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现象一: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识记一些零碎知识,却说不出地理原理;
现象二:教师能复述整本教科书内容,却记不住几页课程标准。
对这两种现象,个人是深有感触的,日常教学中,交给学生的不是地理的学习方法,也不是学科思维,而是直接呈现给学生课本上的结论。学生在课下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些结论,而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
反思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个人以为与环境有关,当然这不是主因。更重的要是,老师自己的思维惰性以及信息的闭塞。思维的惰性是因为当下还是存在“分数重要的现象”,一个学期中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都或多或少的与分数排名挂钩,有了排名,谁都不甘于落后,怎么办?大多数老师想到的就是“练就完了,背就完了,想那么多干啥?”于是,海量题目拿过来欻欻一通练习,逮住机会就是一通检查背诵,至于学生分数能不能提高,心理安慰的操作先走一波。看似努力,但是仔细分析这个过程,只是将知识机械性的塞给学生,至于学生能不能消化,极少思考。
这样的努力我以为应当只算是努力了个样子,因为老师自己就没有深度的思考,不曾站在学生的角度,更不曾深度解读课程标准,又如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去设计出与知识相关的问题任务?
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老师经过深研课标,深析教材后,创设与知识相关的情境,设置能够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任务,引导学生理解并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基于课标展开地理教学的理论我是知道的,但实际操作中,总是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尤其是近两年我所在地区,初中地理计入中考后,对分数的重视程度不由自主提高了,分数固然重要,可分树打哪儿来?真的就是题海战里来的吗?当然不是!这点我很清楚!新高考已经倒逼着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初中地理教学怎么又能因为其计入中考而走进盲目“抓分”的死胡同?个人也做过关于安徽省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分析。我们安徽省的中考试题已经明显体现出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试题不再是日常考试中的识记类题目“地名+物产”,而是创设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旨在学生在相关的试题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够结合自己索取的信息调取自己所学的知识,最终解答出问题,答题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学科能力以及思维水平的考查过程,并不只是就着知识考知识。试题的背景选材很“宽”,有涉及生产的、生活的、也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试题情境。
虽然自己也清晰地看到教学改革必须要走的路,但具体如何改,方向在哪?与我而言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回归于日常教学,如何突破思维的惰性,如何突破自己所在区域的信息差闭塞而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于教学中,我想唯有“克服”与“坚持”才可以帮我找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那束光。“克服”现下的一切困难,“坚持”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3 05:35 , Processed in 0.1027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