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saimen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86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你怎么进行“地理位置”的教学?

热度 5已有 762 次阅读2012-5-11 23:37 |个人分类:爱教学|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教学, 区域地理, 地理位置

       听区域地理的课多了,有个问题一直萦绕于脑中:地理地理,先有地,然后才有理,但关于区域“地理位置”的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应如何组织教学,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成目标,怎么设计直观可见的测量方法?

       面对一个区域,读地图,从而判断其半球位置;找到主要经纬线,认识其绝对位置;观察相邻海洋和陆地或邻近重要地理事物,以认识其相对位置……这似乎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处理,自己很多时候也习以为常。但假如我根本没受过地理专业训练,或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广州在哪里?”,一般人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我想至少他不会先告诉你广州的半球位置、然后说出广州的经纬度,最后才以中国或广东或珠三角等某个他所熟悉的地理事物来标注广州的相对位置。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处理区域地理位置的教学时,往往自限于学科视角,习惯于从绝对位置开始,而忽略了生活视角,应从区域的相对位置开始进行教学呢?
      如果收集、研究不同人对“广州在哪里”这个问题的回答,相信会有很多有趣的答案值得我们研究。

      什么时候,要找学生玩一下这个游戏。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fahai 2012-5-12 20:11
这其实是专业与生活的问题。是不是学习地理就应该建立一种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论?如果太过专业是不是就一定不够生活化和可亲?这也是我目前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应该是学科教育价值的范畴,需要思考我们正从事的教育是为了普及兴趣还是为了普及学科思想。也许二者本来可以做到不矛盾的?
回复 saimen 2012-5-12 22:21
fahai: 这其实是专业与生活的问题。是不是学习地理就应该建立一种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论?如果太过专业是不是就一定不够生活化和可亲?这也是我目前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 ...
是的,中小学阶段教育,不是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而是一种现代公民的素质教育,从这个角度看,新课程提倡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就应该试着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去作为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和起点。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会首先清空自己,试着从学生的认知方面去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回复 geonet 2012-5-13 06:51
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功利化(成绩),程序化(模式),教条化(考不考),学生被动(听记练考),服从,等待,学生也越来越懒,越来越失去学习兴趣。
回复 长江口口 2012-5-13 18:07
日常回答的随意性,算是一种前概念前认知吧,博主不希望在地理学习时也一直停留在那样一种阶段的,否则,就不必学习地理了,呵呵。
回复 saimen 2012-5-13 20:35
长江口口: 日常回答的随意性,算是一种前概念前认知吧,博主不希望在地理学习时也一直停留在那样一种阶段的,否则,就不必学习地理了,呵呵。
说的有理,但个人困惑在于:为什么我们初中老师如此教,高二高三再反复讲,大多数的学生依然没能建立起我们所希望的“地理思维”或“地理学规范”?
回复 姜喜东jxfs 2012-5-16 21:19
geonet: 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功利化(成绩),程序化(模式),教条化(考不考),学生被动(听记练考),服从,等待,学生也越来越懒,越来越失去学习兴趣。
这样的情况在我的教学中也有出现,但是我觉得这也是建立地理空间概念的一种方法,毕竟我们是一门自然科学,不是我们通常中聊天的语言。
回复 saimen 2012-5-24 22:57
geonet: 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功利化(成绩),程序化(模式),教条化(考不考),学生被动(听记练考),服从,等待,学生也越来越懒,越来越失去学习兴趣。
即使我们就为应试而教学,为什么我们的方法无效或低效?我觉得这更值得深思。
回复 张昕 2012-5-30 00:16
geonet: 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功利化(成绩),程序化(模式),教条化(考不考),学生被动(听记练考),服从,等待,学生也越来越懒,越来越失去学习兴趣。


地理空间需要定位,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是各有其独特的“区域性”的,应试教育是没有按照区域开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强行地对学生“拔苗助长”。所以,在目前教育中,越来越多的案例中,就“橘生淮北”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4:21 , Processed in 0.0650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