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邵春林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78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关注生活,学习地理

日志

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三重境界

热度 5已有 1782 次阅读2018-11-27 09:13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三重境界

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 邵春林

      一直以来区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区域地理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学好区域地理对高考和分析解决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访谈,发现学生在进入高二年级的时候,区域地理学习非常困难。经过不断反思和总结,我认为高中区域地理的学习会有三重境界,要到达第三重境界,需要经过前两重境界的磨砺。本文从高中区域地理学习、应该经历哪三重境界,每重境界要达到的目标及达成目标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近代著名的学者王国维曾经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无不经过读书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贴切的比喻,使读书的三种境界形象化了。笔者认为这三重境界也恰好就是高中区域地理的学习的三重境界。到了高三,许多学生就可以到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灯火阑珊处”的第三重境界。想到达第三重境界并非易事,这期间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的指导和设计、规划。
 一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句话是说必须站得高,看得远,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一重境界是确定目标。这也是求学的第一步,区域地理学习中,这个阶段的目标需要8周左右时间达成。
    地理必修知识单元各成体系,平时的测验和会考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不需要太多时间就可以掌握的较好。进入高二,很多学生还以为区域地理延续着高一的难度,对区域地理没有足够重视,所以必须要先给学生一个目标。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建议主要学习地球、地图、世界地理的内容。书中文字内容并不难,但是题目不简单。比如说等高线这部分内容,如果只从字面来看,内容并不多。经过教师结合实物教学,学生应该比较能够知道山脊、山谷、山峰、鞍部和盆地用等高线该如何表示,还能基本理解这些等高线是怎样描绘出来的。在学生自以为简单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拿出几道复杂的地形图,让学生在大图的背景上来判别地形类型,看看学生是否能够随机应变,应用到大型的等高线图。还可以展示高考题,让学生根据等高线的局部走向来判断河流的局部流向。还可再进一步加深难度,向学生展示以黄土高原上塬、梁、卯或梯田的等高线为背景设置的考题。没有深刻理解等高线,学生一下子就蒙了:这些等高线怎么这么复杂?山不像山,高原不像高原,平原不像平原。连基本的判定都很困难,更别说解题了。对于“梯田”的等高线,学生也会觉得。我们都知道,没有目标的学习效果不突出。因此,在进行区域地理的教学时,就应适时让学生了解高考的难度,尽早确立学习的目标。只有确立好目标,我们才有方向,才能有的放矢,知道自己该达到的高度,在学习的路上不会骄傲自满。
 二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在认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之后,就必须刻苦读书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拼搏,即使衣带宽了,人也瘦了,都能始终坚持不后悔。学习区域地理就要拿出这种精神,这个阶段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一年。在开始的一两个月内,几次检测情况可能都很糟糕,所以这个阶段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支持,给学生信心。这个阶段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最多,要及时预习复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体说,在这个阶段,我们按照学习的进度该掌握以下几点: 
1、重视地图,用好地图。
      区域地理的命题趋势是考查学生学习区域的空间定位能力、获取区域图形信息及其分析、整合与推理能力等。“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灵魂,被称作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根据实验证明,同一地理信息,用语言描述传递,需2.8秒,用素描图像传递,需1.5秒,用彩色图像传递,只需0.9秒。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地图”等图像,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获取信息。这一阶段,建议从学习世界地理开始,采取以“地图”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所有的信息和内容能够从图上展示就从图上展示,授课过程就是分析图的过程,除了必要的文字,图应该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基础功好的教师,在黑板上多画画,让学生跟着画。画图基础功较差的老师,尽可能要准备PPT的图片,并且对PPT上的图要尽可能的熟悉。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学生进入高二年级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学生准备一本世界地图册。这本图册尽可能统一,便于统一使用。教材、图册、PPT三者在课堂上须同时出现。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说道某个地理事物的时候,停下来,指导学生去地图上找。不要心疼这点留白的时间,你会发现,这点时间促使学生养成及时看图的好习惯要比教师多讲几个地理事物或者多讲几个题重要的多。在学习世界地理的第一周内,就让学生养成“图不离手”的好习惯,为图消得人憔悴后,离第三重境界又进了一步。 
