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在教育子女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作者:心灵放飞室
根据我们对二千个家庭问卷调查,仍有34.6%的家长对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重视或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学习无用,不划算:这在社会地位较低家庭中较多。家长只顾眼下生活,眼前利益,不顾孩子前程。看不到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的更高要求。如许多小商小贩起早贪黑地忙着生意,无时间,无精力管理教育子女,任由孩子“疯玩”;或者让孩子一放学就帮助父母看摊点经商。他们对孩子在学校学习表现不管不问,只要不出事就行;还有部分家长根据自己经历,轻视科学文化学习,说我小学没毕业,现在照样混得很好;再有部分家长看到亲朋熟人家的孩子学有所成,而工作不理想时,认为学习无用,误了时间花了钱等。其实,正如我国经济学宁以南指出:长远点看,在孩子学习上的花费,是回报最高的、意义最大的投资。
二,学习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事,我管他(她)吃穿住用就够了:其实父母是影响孩子最关键、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教育,影响是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可以肯定地说: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行为品格的形成,必然是在父母积极地,科学地教育和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三,工作忙,没时间:这在事业有成的家庭中较多。其实无论是国家企事业单位领导,还是私企个体老板,人生只有两大事业:一是自己的工作,二是教育子女。而后者意义更大,更重要。一个人事业再成功,子女成了无才无用的人,甚至成为祸害社会、家庭的“败家子“,那才是真正人生的失败。
四,我没文化,教育不了他(她),没办法:这是一种糊塗认识。其实着力培养孩子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行为品格,与有没有多高文化、多少金钱没有直接关系(即父母着重在精神上培养孩子)。过去“寒门出状元”,今天绝大多数“品学兼优”的学生都出生在一般家庭,就是最明确的说明。
五,对孩子教育“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不管不问,任由发展:有的家长抱着“树大自直,人大自成”的想法,对“孩子学习,行为品格”慢不经心,无所谓,只要不出大事就想不起来问一问;有的家长思想消极,说:你看“张”家花那么大力气也没有培养怎么样,而“李”家孩子没管没问也有出息……。其实,不需要教育(引导)就很优秀的学生是没有的,只不过有的教育得法没太费劲,有的教育失当太费心罢了。
结论:每位家长都有责任有义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行动,教育(引导)子女不断进步,成人成才,(程思撰文,敬请指教)。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17 17:47 , Processed in 0.0619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