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三上了一节白板课,课题为《山地的形成》的第一课时,我选择讲褶皱这一部分。之所以选择这个内容,缘于一个学生在洗手盆坏了后看到下水道后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是直的,而是要拐一个弯?正好接了一个任务,要上一节白板课,于是就设计了褶皱这节课。
引入部分,我选择名山美景视频吸引学生注意,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用地理眼光看山是怎样的?在讲概念的时候,由身边的例子入手先说明褶、皱是什么。展示图片“衣服上的褶子”“包子上的褶子”“老人脸上的皱纹”,那么山的褶皱又是怎么回事呢?动画演示后进入背斜与向斜的学习。先让学生看图片,通过图片认识可以通过观察岩层的弯曲方向判定,向上弯曲是背斜,向下弯曲是向斜。设计实验,以书本表示岩层,自己动手演示并观察,还有其他方法来判断背斜和向斜吗?然后在让学生看图---地形倒置,思考是怎么形成的,接着做实验,弯折竹片,体会竹片的受力情况,交流讨论后得出出现地形倒置的原因。总结“不可以貌取人也不可以貌取山”。地形的构造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提出四种情境让学生讨论,明白地形构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总结全课。
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白板怎么用才能更直观,似乎除了插入视频,在课件上书写,就没有找到更多的应用,在网上也看过他人的经验交流,但是自己还是没怎么弄懂。这节课选择的学生才上完必修1第二章内容,由于部分知识的欠缺,学生虽然很积极,可是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老师不断去引导,这节课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如果知识上有缺失,理解上必然会有问题出现。由于学生的知识上的欠缺,导致在讨论交流的时候用时过多,以至于在最后快总结的时候下课铃声响了,只能草草收场,留下遗憾。这也反映出自己的预设不够,对学生的分析不足。但是总的来讲,还算是一节顺利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