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上周二讲了等温线图判读,今天主要是学案后面的习题讲评。只有17班一节课,所以备课量不大。课在第七节,上课开始,跟学生们分享了MH370的相关情况,提到了珀斯,顺带复习了它的气候类型及南半球地中海气候的分布与成因,然后步入正课。
昨天的判读主要讲了半球、海陆和季节、洋流的流向和性质、地形等方面的判读方法,难度不大,但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容易陷入对规律的死记硬背,而不懂得根据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来进行等温线的判读。比如说受太阳辐射(纬度因素)的影响,全球气温的分布大势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故等温线的数值也应该是从低纬向高纬降低,等温线应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以此规律为依据,才有判断半球的“北低北半球,南低南半球”,也才有之后判断海陆和季节时先对半球的把握,判断洋流时对寒暖流的准确判读,但学生往往舍本逐末,忽略了基本原理谈规律与技巧,导致解题机械,迁移能力差,速度还慢。所以我的习题讲评先从重温昨天的主要内容开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再将题目划为了两大部分,一是针对选择题常考题型之一——影响等温线分布、弯曲、闭合等的成因类题目的分析,一是针对简答题中描述气温(等温线)分布特征及成因的题目的方法总结。对第一个问题,选了学案中T2、8、10三道题,如下:
2.右图阴影部分为世界某大洲的局部某月(1月或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该处为高原地形,a、b为两条等温线,图中a、b等温线向北延伸的主要成因
A.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B.洋流的影响
C.山脉的分布
D.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8.图中B区域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A.该地锋面气旋活跃,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
B.该地地势低,是北方冷空气南下通道
C.受山地地势高影响所致
D.该地森林茂密,对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
10、图中4°C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A、受太阳辐射影响
B、受河流影响
C、受地形地势影响
D、受热带季风影响
对于此类题型的判读,应掌握以下几个关键:1、区域定位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影响该地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2、准确判读等温线图中等温线的弯曲、延伸、闭合等情况;3、对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即影响气温分布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是哪些,再结合1、2两点从“先一般后特殊”进行逐一判读与排除,直到确定唯一答案。学生根据这个方法,基本都能做出正确判断,甚至有些学生发现了这样的“经验之谈”——1、陆地上的弯曲一般由地形(海拔)因素决定,且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与地形走向一致;2、海洋上等温线的弯曲往往是由洋流因素决定的,等温线的凸向即为洋流流向;3、海陆交界处等温线的弯曲往往是由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高高低低原则)。4、陆地上的闭合区域一般是由地形(高值盆地,低值山地)引起的。面对这样直接有效的总结,大家都心领神会地笑了,并且针对第四点作了补充完善——陆地上的闭合区域还有可能是由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湖泊等引起的。
第二个问题,是简答题中关于描述等温线的分布及成因分析问题,这个在上课时没有专门讲,只简单分析了世界及中国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所以我决定结合练习帮助学生规范答题。事先在网上查找了资料,关于气温分布规律描述的一般方法很少,所以自行做了总结:1、一般分布特征:从……向……气温递增/递减,大致与……平行;(一般特征的描述往往要和影响该地气温的主导因素联系起来,如纬度、海陆位置等因素);2、特殊分布特征:1)闭合等温线处,最高(低)温(地形、人类活动)2)某处等温线明显弯曲(地形、洋流)3)图中等温线较密集处(代表温差大,如冷暖峰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处等)。实例如下:
11.右图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原因__ 。
(2)7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原因是 。
答案:(1)从西南向东北气温递减;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2)①由南向北递减; ②15℃等温线在两岛中间向南弯曲。原因:整体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夏季海洋气温较低,故两岛之间的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有了方法,学生再比照练习,知识点不再枯燥无味,题目也不再无从下手,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2.读中国大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试描述图示月份气温分布特点。
(2)解释该月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答案:(1)①南、北普遍高温;②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2)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普遍增大;
②北方白昼时间长于南方;③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气温
最低。
一节课时间不长,尤其是习题课,如果一直就题讲题没有主题,效果肯定差强人意。这节课的尝试于我很有启发,即:1、习题课也要精心准备,确立主题(2-3个),精选题目;2、即讲即练即评,知识点及时掌握;3、学在课堂,用在课堂,不忘给学生新鲜的尝试与挑战,能让大多数人获得满足感,这不正是快乐学习的开始吗?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4:03 , Processed in 0.0694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