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mosoon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2012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校长室汇报地理工作计划

热度 1已有 834 次阅读2015-4-6 16:56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工作计划

针对高考题大部分都是基础知识的升华,所以以打好基础我中心,再在做题的时候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所以一轮复习侧重全覆盖,本来想以课本为主要讲解对象,但湘教版课本上内容不多,人教版相对详细但学生没有教材。我们以导学教程为基础,补充相应知识点,尽量全面详细,进程放慢。去年有个二轮复习,针对个别学生的专题效果较好,今年准备春节后的晚自习在素质班进行二轮专题总复习,在去年20个专题的基础上,适当压缩汇总,一个月晚自习时间把二轮专题在教室电视上展现。总体来说即是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熟悉世界地理区域,探讨中国发展问题,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一轮复习


我们地理三个老师,每个老师手机上都有一份14年的高考考试大纲,以高考大纲为前提,加强对主干知识的梳理,对概念、原理等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这些基础不会,学生就谈不上综合应用。因为高考是学生自己上考场,所以教会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只有自己懂了,才是真正的掌握。复习时不仅要依靠老师的引导,更要学生自我消化,围绕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分阶段进行单元综合检测。针对试题部分以及学生的水平,我把这部分统计工作交给了课代表,每次试题的错误率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组统计后交给课代表汇总,讲题的时候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讲解,倒推知识点,直到学生从简单的知识点推理掌握为止。但有些知识点比较难,比如说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考纲上有明确的要求,要会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最近几年没有考过,讲课的时候学生迷惑较多,第一节课后问问大约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但我不敢放弃这部分知识点,仍然以尽量慢的速度,尽量把难题的每一问化解,但牵扯到数学的计算,仍有一部分人听不懂。针对这部分学生,我暂时是要求不会的学生晚自习问我,我单独给她讲解。入门级的内容,每个学生都要能掌握,比如经纬网定位、区域地理要素定位是地理试题的“门槛”,是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关键。入门级掌握后,再挖掘重点区域的知识点。对重点区域要加强基本素材的积累,一轮复习的重点是进行课本知识的梳理,但并不意味着不用联系生活实际。及时联系现实生活中有重大影响的热点事件,用知识去分析热点,不仅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适当挖掘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还能逐渐培养能力,避免出现二轮复习中的“热点回放”或“热点专题”,导致知识与热点相脱节。当然,对时事热点的学习,应注重思维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因为热点只是背景材料,相关的知识才是考查的落脚点。一轮总共分这几块:必修自然,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初中地理,选修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


二轮复习


一轮复习后发现,学生基础知识大都掌握,但是审题不严,归纳与综合能力差,读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要点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要加强地理图表的复习与训练。地理图表是地理高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更是综合测试的重要内容。除常见图表外,区域地图近几年出现的新特点是考查的“小区域”范围进一步缩小,而且出现虚拟区域地图,这类题目,考生不需给定或判定一个具体地区,只需根据试题提供的素材和背景知识,分析所给地区的自然、人文和经济,完成试题的解答和判读。专题复习就是变换角度,通过归纳、迁移,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及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在专题复习过程中,应突出地理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应用等。所谓的主干知识是指能反映地理学科主要面貌或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具有相对集中和系统性强的特点。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主要有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


近年来的地理试卷,在考查的知识面上,一是既不追求知识点的全面覆盖,也不追求章节的高覆盖率,这似乎已成为地理高考命题的“潜规则”。二是主干知识始终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且常常新,近年来有些知识在试卷中的复现率很高,也说明了主干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主干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小专题的方式逐个突破,把握了这些主干知识,就能在复习备考中达到举纲的效果。


专题复习有多种划分方法,根据地理知识的体系构成,分为以下四大系统:


①地球运动系统: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等。


②人地关系系统: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贯穿教材的很多章节,我们要把它们从教材中提取出来,分析其分布、特点、成因、规律以及对策。


③区域地理系统: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由于区域地理是高考命题的出发点,而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考生必须有


清晰的区域位置概念,才能有极强的应变能力。


④地理图表系统:日照图、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地质示意图、统计图表等。图表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图表的判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着考生高考的成绩,在专题复习中,要求考生能够进行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进行综合归纳,获取和解读各种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并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注意建立知识网络,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轮复习时,一定要建立起知识网络,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复习“气候”时,可以从气候要素、气候因子、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气候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表现、气候对人口分布与农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联想,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


关注热点、焦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注重知识的运用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和现象都与所学的地理主干知识密切相关,所以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永远是高考试题最常见的素材。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国内重大工程建设、自然灾害、重大科技成就等,要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还应注意把热点地区落实到图上、注意思维的发散,注意细化热点地区的特征。   


人文地理思维的模式化


热点区域联系的自然化:不盲目追逐热点,多联系自然地理特征,少联系人文地理特征。


三轮复习


模拟训练,强化能力


在第三轮复习时,专题复习、查缺补漏、模拟考试、心理调节和应试技巧指导等是同学们复习备考的重要内容,重点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依据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建立各类问题的分析模型,明确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是提高复习备考效率的有效途径。


培养审题技巧,训练答题规范


从近几年考生答题情况来看,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审题方面:①审题不到位、不准确、不全面;②读图和提取材料信息能力差,不能充分挖掘解题条件;③不能准确确定区域位置,对地理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把握不准;④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不能准确理解题目的设问重点。


答题方面:①对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不熟悉,不能准确答题;②没有系统的答题思路,答题随意性强,答案的准确度不高;③不善于联系所学原理和规律进行逻辑推理、归纳与总结;④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不清晰,层次不明确;⑤文字表达能力差,文字不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关键词错别字多。


由此可以看出,能不能较好地吻合标准答案、能不能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表达,成为考生能不能取得高分的分水岭。我们应该严格训练,努力做到答题语言规范、条理清晰、要点全面。最后一周再次回归教材。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starlight 2015-4-6 21:00
总结的很详尽,受教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3:45 , Processed in 0.0587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