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风亦静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945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野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罗春

热度 1已有 1015 次阅读2017-6-3 21:15 |系统分类: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野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罗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教育也不甘人后,各个层级的工作者们也在积极探索着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于是便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等等的研究领域。而近几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等众多新鲜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信息化资源被专家和一线教师们开发了出来。前几年,有一大波教师(包括我在内)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的是如何掌握制作技术、如何设计、制作数字化资源等方面,而忽视了如何运用。这两年,当感觉自己技术较为成熟后,很多时候会静下心来想想,这些资源该如何才能高效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于是乎,我也公费、自费的参加了很多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为主题的观摩活动(赛课、讲座、培训),本以为敢于在公众前展示的一定是成熟的、系统的或可借鉴的案例,但是众多的怪相让我不禁产生了疑惑,到底这些人有没有读懂“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
       怪相一 :没设备、没理念,硬说是深度融合
      在一些课堂,部分教室可能只有一个投影机(甚至投影机都没),教师和以前一样用PPT播放幻灯片,按照自己的思路,讲一张放一张、放一张讲一张,没有太多的交互式操作、也没有学生个体与多媒体的互动。就这样的课堂,在点评时,执教者还大言不惭说自己的课堂是深度融合了信息技术的。回想起来实在可笑?试问你的深度在哪里?
      怪相二:有设备、没理念,硬件资源真浪费
       我还见过一种课堂,学生和老师每个个体都有ipad,教室里还有6面可交互式的电子白板。怎么样硬件足够强大了吧?但是他们是怎么用的?学生的平板就是一个视频播放器+抢答器,(整节课就看了一个微课视频、在做作业时点击ipad表示我做完了,然后在大约37分钟里都是一个摆设),说好的大数据呢?说好的个性化数据分析呢?这样的课堂感觉就是把设备拿出来秀一下,找一个噱头,但这也叫深度融合吗?值得深思!
     怪相三:有设备、歪理念,最可怕的就是这种
      有句俗话说的好,不怕不怕流氓会打架 就怕流氓有文化,一个老师(初中)脑子里全部被应试思维所占据,如果他再掌握了先进的设备,那后果会是怎样的呢?我就亲眼见过这样的一堂课。一位数学教师在设备齐全的数字化教室里上课(投影、平板),他的PPT里没有什么情景、激趣这些东西,全部是题!学生用平板做什么呢?全部是做题,从选择到填空甚至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大题,学生整堂课除了听老师在黑板上讲解法,就是在平板上做题。下课后这位老师非常的得意,告诉我们这是他学科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代表课例。我问:深度融合体现在什么方面?他骄傲的回答道:1、学生全部使用了移动终端设备(每人一台ipad)——参与率100%,2、学生的学习活动85%以上的时间都是用移动终端实现的。这样的回答让我无言以对,可是这真的就是深度融合吗?学生喜欢/需要这样的深度融合吗?
       怪相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这些老师我感觉都有点急功近利的思想在里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不仅仅是设计硬件、软件,还得静下心来思考相应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如果只是有硬件,但还是用在传统的一讲到底的课堂上,那不仅仅为这些设备感到惋惜,更是学生的悲哀。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适合他们学习的教学流程,设备和软件能在其中起到辅助作用而又不显得唐突,让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不仅能更生动、更容易的学到知识,还能训练自己的能力甚至培养学科素养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深度融合吧?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7-6-4 10:13
个人见解,纸上谈兵:
怪相一融合首先是观念(理念)设备是基础但不是唯一标准。
怪相二还真是现实,那些设备是表演给人看的而不是用来学习的,许多这样的教室只用来参观。设备的制造商、管理者、施教者和学生,是拉郎配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明知道是假的还要认真的做。
怪相三没感觉多可怕,可以说是中国特色了。无论翻转课堂实践最早(重庆的JK)的还是最火的(山东的CL)不都是以提高了升学率而自夸吗?观摩成为学校创收途径。
对于融合,我觉得至少是找错了路径,也许80年代邓倡导计算机(电脑)的普及从娃娃抓起,那时候个人家庭还没有电脑,建设计算机专用教室是必要的(而事实上所有配备了都成为了废品,电脑发展和更新换代太快,教育管理者无论观念和行动总要落后几拍),电教馆也就是这个体制的产物。由与应试无立竿见影之效的信息技术老师来主导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领导会重视吗?学科教师会买账吗?(更不要说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技术素养极低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5 17:21 , Processed in 0.0674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