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心 路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成长导师们,也以此自勉。
记得我的第一节研讨课是《1.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我准备了很长时间,查了很多资料,还找了安迎精品地理课的视频反复看。我专心研究授课内容、细心设计授课流程、精心制作PPT,从原理实质到重点难点易混淆点,从问题探究到生活实例,每一个环节我都设计周密,我甚至把上课要讲的话反复推敲琢磨,一字一句完完整整写在教案里。上课时,我按照自己的精心设计,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为了按时完成自己精心设计的这节课,我一张一张快速地翻着PPT,提出问题,立马解答,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样,也没有留给自己喘息的时间。我注意到,学生一开始的好奇逐渐偃旗息鼓,眼里闪着的兴奋的光逐渐暗淡了,渴望表达的上下扇动的嘴唇逐渐紧闭了。而我,依然在滔滔不绝地讲着,霸占着学生的课堂,唱着独角戏。从来没有觉得一节课这么漫长,当我的课接近尾声时,下课铃也终于如约而至,我松了口气,没有注意学生,我可能是因为不敢看学生。
下课了,我追着前辈老师们,向他们讨教。逯老师急匆匆地走在前面,我紧走几步赶上前去,“逯老师,我这节课有什么问题请您给我指导。”逯老师一贯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讲太多了,讲恁多没用。”我突然幡然醒悟:整节课都是我在讲,我拉着学生、学生追着我往前赶,学生只是在听,偶有问题也因缺乏足够时间充分思考而流于形式,这不是真正的学习!课后,我深刻反思了这节课,同时也非常感谢逯老师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地帮我指出问题。
我的第二节研讨课是《1.3.3合理利用水资源》,也是我的第一节青年教师交流课。我开始尝试着先从形式上把一部分课堂还给学生。这一节课我设计了十分钟分组讨论问题探究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为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献计献策。我还留心拍了那段时间饮水机上贴的关于停水的通告,以此作为课堂导入。我把这节课的基本知识通过文字、表格、图片的形式精心呈现在PPT上,还仔细研究了教材,将教材重新整合,调换了教材的顺序。然而,遗憾的是,我依然没有跳出教材。但是,我非常感谢我的师父,每讲一次,他都会去听,然后不厌其烦地、细致入微地帮我指出问题,甚至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正式上课时,基础知识全面讲解、小组探究各抒己见,一切都按照预先设想的流程进行,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评课时,却发现我的课其实乏善可陈。我反思,设计感太强,学生在我设计的框架路线中亦步亦趋,只有意料之中的预设,没有意料之外的生成,缺乏主动,缺乏创造,缺乏生命力。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有了让学生动起来的意识和形式。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的《城市化》、《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我发现自己专注于研究教材,陷于教材无法自拔,真真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我的课堂死气沉沉,来听课的老师们甚至昏昏欲睡。只有《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课上,我对一位回答问题而不得的学生的启发式引导给了我一丝丝安慰和鼓励,这是我开始关注学生的第一次不经意的尝试。我告诉自己:别放弃,你可能还有救。
如果把我的教学心路历程分成三个阶段的话,以上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阶段。
高二上学期月考结束,评卷课,评的是综合题,“试题的评讲不能就题讲题,需要拓展延伸”,这个基本道理我还是懂的。我总结整理了每道题的“背景”——考察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本源和相关知识点,而且,我尝试着摒弃“无课件不上课”的陋习,扔掉课件,全板书。记得那次试题涉及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我写了满满三黑板的板书,总结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影响、治理措施,其中治理措施细分为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工程措施中的“保塬、护坡、固沟”,兴修水库、修建梯田、打坝淤地,不同部位措施不同,生物措施中“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的区别,等等,尽可能详尽透彻。另外一题涉及到热带草原气候,采用对比的方式,两地同为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却有所差异,据此告诉学生,同样的气候类型因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切忌僵化刻板。经历了以前那么“烂”的课之后,我想,这次不会更烂了吧!放松心情,轻装上阵。我发现,当我放松紧绷的精神、展平紧锁的眉头、触碰学生的眼神时,我接收到了他们的信号,能够和谐地跟他们互动交流,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课后,我去向师父讨教,师父抬头四十五度仰角望向窗外,思忖良久,轻吐两个字:“挺好。”那一刻,我差点泪奔,我感觉自己脚下长出一片绿绿的草地,草地上鲜花盛开,莺飞蝶舞......绝处逢生!师父的肯定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还有救。不过,也因为这节课,我当时沮丧地认为自己只适合讲习题课。
真正的转折是2016年12月22日,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节精品课,因为二维码走进课堂,学校给了我一次上精品课的机会。我精心设计,准备好了颠覆自我。新闻热点视频导入、自录微课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绘图、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当堂检测、Plickers扫描当堂反馈。这堂课,我只扮演“穿针引线”人,呈现材料,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主动学习。“学习是需要理解、感悟、体验的,是对教材知识的重构和再生,不是教材的重现。”“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学不是简单粗暴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是师生通过语言、肢体语言、表情、神态达成的一种有效交往过程。”我想,我突破了自己,我不再拘泥于教材,开始大动作大手笔地进行“课堂改革”。从此,我的教学进入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我先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然后借助一段讲述世界濒危动物的视频让学生沉侵其中,感悟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悲剧。生物多样性为什么会灭绝?有自然原因、有人为原因,我在网上查找了大量资料,最后保留下来四个最新的也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新闻,通过大量事实性材料打开学生的思维,也为学生打开通往课堂之外的大门。我引导学生们总结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我还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经历的“锦鸡事件”,引用《大话西游》的台词: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对邻居叔叔说:“放开那只锦鸡!让它回家......”希望身体力行,传达正确的价值观。最后,链接相关高考试题,有的放矢,学以致用。这节课后来得了青年教师“练功比武”一等奖,虽然是只有三个人的比赛,但是也给了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动力。如今再回忆过往就想到了这句话——“你在讲台下有多努力,在讲台上就有多从容。”
