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新一学校,一位新老师,要上好一门地理课,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不过G老师很勇敢,昨天主动邀请我今天到学校去听课,刚好下午可以有时间,我也欣然答应前往听课。今天G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大洲与大洋的第一课时。上课过程我先不评价,说说我对七年级教学内容的理解。整个人教版初中教材编排的逻辑其实很清楚的,我们看七年级的内容。 七年级上册内容框架:从宇宙中间看地球,地球的球状与运动状态,研究地球和基本工具(地球仪和地图),地球的表面状态(陆地和海洋),地球的近地面大气状况(天气与气候),地球上的人类(聚落和民族),他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国际交往)。
七年级下册内容框架:由近及远地看世界,我们生活的大洲,我们周边的国家地区,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最近是人迹罕至的南极洲。
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我们的观察视角,把这么一个人物找出来,并且把自己去替换这个视角下的人物角色,对于学习地理七年的内容是大有好处的。许多同学不能进入这样的情境,要想学好这门功课就会非常累。探索地理的奥秘,需要紧跟着老师步伐,如果在课堂上,始终都能跟随老师的视角,同步到达情境的位置,学习地理就会非常有趣。
对于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更多是人类科学探索的过程再现,当今我们人类已经发现了宇宙那么广袤的空间,所以认识地球,不妨可以从更遥远的宇宙空间开始。比如从一部剪辑后的《宇宙与人》开始,从宇宙的起源说起,那种神秘感,相信会一下子就会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从宇宙中间看地球,地球的形状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接下来是关于地球的大小,一个个抽象的半径、直径、周长、表面积,对于学生那是很遥远的数字,不如转换成生动的与生活相关的数字,比如徒步旅行,要从地球上走一圈花多久,全球旅游家的故事,环球航行的故事。这些素材就在新闻中大量存在,老师们不去挖掘和引用,孩子们就会觉得地理学科与生活那么遥远,通过这种素材的分享,孩子们会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中国很大,地球很小,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愿望要去实现。所谓的全球意识,那是将自己置身于宇宙空间才能建立的意识形态。还有教材中加加林宇航员首飞的案例,在使用中也要注意实际状况,进一步分析后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比如飞船的轨道高度(距离地面大概是301千米)与地球的半径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如果在教室里按实际的比例去演示,宇航员飞行的位置离地球仪的距离是那么近,能否看到完整的地球形状呢?这个问题也是值得去探讨的。还有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会在哪里呢?是否能看到地球上的全貌?交换位置,如果在月球上看地球,会是怎样的状态?为什么我特别强调,这么几个看的过程?百闻不如一见啊。如果老师能带着学生通过媒体的方式,亲眼去看一看地球,那当然是非常好的。谷歌地球有一个功能,会显示视角的高度。我觉得那个演示用于地球的形状教学会非常直观有效。回归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也就是回归到我们的生活现实,星空的观测,得到天圆地方说,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得出地球中心说,这些完全可以当成故事去让孩子了解。至于海边观察帆船桅杆之类的案例,如果仅仅是用图示的方式,不如用具体的数学案例。现象与事实之间,可能还有一个尺度的问题,当尺度不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当下,人类对极大与极小尺度的世界都没有探索到尽头。这个内容教学的时候,还可以引申出天文社观察或者地理兴趣小组的拓展延伸,找到少量兴趣浓厚的学生,全校可以组织成一个精干的特色小组,对于日后整个学科的学习,可以埋下很好的铺垫。当然,可以设置一点点梯度,对有兴趣参与兴趣班的孩子做一些考核,为后面一段时间的教学寻找到小资料搜集整理的小助手。像钟天平老师编辑的《讲故事学地理》,就是一本很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书。在接下来的地理课中,可以引入地理故事分享、地理新闻解读等
抽象的知识一旦与孩子的真实经历牵连上关系,那么就会产生强大的引力,就会牵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初中地理课堂不能满足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就很快会让地理这门功课失去对孩子的吸引力。有感觉教学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寻找到孩子学习的痛点。观摩过一些地理课堂,仅仅满足于教材知识的传授,不仅孩子没有兴趣,也会失去对一门课程,一位老师的敬畏。
