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NickYang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258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进化的智慧与决策的理性》部份摘录与读后感

已有 336 次阅读2017-6-18 21:19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心理学, 读后感, 现代人, 幸福感, 大自然


高中后期开始吧,对心理学莫名其妙有了兴趣,应该是中学时代特有的现象,开始更加关注自身内在世界——我是谁、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我的未来要走什么样的路子等等,开始去搜索网上的各种测评,以及和心理老师的接触,她的课很轻松,多少有了一些潜移默化影响。后来大学阶段读了不少心理学领域的书,也帮过朋友解决烦恼,比如失恋、亲人离世、人际麻烦等,有了点儿助人自助的幸福感,很赞。带着一种对决策的好奇,买了王晓田、陆静怡所著的《进化的智慧与决策的理性》仔细拜读,对进化、决策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整理、分享出来吧。

1、理性是人类的特征

动物之间通常是这样的:与人类不同,它们在一生中度过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所表现的都仅仅是它们自己。一只雨蛙……在早上醒来时不会因认为自己在刚刚过去的夜晚曾是一只坏雨蛙而内疚,也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希望自己变成一只袋鼠或者一只大蚊子上。它们只是在做着自己作为一只雨蛙所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它们做得非常好。而我们人类呢?哦……我们从来没有满足过,总是感觉到心虚,几乎没有做好大自然要求我们作为现代人所应该做的事情。

由此看来,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我们的生活有目的和目标,我们会对自身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反省,并由此而产生对情和义的追求。情义二字正是人类所特有的,体现了人类的社会性。

——读到这里,顿时对“你不是人”、“畜生”这些骂人的话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毕竟我们与禽兽不同,我们有目标,有灵性,有使命,有理性

谈及目标、使命、理性,不由自主想到我们的老本行——教育。有时候自己给别人的一个印象,比较理性,总想着去分析现象背后的为什么,自己回想起来,多少和自己的高中、大学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吧,高中学理科,数理化生重分析与实验,虽然只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部分,可那一种分析意识开始扎根,后来大学阶段更加,地理科学各细化的部门地理学的课程涉及到不少数据的分析,大学物理、心理学等也有,经常得看或者主动看文献,分析、评价还是有些意思的。可惜这个那个原因,没有拿什么科研大奖,可这个阶段打下的理性精神,受用一生吧,比如见到一些文章里的“研究证实……”,发现没有数据分析,没有出处,在自己心中的说服力就多少有些下降。

当然这些关于人、关于教育的影响与意义,在日常和学生的交流当中会提及,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样的收获,影响如何。从自己做学生的角度来说,当年就很好奇老师讲课外的、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而不只是课内的内容,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

2、价值观与性格

作者们认为对于决策的倾向性有长效影响的两大因素:性格与价值观,并强调价值观是取舍的基础,性格是选择的引力场,且价值观决定为人,性格决定出事。所以,我们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决策者,就要把握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知道到底什么对我是重要的,什么队我是不重要的;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比较重要的、锦上添花的、弃之可惜的、可放弃的、不重要的、无足轻重的、弊大于利的、有弊无利的、灾害性的或可能带来灭顶之灾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搞清楚自己的价值观与性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读到这里,你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我自己一样不能确切地说清楚,再仔细想与探索吧,努力与踏实前行。

3、知己知彼

知己与知彼,哪个更难?《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没有包括不知己而知彼的情形,因为只有知己才能知彼,预知彼需先知己,知己之后,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即可知彼。这和所谓的情商有关,其第一要素是知晓知己和他人的情绪,其二是要能够控制自身的情绪,其三,也是情商的最高层次——要能够把握和利用自身和他人的情绪办事。就是说做事不要情绪化,而要利用情绪做事。然而如何去调节他人的情绪则因人而异,手段的选择需要有道德原则的控制,有人晓之以理,有人动之以情,有人诱之以利。

——这里的出发点在于先知己,再推己及人知彼,“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并不容易。关于情绪,自己多少也了解一些,如情绪本身带有能量,能够促进或抑制我们本身的行为,又如我们的大脑反应方面,情绪较快,理智较慢,只有二者平衡了,才更加有效率地工作与生活。推荐两本书——《情商》、《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关于情绪、自身与他人情绪的认知、情绪的调节与作用等,均可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是情商这个概念的提出者写出的书,不难理解,也比市面上一般的书有内涵多了。可惜,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情绪状态,更加容易带着情绪工作,比如对学生的发火,比如还不能很快地判别彼此的情绪状态并加以利用。

4、自我、他人决策的差异

当我们面对一些决定的时候可能迷惑不已,搞不定到底该怎么做,往往会主动去咨询周围的人,在这其中会不会有所区别呢?

综合作者的论述,我弄出整理出以下内容给大家参考:A、为自己决策时,因为心理距离最近,因此人们更可能采用低水平建构方式,更加关注可行性因素,而相反,为他人决策时,因为距离变远,更关注渴望性因素。简单来说,前者想得更加具体,而后者更强调要不要B、为自己决策时,人们关注改变可能带来的坏处,而为他人决策时,更加关注改变可能带来的好处,毕竟决定做好后开始行动的是自己,他人是岸上观火,有行动自然会有损失,且选择本身也在消耗资源;C、在损失与收获的掂量基础上,自然出现了人们为自己决策时出现了现状效应,而为他人决策时乐于改变,毕竟这时损失的又不是你自己对吧。

——总的来说作者认为,为他人做决策比为自己做决策更加有理性。这时,对于换位思考有了更加深入了解,虽然这并不容易,但很值得参考,跳出自己的思维限制去决策。更重要一点,多与他人交流,收获不一样的视角,积极改变!


这本书比较厚,也比较专业,涉及到不少心理学本身知识点,也有严谨的分析过程,一下子好像回到大学时代看专业课本和论文,闲下来看一看和单纯地写出来,沉迷其中感觉好赞。心理学值得追求,毕竟对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这个社会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我们还是老师,面对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呢。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07:28 , Processed in 0.0604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