《环境管理》我借用了教材上的一段案例来说明环境管理的必然性:如果没有环境管理,人地关系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然后,粗略地介绍了环境管理的主体、具体方案、相关法律条文,等等。最后十五分钟重头戏,是我提前准备一周的“模拟法庭”情景剧,我甚至为了这个情景剧专门打电话请教远在贵阳的律师同学。我编剧本,写流程,提前一天找学生排练。最后效果很惊艳,情景剧的末尾我总结升华,强调了普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课后,我一如既往去找师父讨教改进建议,师父对我的课堂设计表示肯定,一个案例说明,一个情景剧,很有新意,但是,案例说明“半路垮掉”,讲到后面逻辑混乱、草草结尾。师父重新帮我捋顺思路,下午另外一个班的课我按照师父的建议改进,果然顺畅许多。
跳出教材,走出课堂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渐渐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另外一个误区: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徒有一副空架子,忽略了学习的根本,变得“头重脚轻根底浅”。我反思,我的课堂应该回归本真。于是,我开始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探索。
此时,也已进入高三。关键时期,决不能辜负孩子们的信任和一腔热忱。我想,研究高考试题该是每位高三老师的必修课吧!我结合阶段学习内容研究相关高考试题,总结整理了近几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命题趋势:一、题型结构稳定,分值设置灵活。近几年高考试题总体上坚持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正确导向,不出偏题、怪题,保持测量目标、试题难度、试卷风格的“三稳定”,利于考生正常发挥。二、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地理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三、试题设置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试题仍然强调地理知识运用、地理信息获取、地理分析与评价、地理表述等能力的考查。因此,要在地理变式训练中,培养学生地理技能的熟练性与地理思维的敏捷性。同时,还要在案例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四、空间定位能力要求继续下降。五、试题中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问题设置情景,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六、试题覆盖广,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七、命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八、增加开放性试题,这是全国卷的趋势。九、突出地理学科的实用功能与育人价值,注重了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选材视野开阔,内容精当,蕴意深刻;设问视角丰富,构思精巧,指向明确;难度设置适中,切合考区实际,保持合理分区。十、关注并渗透地理新课程确立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要素。十一、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将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可持续发展和合作共赢等观念融入地理能力的考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平和稳重有新意,联系实际接地气,分析究理重逻辑,激发潜能再延续”。
研究了高考试题,教学就有的放矢。知识讲解要鞭辟入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从宏观上准确把握整个地理主干知识体系,以干带支,以点带面,融会贯通。对学生进行专项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尽力做到讲透自然地理原理,用活人文地理观点,熟悉区域地理特征,探讨区域地理问题。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高三复习课,抛掉PPT,板书板图结合,一段诗词导入,大气的垂直分布,大气的受热过程,动态板图解析逆温成因、联系实际理解逆温影响,热力环流与等压面,适时抛出问题引发思考,最后十分钟当堂练习。这堂课实现了深度讲解,但问题是讲得又太多,“学生从来都不是被老师教会的,真正的学会是学生对知识主动的解构、建构、发问和再创造。”就像今日教研时李杰主任说的“不能老把学生抱着,怕他不会,怕他摔着,你得把他放下来,让他自己学着走。”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复习课、《人口的变化》复习课践行“精讲精练”复习模式,结合地理热点精讲,结合高考趋势精炼,但也仅是以课堂练习的形式促使学生参与课堂。如何让“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呢?老师如何扮演好“穿针引线”人和“摆渡人”呢?我仍然在实践中尝试着探索。
深度讲解、回归本源之后,问题又来了。
“知识点讲得过于细碎,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忽略主干、核心知识”
“教师的引导应该是具有总括性的、规律性的、上升到一定高度的,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就题讲题,适时补充人地关系的地理思想,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思维。”
“不能像盲人摸象一样,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点或局部,要前连后挂,有全局观和结构系统性。”
“做老师的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所谓‘博学’而故作高深、故弄玄虚、霸占课堂,能够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才是王道。”
“好的课堂应该是理性(清晰的逻辑+专业的表达)和真实情感的完美融合,唯其真才能诱发对方释放真情真感,唯其理才能带他们进入科学的殿堂,探索真理!”
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学生的学习也正如新教师的成长,你可能不是直接告诉他一些标准的理论、方法,直接告诉他生硬的道理,而是让他去听、去看、去感受,通过自主的判断和选择,发现哪些是适用的,哪些是该摒弃的,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实现“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正如我的师父和前辈们对我做的,我想,我的教学也该如此。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20:02 , Processed in 0.0671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