2、循序渐进,由粗到细、从整体到局部。 
      我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学习世界地理概况。绝大多数高中生在初中时候学过世界地理,但是学的比较基础或是浅显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残留在学生脑子中的内容所剩无几,若是再稍微深入一点,学生脑子中的记忆就是一片空白。高二第二个学期从世界地理概况入手。七大洲、4大洋、6大板块”,学生们回忆一下还是能说出来,但是这些地理事物的具体位置、分界线和包含的范围,学生很难说出,即使通过学习,学生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好了。此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就记住,因为这本身不符合人的记忆规律,
      我们需要循序渐进。我们先帮助学生搭起一个框架,将各大洲和经纬线框架搭建起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这些重要的纬线:0°、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北纬40°、南北纬60°、南北极圈。重要的经线:0°、30°E、60°E、90°E、120°E、75°W、90°W、120°W。看看这些重要的经纬线经过哪些地区,让学生有个初步的概念和感觉。接下来采取“画图”的方法。给每个学生几张空白世界轮廓图,安排一次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先按照书本描绘这些重要的经纬线一次,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描绘,一遍没感觉,那就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学生经过课堂画图的经历,会尝试不看地图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见很多问题和不确定,画到某些地方不确定就无法下手了,这些“不确定”就是学习的动力,日思夜想,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描述这样的学习状态。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要不厌其烦,向学生经常强调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和结合点。如0°经线经过欧洲格林尼治天文台,埃及的开罗在30°N和30°E交叉点附近,波斯湾的东北角就在北纬30°和50°E的交接处;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新奥尔良就在30°N和90°W的交界处附近,75°W(西五区)通过的是南美洲的西侧以及北美洲的东侧;乌拉尔山脉的北段与60°E几乎重合。这些是比较容易记的地方,知道这些小结合点,再把前面那些重要的经纬线结合,区域定位就不难了。 
2、构建框架、局部学习、零存整取。
     学完世界概况后,我们进入到每个大洲的学习。这个阶段是花时较多的阶段,前后需要2个月左右。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知道要学什么?该怎么学?世界各大洲内容纷繁复杂,有何主线?需要记住什么?怎样去记都是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建议采取这样的策略:先带着学生学习亚洲的东亚和东南亚这两个亚洲分区的内容。学生会通过这两个分区的学习构建学习某个区域的基本框架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包含地理位置(经纬度、海陆及板块位置)、河流湖泊、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资源等要素;人文地理主要包含工业、农业、交通、城市、人口、民族、宗教及区域热点。这个阶段的“零存”就是记忆大量的地理事物,而更重要的是“整取”,即:解题时调出已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世界地理中有许多的地名、数据、物产需要大量的记忆,“零存”该如何开展呢?我们如果能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及时复习,重复记忆。克服遗忘、加强记忆的最好办法就是重复。从研究遗忘曲线得出的结论:当天学过的内容当天复习,一周至10天左右再复习一遍,两个月内再复习一遍,这对巩固记忆非常有效。针对这个特点,学习后配置当天巩固作业,一周至十天左右的单元检测两个月内的期中或期末考试。这样的周期既保证了学习的连续性,也起到了好的记忆效果。其次,记忆也需要多多联想,鼓励学生自己创造方法。可以利用形象记忆:如意大利像一只靴子一样深入地中海内部,其靴子的主要骨架就是由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共同组成的。地中海中科西嘉岛就是他靴子前面的小尖勾子往上翘。中国政区图中黑龙江可看成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湖南像一个老婆婆的头,其下巴发髻真是栩栩如生。此外也可以利用“谐音记忆”。如学习美国西部地区的两个城市,经常会有涉及到洛杉矶和旧金山的判断定位为要求,很多学生对这两个城市还是比较迷糊。我会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洛杉矶第一个字与“落”谐音,它就在地图上“落”在了南面。还有俄罗斯的亚洲部分的3条河流,我们可以给学生3个字:“毕业了”。毕:鄂毕河;业:叶尼塞河;了:勒拿河。这短短的三个字,三条河流的位置顺序就很清楚了。鼓励学生去想象创造。如果掌握诸如此类的方法,学生在记忆方面是可以事半功倍。
