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读完这本书,脑海中萦绕着这样几个词:爱、研究、信任、等待。
爱
雷夫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他20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第56号教室,辛勤的耕耘,用自己那颗赤热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们。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雷夫先生每天为了自己的学生早上五点多从家里出发,晚上六点离校。节假日还带着学生到学校去上课,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外出旅游,不仅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其费用还要自掏腰包。显然,雷夫老师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学“8法则”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是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书的字里行间在向我昭示着:这都源于他对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教师,在雷夫的阐述里,我懂得,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高低,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不能有高低。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要胜过爱子,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我们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有你这个教师。如果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像雷夫老师那样,对待事业执着专注,对待学生充满爱心,对待工作激情四射,用力、用心、用情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每一节课,我们也一定能够在我们的教室里体验成功、创造奇迹、收获幸福!
研究
我们很多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摸爬滚打,一点点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却最终也不一定能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案来,这一方面是闭门造车,孤陋寡闻造成的,一方面则是不善于思考和总结造成的,或者说就是没有把教育工作当成一个科学研究的项目,缺乏研究的意识,也就不可能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了。我觉得我们年轻教师,要有自己的理念和信仰,用心去思考研究自己的教学,自己的教室。少抱怨,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去解决问题。舍得花时间,下力气,努力改变自己,用心经营好自己的教室,用真爱对待每一个学生,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信任
其中书上还有一句话让我深受启发: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反思现在的教育现状,为了课堂纪律,为了考试成绩,不仅学生怕连老师都在害怕,大多数课堂都染上了“恐惧”的气氛。学生守纪律是因为害怕受惩罚,考不好是怕老师批评、家长责骂。在家里也是如此,家长们挖空心思,对孩子又打又骂,逼迫孩子学习,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学生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生活”的状况,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然而,老师也在害怕——害怕自己不被学生喜欢,害怕上课没人听讲,害怕自己管不住学生,害怕被同行嘲笑。
在雷夫老师的教室里,没有“害怕”这两个字,他用信任取代恐惧,用信任建立起一座坚固的桥梁,使教室的一切变得不一样,使学生热爱学习,为他人着想,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而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师生之间的信任。那么如何能做到呢?言必信,行必果。雷夫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天就让学生玩“信任”游戏(一个学生往后仰,其他的学生在后面接着),浅显易懂的游戏对我就有很大的促动,只要有一次放手,别人就不会信任你。在班级管理中,我本来比较健忘又被那样或这样的事烦着,往往早上对学生口头承诺一会又忘得一干二净,等到了学生跟我说时才记起来。现在想想就有点后怕,确实连老师承诺了都做不到,何况是要求学生答应了的事就要做到。建立信任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感受的。就像雷夫老师所说的:“我们不需要对孩子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他们把信任放在我们肩上。” “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这提醒我们“身教重于言教”,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关键是没有真正的做到。父母和老师要勇于负责,不要老是开一些口头支票去愚弄孩子。
等待
工业化的驱使下,快餐文化和速食时代,成了社会的标签,现代人普遍失去了耐心,追求高效率成了人们的首选。教育的高效也甚嚣尘上,成了教育大跃进最时髦的口号。很多功利性的高效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教育不是工业,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零件,教师也不是产业工人。
我们手中制造的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活生生的鲜活的人。他们有温度,有热度,有情感,有思想,有过去更有未来,他们与我们的现在相连,又与我们的未来相关。我们无法通过榨取他们的剩余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来榨取教育的剩余价值。教育应该是农业,需要精耕细作,春种秋收,除草治虫,打水浇灌,需要昆虫的飞舞,和青蛙的鸣唱。然后,谷物们站在天地中,经历风,经历雨,一天天饱满起来,金黄起来,成熟起来,直至瓜熟蒂落。这是一个生命的成长和成熟,是一次伟大的旅程,和我们人类的生命一样神奇和伟大。然后,混合着汗水,被一一收割。
教育不是西医。西药强调下猛药,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可是这里的病除了,哪里的病又产生了,然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教育,应该是中医,对症下药,注重调理,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中医周期长,见效慢,但是标本兼治。教育也是如此,是长效的,慢慢来,急不得。
我们知道,文火慢慢熬制的汤,一切味道都熬出来了,或渗透进去了。教育的道理就在这里,一切速成的东西,都很难进入心灵,也必然成了速朽的东西。
所以说,要相信岁月,相信种子。但神话才不管,一定要马上见效,所以,压迫成了常规动作,于是乎课堂的恐惧产生了,好多孩子生不如死。对很多教了一辈子书的人而言,真正的教育,一次也没有发生。
知易行难,最重要的是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行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