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最近听课时,有老师在讲述气候的影响因素时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北美洲没有形成温带气候类型,在一系列引导之后,最后将原因归为由五大湖的存在,改变了下垫面,减小或者说削弱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以没有形成温带季风气候。
之前从没有想过探讨北美洲为什么没有温带季风,大致想当然的认为就是海洋和陆地的面积不够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所以一开始听到这个提法感觉挺新鲜。听完课后仔细琢磨了一下,想到五大湖的面积之于北美洲能有那么大影响吗?所以觉得有必要查一下资料
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查找了一下大学教材—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七章气候带和气候型。书中P213页中将我们通常说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叫做副热带湿润气候,关于成因和特点表述如下:位于南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副热带东岸。由于所处大陆面积小,未形成季风气候。如查尔斯顿。这里冬夏温差比季风区小,一年中降水分配比季风区均匀。
在较高纬度的北美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书中表述如下:出现在欧亚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北美1000W以东的温带地区。典型台站:莫斯科。冬季寒冷,有少量气旋性降水,这里由于有海洋吹来的西风入陆较深,海洋气团已经变形的缘故。夏季降水量较多,但不像季风区那样高度集中。
所以根据上面的表述可以看出,我认为由于北美洲所处大陆面积小,北美洲根本没有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既没有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没有温带季风气候。(这样可能又会产生疑问:那我们的教材中为什么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呢?)
其次,查阅了一下《世界地理问题全解》一书,书中内容表述比较详尽,总结并配图如下:
北美大陆的气压配置图式与亚欧大陆相似,为什么北美洲东岸不具备亚洲东岸那样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定义和标准:季风,就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风。所谓显著改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目前比较流行的意见是:(1)一月与七月盛行风向的变移至少有120°;(2)一月与七月盛行风向的乎均频率超过40%;(3)至少在一月与七月中有一个月的平均合成风速超过3米/秒。这种随季节而改变的风,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随着风向的转变,天气和气候的特点,也跟着发生变化。但因北美洲冬夏气候差异不如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显著,故不列入季风气候类型。
北美大陆风向的形成:
北美大陆的气压配置图式与亚欧大陆相似,具有四个活动中心,即:两个副极地低压中心—北大西洋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两个副热带高压中心—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和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另外,在大陆内部也有一个冬高夏低、冬夏交替的气压活动中心。上述四大气压活动中心的强度和中心位置也因季节而变动。
在北美大陆,由于冬夏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亚洲显著,高、低压的强度相对较弱。冬季时,两个大洋的副极地低压势力增加,两个大洋副热带高压中心南移,强度减弱,大陆上则为高压笼罩,其中心位于西北部一带,它与两个大洋副热带高压连为一体,其北缘呈舌状向北部伸展,隔断了阿留申低压与冰岛气压系统。但是北美大陆高压远不如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强大,且常受气旋活动干扰,实际上是低压与高压在不断交替着,天气不稳定。上述气压配置图式,决定了冬季北美大陆各地的风向。在太平洋岸主要吹海风,其中北纬40°以北多西南风,北纬40°以南为西风和西北风,到北纬30°以南转为东北风;整个大陆,冬季基本上吹陆风,所以大西洋沿岸盛行西风和西北风,皆离岸风。大陆东南部(密西西比河下游以东)另有一个局部高压,故在阿巴拉契亚山、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之间,有时吹南风和西南风;墨西哥湾沿岸吹偏北风;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处于信风带,盛行东北风。
夏季时,大陆增热,在西南部形成大陆低压中心,副热带高压破裂,其中心位置向北部扩张,势力增强。这时亚速尔高压中心移到北纬35°附近,其控制范围可伸展到大陆东南部;夏威夷高压远在北纬40°,它控制着整个西岸的天气。而冰岛和阿留申低压向北退缩,势力减弱。在这样高低气压布局之下,风向分布大致与冬季相反。在太平洋沿岸,北纬50°以北吹西南风,北纬50°~40°之间由西风转为西北风,北纬40°以南转为北风和东北风;整个大陆以吹海风为主,大西洋与墨西哥湾沿岸盛行东南风,大平原吹南风。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北美东部冬夏季风向虽也随季节而更替,但远不如东亚显著和稳定。其原因一是北美大陆面积小于亚洲,而更重要的是缺横跨大陆东西的地形障壁把从北方来的寒冷干燥的空气与来自墨西哥湾的潮湿空气分开,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就遭破坏。所以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北美没有季风气候,或者说既没有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没有温带季风气候。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8 01:06 , Processed in 0.06102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