于如此认识,所以我尝试让学生进行练后反思。
  我把我即将介绍的做法称为“练后反思”似乎有些不太妥当,但又暂没找到更好的称呼,估且就这样先叫着吧。
  2018年的全国文综卷Ⅰ有这样一道地理试题(如下图所示):  

  我以其中的第(1)题为例向大家介绍我是怎样组织练后反思的。
  其中第(1)题实际上是考查湿地的形成,但此题的考查角度又与我们常见的考查湿地形成的角度不同,且答案又有些出乎不少学生意料。有的学生可能从网络或其它资料上找到了此题的答案,但并不一定真正理解了此题的答案。学生是不是对题目要求做了认真思考?看了此题参考答案后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此题为什么要这样作答?学生做了此题是不是有所收获?对于这些,我们当然想得到肯定的答案。
  为此,我在学生做了此题后设计了如下一组问题,仍让学生在UMU平台以“考试”的形式完成:
  
  对于多数关于湿地的成因的答案表述中我们都会回答“地势低洼(或低平)”“蒸发弱”,但201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1)题并没有这样作答。据此完成4-5题。
  4.为什么201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1)题的答案没有强调地势低洼?
  5.为什么201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1)题的答案是答“蒸发能力强”而不是“蒸发能力弱”?
  
  当然,针对201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1)题,其实还可以设计一个问题:为什么201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1)题的答案中要回答“地势开阔”?如果我们要降低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难度,我们还可以把201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1)题改一下,改为“试从地貌、气候特点的角度分析扎龙湿地的形成原因”,让学生先做我们修改后的试题。
  如果学生能比较完美地回答这些问题,那就说明学生是真正对此题有过认真思考的,学生的练习是有效的。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原题答案,但学生是很难在网络上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的。有的老师可能会说学生不是可以在网上找到此题的解析吗?的确学生很可能是可以在网上找到这题的解析的。但很多老师也知道,网上的解析很难做到对问题分析如此之细,况且很多网上或资料上的解析都是某些人出于经济目的应付了事的,那些解析有也与没有差不我,甚至有些解析是错误的。
  对于201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1)题,我是让学生在UMU平台上以“考试”的形式完成练后反思的。当然,也是可以让学生以“AI作业”“提问”的方式完成练后反思的。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完成练后反思肯定也应该是可以,只不过我还没试过。

  在UMU平台上,我们还可以非常方便地随时随地查看全班学生对这些问题回答的整体情况,也可以非常方便地随时随地查看任一学生个体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情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仔细对比、仔细体会其中的差异,以期让学生练有所得。但事实上在传统教学中要完成这些工作,一方面时间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大面积的师生沟通不可能。所以我们只能单方面对学生提出这些要求,却又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但线上教学,让学生全员参与练后反思成为可能。
  要让练后反思走向深入,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不可缺少。
  UMU有着非常强大的互动功能,在“考试”模块,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每道试题的答案进行点评;在“AI作业”和“提问”模块,师生、生生间可以无障碍交流。在传统的教学中,虽然提倡给学生写评语,但我们都知道,一次作业偶尔写几条评语还问题不大。但写的多了,那会增加老师太多的负担。但我们在UMU平台配合输入法的语音转文字功能,可以高效地给学生写评语。学生也可以在UMU平台配合输入法的语音转文字功能,高效地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交流。在UMU平台,甚至有的模块是可以以语音交流。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反思,让学生取得更大的收获。
  当然,在我实际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还基本上是以老师单向的点评为主,师生间及生生间在UMU平台上双向的交流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高三的学生学习时间的确非常紧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与平台上的交流,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老师和学生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对于应该如何更有效地使用UMU平台还不太明了。
  练后反思,让练习更有效,同时让学习更有深度。练后交流,让学习不仅仅是有了深度,更有了温度。
  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有过沮丧。但现在我发现:线上教学,大有可为。
  
  事实上我也是刚尝试让学生进行练后反思,的确还处于摸索阶段,以上做法仅供大家参考。因刚开始尝试,所以能供大家参考案例还很限。以下案例,有兴趣的同行可以看看。
  【案例1】3月14日练习题反思,访问码:on1268,“提问”形式。
  【案例2】3月13日练习(湿地的形成),访问码:gd3156,“考试”形式。其中最后两问是练后反思。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若林 2020-3-17 20:31
UMU平台在课程方面真心不错,不过现在非付费用户在高峰期要排队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6 03:00 , Processed in 0.0616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