     再次,结合生活体验来记忆。在区域地理的分析题中,有许多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来达到领会知识,增强记忆的效果。如果中国地理中我国温度带一些水果和作物的分布,如大家都知道鲁花花生油,鲁是山东的简称,可想而知花生在暖温带这块分布是比较典型的。如,现在很多水果都有品牌:如河南好想你枣、和田大枣都很有名,说明这是暖温带非常典型的水果,新疆库尔勒的香梨和冰糖心苹果、陕西红富士市场上非常有名,因此这里可以既掌握暖温带主要产的水果,也能够理解遥远的南疆属于暖
温带的事实。 
3、归纳方法,注重整理、学会迁移。 
      在高二第一个学期接近尾声的时候,世界地理内容也基本结束,我们进入了中国地理的学习。此时,我们从“掌握方法、局部学习、零存整取”进入了“归纳方法、注重整理、学会迁移的阶段”。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和理解上了,我们应该着重体会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多次的试题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区域和区域主要的组成:有的区域的试题都是围绕着这条线来的:先判断①在哪里(where)——定位、分布;②再想该地有什么(what)——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特征,生态环境问题等;③为什么(why)——考题一般会选定某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进行分析,有时还需要注意分析历史根源和国家方针、政策方面原因;④怎么样(how)——有时会考查我们对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的评价;⑤怎么办(willbe)——预测发展方向或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这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内容,也是高考地理考查的主线,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试题都是围绕着这五个“W”进行设置的。当学生看到一个区域能够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思考这个区域所有的相关的地理信息,那说明他已经形成了正确的地理思维。有了这样的方法,在学习中国地理的时候,学生已经能够比较得心应手的构建中国地理的框架。这个阶段,学习方法不是教师主要的强调重点了,而应该转向对某些具体的问题分析的透彻性和全面性上,补充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促使学生迁移。如在学习中国地理黄河的凌汛,“凌汛”对生活在南方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我们让学生了黄河的哪段会产生凌汛,去思考怎样的季节会产生凌汛。到这里该问题还没有结束,教师还应该追问:怎样的河段、什么季节能形成凌汛?其他大洲有吗?这个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对产生凌汛河段进行总结和思考。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知道的不仅仅是黄河的凌汛,重要的是他掌握了地理的基本规律,以后遇见别的河段或者是模拟区域的河段,也能对是否会凌汛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 第三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高二世界地理基本结束,学生自认为对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内容都比较熟悉了,可以着手解决问题了。可是进入高三,发现高一必修内容又有很多忘记了,而且每次的月考和模拟考的都很综合,还是很难应付,成绩还是不理想。于是乎,又黯然神伤,在必修3本书的复习的过程中、伴随着一次一次的月考,在一次次哀叹自己地理考砸的过程中,在一次一次的跌倒中,我们又重新站起。终于有一天,在执着追求途中,学生悟出地理原来是这么回事:地理就是应该搭建扎实的基础,所有的问题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展开的。这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这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也是我们高中地理学习的目标。
      三重境界分步走的学习方法与地理的综合性并不矛盾。我们的目的是将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分析清晰并理顺。三重境界,既有前后的时间顺序,一步步向前推进,又有整体的联系,因为每一个区域都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我们既要重视局部,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更要关注整体。教师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学生一次一次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不要灰心,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世间万物都需要等待。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的走好前面两重境界,耐心等待,最终定会“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8-11-27 10:44
谢谢分享。
回复 wangfei 2018-11-29 10:02
geonet: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高二正在进入初中区域地理的复习阶段。要把握单纯的区域知识和高中原理性知识整合的度和融合的方式。毕竟是在打基础的阶段。
回复 孟修玲 2018-11-29 10:36
我世界地理部分也花近两个月
回复 千里之外之歌声 2020-1-16 22:48
感谢分享,再次感受到开卷有益,感受到听“开讲”的触动
回复 雨丝521 2020-1-18 16:37
学习了,感谢!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2 19:20 , Processed in 0.0705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