研究地球的工具——地球仪与地图,工具那一定是遵循规则的,所以对于学科要有一定的敬畏,这种敬畏也是源于老师的示范引领。同样在学习地球仪和地图的过程中,让太空人遨游地球的情境贯穿地理学习的始终,也会收到奇效。太空人为了回去给同伴介绍地球的情况,做了一个模型,那就是地球仪。在使用地球仪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小太空人,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学习的情境。制作了地球的模型以后,进一步去研究地球,实际就是去研究地球上的点、线、面的问题。他们的位置如何表述,自然也就引出了人工添加的经纬网。至于是怎样的规则,情况到位了,孩子们自然也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出发,当然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研究,有没有更好的用于研究地球表面位置的表述方法。在没有找到的情况下,那么经纬网的发明过程,他的规则,孩子们自然会有折服下心领神会了。事实上,这里面是有问题的,经纬网是假设地球表面是在同一个球平面上的状态,如果考虑到地势高低,还需要引入高程的参数才会更加精准。在手机的一些应用中,特别是户外运动的软件,会对定位有提供海拔高度。地球仪不仅是地理学习的工具,也是办公装饰品,还有不同的外观与工艺,引导学生有意收藏一些地球仪,不仅可以装饰美化教室,还能引起地理学习的兴趣。对孩子收藏的不同地球仪进行适当的点评,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学习兴趣。作为学具使用,空白地球仪的用途可能会更大。课后制作一个大小适中、规范精准、美观实用地球仪的小任务,可以结合当下流行的STEAM教育,进行实践课延伸,也许这个学期只是开展了一次这样动手实践的课,但是学生一定会终生难忘。这种课堂,不一定需要在地理课上完成,学校是有综合实践课的,与其交给不知道上什么课的老师去执行,不如用来开展这样实际的拓展课。关于半球划分和经纬度位置,可以布置课后的小游戏,让同学间进行,交叉进行相互的考核。
关于地图的教学,也是很有意思的,相对于地球仪来说,地图工具的应用更为广泛和实际。那么地图的发明史可不可以与学生分享呢?是否可以由学生去收集地图与生活、地图与军事、地图与其他感兴趣的故事呢?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这一点都不夸张,如此重要的知识点,稍微多花点时间对于后续的学习就像砍柴磨刀一样重要。用好孩子的地图,每一份地图都有其丰富的信息,让孩子拿着自己收藏的地图向同学来解说,老师适当地点评,这样的方式,仅仅需要的是实物投影而已。或者,可以是老师手机拍摄后同步到电脑上进行大屏幕播放,技术早已经不是障碍,更多是老师有没有想法去做。地图的三要素也是在实际应用后才会发现其美妙的,而在实际应用往往又会不显得那么重要。因为其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多是相对的位置关系。比例尺在实际的地图应用中,往往是距离的转换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大量使用电子地图,已经帮我们直接呈现了距离,或者在地图上,真实的应用往往很少去量算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而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有最熟悉城市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这个距离直接去与需要估算的距离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对的距离。方向,往往并不在意到底是在南北还是东西,而是一个相对的位置,这个相对位置和两层意义,一是图上的所谓方位,这是概念层面的方位,我们阅读地图了解方位需要的是实际空间的相对位置,更多时候是寻找参照物,这部分的教学过程,需要引入生活实际案例。生活中有太多的女生不知道道路的东西南北,会成为路盲。那么地理教学为什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呢?是在出在实际空间相对位置没能和地图上的方位进行匹配,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引入参照物,放到地图上实际上等于画上不同的图例而已,我们在地图上恢复真实情境的过程就是不断替换参照物的过程。
当下PC环境下的电子地图和手机电子地图的应用是最广泛的两种电子地图应用,纸质的地图和地图册应用也是十分广泛。掌握这些常见地图工具的使用,是地图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必须用真实的情境来尝试,在课堂上老师有用电子地图进行教学吗?如果没有,就等于是把学科拒之生活的千里之外,不要相应老师的那一句话,“请同学们课后去体验一下电子地图的使用”。而实际上,PC版电子地图与手机版电子地图还有不少的差异。只有用了才知道。了解地图的发明与制作过程,对于学生理解地图会有相当的帮助,在极度功利的教学情境下,老师往往对地图三要素阐述完以后,就恨不得结束地图的教学进入地形图的教学了,这个也是相当的遗憾。
地形图部分的教学,实际上前半部分是包含了创作发明地形图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惊叹的是从立体到平面的转换,用线条、数字、颜色等竟然如此简便地把立体的空间呈现在平面上,可见地理学还是有精妙的成分,发现地理学之美的情感教育蕴藏其中啊。那么比美就成了学生创作的切入点,通过动手,将地形模型转换成地形图。会制作,会解读,自然也就掌握了地形图的判读。
关于地图的延伸教学,也可以结合STEAM与综合实践课,打开思路的地图教学,可以让这种成果结合任何一所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文学作品解读地图,校园平面地图应用(绿化、植物、功能、逃生、导游、重大活动进退场路径……),历史主题的地图创作,作品表现的形式与大小,也可以延伸出更多的应用。对于学校环境美化和文化氛围的丰富,是不是大有作为呢?地理老师在参与学校公共事物中也有贡献智慧的舞台,同时可以带领学生,融入学校生活。这样的拓展教学,当然可以从学校争取到必要的课时保障,也会引起学校对于地理学科的重视,那就更不用说学生会不会喜欢地理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