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巷口街的小吃是真多,从这里开始,先吃了排骨,又吃了椰子冻,清补凉,哈哈, 整个午餐全给小吃凉品给替代了。最后一站,我回到了国兴书苑,这里是电影《芳华》的取景地。
历史上的海口,最初只是首府的外港和军事屏障,直到清光绪年间在此设置海关,才逐渐发展成为海南岛最大的口岸与贸易中心。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海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随后发展迅速,到20世纪20年代,已独立建市并取代琼山成为海南岛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那时的海口,城内狭窄的小巷和老旧的商铺,被林荫大道和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所取代,来自各国的货物在此汇聚流通,英、法、俄、美、德、日、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等13国列强在此设立领事馆,外国公司先后涌入,随之而来的还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早期的洋行、商店、工厂、教堂等更是构建出海口近代建筑转型的初始面貌。
随着海口海关的设立和与海外经济联系贸易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贫困海南农民选择南渡到南洋谋生,因为那里作为欧美的殖民地,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要高于海南。同时,为了满足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各国的移民公司在海南设立了很多招工馆大量征收华工,由此出现了海南历史上尤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南洋”高潮。据史学家介绍,自琼州开埠至1928年,海南出洋的人数达到了130万左右,华侨及其后裔人数占到本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送郎送到码头分,郎你去番侬心闷。眼汁滴到土落窟,日头看路夜看船……”这是传唱在全国著名侨乡文昌市民间的一首民谣,说的就是海南人下南洋。千百年来,海南之于南洋,始终有不解的情缘,而骑楼老街的形成同样与海南的南洋史密不可分、息息相关。难怪有人说:几乎每一栋骑楼里面,都隐含着或多或少的南洋故事。
据资料记载,海口是中国沿海城市中主要依靠侨资发展起来的。那些闯南洋的海南人,通过自己的勤劳与拼搏,有了一定资本后,纷纷衣锦还乡投资建设,此时恰逢海口的城市拓展改造运动,于是,在如今的骑楼老街片区里,骑楼建设的黄金时代就此来临。这些极富异国风情的建筑多为商住结合,因此许多大商号便都设在这一带的骑楼里,比如大亚旅店、海南书局、梁安记、顺昌号、泰昌隆、侨商酒店等等。
“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这是历史上的骑楼老街最真实的写照。如今,那些南洋归来的建造者们早已“叶落归根”,只有布满洋派装饰的老建筑,历经沧桑依然伫立,门楼之上那褪去浓墨的老商号,静静地印刻着历史,透过它们,似乎还可以遥想这里,曾经宛如上海十里洋场般的灯火辉煌、人来人往。
骑楼老街建筑之美,是有韵律节奏的美,是多样统一的美,与广州、厦门、福州等地相比较,虽然街道的布局形态差不多,风格却更为丰富,那些接连成片的“女儿墙”,虽已斑驳古拙,但依稀可见的花草鸟凤装饰却透露出难以言表的雅致和风情。
海口骑楼最难得的是市井生活气息依旧浓厚。在与中山路相交的街道巷子,摩托车往来穿梭不停,那是当地人奔波在自己的日子里;楼与楼之间留出窄窄的缝隙,抬头望去只有一线天空,还被繁杂交错的电线分隔开来;巷子里坐着纳凉的老海口人,喝着老爸茶,与街坊闲话着家常……
中山路上的骑楼一层大多是经营海南特产的商铺,还有一些美食凉品铺子,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勤快,这些商铺早上是不开门的,都是过了中午才陆陆续续悠悠哉哉地打开门面,做起生意,慢慢地,街道也就热闹了起来,游人们或是打卡拍照、欣赏建筑,或是静坐在甜品店外的桌前吃一碗清补凉,感受海口慢生活的怡然自得。
海口非遗文化展示馆也坐落在这条街道上的骑楼内,琼剧戏服、八音器乐、黄花梨家具制作、椰雕、海南粉烹调技艺、公仔戏、海口龙舞、冼夫人文化节等传统戏曲、传统技艺、传统饮食和传统舞蹈都在此展出,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涵含着数百年的历史遗痕,真实而系统地展现了海口市的历史概貌、文化底蕴和市井风情。
与非遗文化馆相隔不远的是海口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之一——天后宫。它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骑楼老街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说在海口市商贸企业改制的时候,“天后宫”曾一度成了私人店铺的仓库。如今,修缮后的天后宫,分前庭、正殿和两侧厢房,典型的中国传统抬梁式结构,雕工精美、气势恢宏。庙内敬奉的正是海上保护神妈祖,每逢妈祖诞辰,即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老街居民便会举办妈祖大巡游活动,到那时,整个骑楼老街人声鼎沸,巡游队们盛装打扮簇拥着妈祖神像,从水巷口出发,沿着老街进行妈祖巡街,为市民和游人祈福。
从华丽而典雅的浪漫情调中透视曾经浓郁的民俗风采和海口人的岁月静好。一个多小时匆匆走过,总觉得不过瘾,下一次希望住一住这里的民宿。
他人行动
1.2023年7月8日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豆叩小学来到海口研学,第一站便选择了海口骑楼老街。
搜索看了几条关于海南骑楼的研学新闻推送,还是都是停留在看一看,吃一吃,华夏游学海南分公司接下来应该做点不一样的事情,切入点直接从骑楼老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