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图表所提供的地理信息主要是图像和表格,文字信息是极少的,而图表中对解题有效的信息不仅有显性的、而且有隐性的。解读这些图表要抓住三个关键:第一是认真审题,读懂题目提供的材料和设置的问题,明确题意,把握问题的指向和实质;第二是认真读图,分清图表类型,看清地图要素,正确判读坐标系统或项目内容,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第三是提取信息,从试题的问题要求入手,探寻和挖掘有用的解题信息,凡是与试题问题紧密联系、相互印证的地理信息或是虽未直接与问题相关,但由其进一步推导出的第二级乃至第三级的与题目问题内在联系紧密的间接地理信息,均为有效信息
如:2003年第36题:判断登临地最近交点,描述10℃等温线走向及成因。
通过判读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经纬线标注度数、北京、长城分布(显性信息)
●小五台山(干扰信息)
●长城联想山脊(高处)
●河流示意谷地(低处)
●200m等高线为平原和高原分界高度
●河流流向(从高到低)
●等温线递变10℃-8℃-6℃(地势依次升高)
●长城大致为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线
●太行山为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地理分
一般地,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包括文字、图像、表格等,文字信息主要是试题的背景材料、图表引文和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它一般指向考查意图、内容和方法;图表信息是各种类型地理图像和数字资料的信息,它是考题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题的关键和切入点。
三、加强图文互换
图文转换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基础,是地理思维的具体体现,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的当代,捕捉信息、判读分析各种图表的能力就更凸显其重要性。从高考来看,图文信息转换题又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要题型,它具有综合性、技巧性强,有创新等特色,能够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等多方面的能力。图文信息转换的方式很多,一般有由图到文的转换、由文到图的转换、由图到图的转换等。
1、由图到文的转换
由图到文的转换是在正确理解地图语言的基础上,将地图、图象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
出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以文释图。正确进行由图到文的转换,一般来说,解读地图遵循以下流程:源信息(地图)→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整体认读地图、图象、图表。在观察认读时,①注重整体阅读。先对地图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如区域图解读先要从经纬网、政区轮廓、指示性的地理事物几方面进行定位。②注意图中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下的图例、注记等。第二,根据图象和图表进行分析,总结规律。第三,把图象或图表中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2、由文到图的转换
由文到图的转换是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象或图表,以直观的图象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即以文释图。有人这样说过“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住了问题,并且能够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这一过程要求学生不仅对文字内容有正确理解,还要具备高度概括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这也正是文科生面对的一个难点。正确实施由文到图的转换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正确领悟文字材料的内容;第二,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建构起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第三准确描绘图象或图表中要反映的内容;第四分析总结图象或图表中的规律,与文字内容加以对照。
3、由图到图的转换
由图到图的转换指用一幅新图来表述原图。可以将课本中的插图转化为其他形式的变式图,帮助对地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打破思维定势增强思维灵活性,使学生逐步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学习方法。
例如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单位℃)。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量大小。
此题的难点是AB均位于山坡上,且都在东南方在原图中不易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大小。根据等温线数值得知,A所在地区温度中心低四周高,地形应该是山;B所在地区温度中心高四周低,地形是盆地,将地形转绘成侧视剖面图见右图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A位于山的东南坡上,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B位于盆地的东南坡上,在夏季风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很少。
总之,地理教学必须依托“地理图表”来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否则很难形成对地理信息有效地提取、分析、判断、解读。相信通过以上的三步骤的策略,可以坚实的落实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2 23:54 , Processed in 0.0630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