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一个学期的期末时候,各科也陆续进入到紧张的复习阶段。这个学期面对着世界地理各个区域的知识,要在复习课中讲好,学生积极投入并能熟练提取、应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是世界地理知识包含的内容较多,结合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综合性较强,且各个区域的知识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学生容易搞混;二是经过接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这些知识点已经相对熟悉了,如何把它们重新整理得恰到好处,而不至于学生厌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三是期末考试复习任务重,需要有效地将学生复习效率提高,最好能将知识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又不失条理。
所以综合了这些情况,结合学生们整体素质还不错,努力劲头儿不错,我决定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具体的复习。虽然不是第一次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还是比较强的,毕竟以前面对的是高中生,现在是是初中生,记忆方式还是以形象记忆为主,探究层面的东西比较少。
对于这节课,复习的第一节课,我是这么安排的:首先说清楚我们距离期考还有整整三周,最多十节课的时间,需要复习四个章节、十个区域,还需要结合一些期考试卷的讲评,时间比较紧,一节课一般是两个区域的进度来复习,让学生明白时间表,心中更有方向。然后,让一位成绩比较靠前的学生来进行一个模拟活动:现在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么去介绍美国呢?学生表达完之后,引导学生们一起去思考他的介绍如何,打分要打多少分,还需要哪些改进?
接下来我会做一个简要的概括:刚才他的介绍里涵盖了美国的位置、地形、农业、工业、个人对美国的认识与向往,很好,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说,又缺了些什么呢?学生们基本上能说得出还缺了人口、气候、河流。这么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知识的整合方面存在不足,且复习课不是往常新授课的再次重复,而是知识之间的重新整合与提炼。
然后进入正题,以美国为例,师生一起共同完成区域地理知识的思维导图框架,并以此类推至其他区域。“美国在哪里呀?”
“首先是位置,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描述美国的位置?”首先我以问题入手,让学生把经纬度、半球、海陆三个方面说出,日常也在经常讲,这很容易,并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注意经纬度位置与半球之间的关系。
说清了位置,拿班里的两个位置及所获得的环境来类比,一个是风扇之下一个不是,有风和没风的对比很明显,“所以不同的位置决定了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比如气候,关于美国的气候你印象如何呀?”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有的说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狭长分布,有的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有的讲东南部有很明显的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兴头不错。乘胜追击,我同时那巴西做对比,“那么巴西的气候分布如何?”
“北部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部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反应还不错,有些学生还跟不上,说不出气候的特征。“好,那热带雨林里还有著名亚马孙河,为什么它是世界第一大河呢?”关于这个问题,课上分析过,且时间不久,也比较快能够反应过来。所以直接把气候的降水特征与河流年径流量的关系带了出来。
然后是以此类推,把剩下的部分全弄出来了。
接下来安静十分钟让他们拿巴西来消化与习得这个导图与框架。我在讲台或者走道,或静或动,观察他们的表现,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手上拿着课本或资料,眼睛仔细看着这个导图框架,根据划分出来的点,嘴巴默念出相应的知识,一下子说不出来就回顾课本。而表现为中下层次的学生,更多是看课本,先过一遍课本知识,眼睛并没有在看导图框架。十分钟后,我先问:你是想要政治、历史那种满满都是字的资料来背书呢,还是像现在这样,看着框架去回顾?前者举手的人数少于后者,而且相对明显,当然都是过半的。最后理了一遍巴西结束第一节复习课。
在这过程中,自己有一些想法:
1、 面对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么来复习,是有一定风险性的,保守的教师可能会直接列出清单,别想那么多,直接背书吧。导图不是第一次用于复习,段考复习时候也是,不过是具体到每一个区域的图,而这一次是只给出框架,让学生面对框架自己说出知识点,以及用于检查自己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考虑在考前加上一份详案,给学生们对照与强化;
2、 事实的发展会不会按我的预想来走,这么做学生们的切身体会与障碍是什么,这些都处在疑惑当中。还需要看学生、科代表的反馈与其他老师的意见及建议。不过看着他们认真投入,有不少人举手支持与赞同,心里还是欣慰的。^_^
3、 我的教学设计里依旧在涉及不少成因,用组里老教师们的话说是多少还带着高中教学的风格。我认为的是让我完全摒弃分析思维,不必深究那么多,让他们记住WHAT就好,WHY层面不涉及或者少涉及,我做不到,特别是越来越强调新课改、核心素养的氛围。
且行且珍惜,比如这探索、思考、实践的机会。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3 03:58 , Processed in 0.0638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