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17倒计时8:回首过往期待未来

已有 350 次阅读2017-12-31 11:10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十几个小时后2017就即将离去,2018的脚步声应经传来。
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是普遍的社会问题,而非个体问题。相反地理教学改革的实际成果远远大于呈现于报刊、各级评奖等看得见的“现象成果”。
缺乏直面教研“真问题”,缺乏洞察教学“真问题”使主管教育的各部门各级教育研究机构成为夹层,手脚被缚前行维艰。军改可能成为新的改革模式的实践,成为农村包围城市(工农革命和农业改革)的升级版。期待教育体制改革。
王旭老师在微信发了王树声教研室年底恳谈会的“美篇”,尽管王老师用了诙谐的表达方式。但有这样一段话:王树声先生希望大家在地理教学研究时,不浮躁和不急躁及不烦躁,真正沉下心来高质量发展,不玩形式不玩概念。
印象深刻的是林培英(?)教授关于王先生的评价:可以超越不可跨越。
王先生是地理教学的一座丰碑一个坐标,不可跨越是不争的事实,而跨越也是一个很高的门槛,不是每个特级都够格。
地理的王树声先生,语文的魏书生先生,都有些“生不逢时”,没有模式的光环,没有升学率,北大清华升学榜。
 
 
“意外”收到几个微信推送
 

新年到,收祝福!教育部长陈宝生送出10张贺卡

2017-12-31 教育部新闻办 人民教育

新年到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为大家送来了新年祝福!回眸2017,陈宝生部长对于教育工作的总结和展望妙语连珠,金句频出,严谨而又不失风趣。今天我们就带您看看部长送出的这十张金句贺卡,回顾一下2017年中国教育坚实的步伐。

http://mp.weixin.qq.com/s/1OFJHduS-WMed_5LTnOX1w

 

 

2017教育部长陈宝生“金句”来袭!

2017-12-31 中国教育报(())
教育报上并没有这篇文章,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http://mp.weixin.qq.com/s/EPcV1E4Lh8kLG3LqnaLChg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同志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时光飞逝,转眼我们将迎来2018年。在这里,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新年的祝福!我也祝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朋友们万事如意!


  天道酬勤,日新月异。2017年,我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的台阶,城乡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5亿人,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我们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沙场点兵,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时,我去了香港,亲眼所见,有祖国做坚强后盾,香港保持了长期繁荣稳定,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我们还举行了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仪式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以铭记历史、祈愿和平。


  我们在国内主办了几场多边外交活动,包括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会议。我还参加了一些世界上的重要多边会议。今年年初,我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作了讲话,后来又出席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在这些不同场合,我同有关各方深入交换意见,大家都赞成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017年,我又收到很多群众来信,其中有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的乡亲们,有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有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也有南开大学新入伍的大学生,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同志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3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当前,各方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既有期待、也有忧虑,期待中国表明立场和态度。下一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也有话要说。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的美好未来。


  同志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我们的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谢谢大家。

2017.12.30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下“快进键”
本报记者 柯进

    ■岁末年初话教育·述评

    开栏的话

    这一年,有一些事件让我们心潮澎湃,追思难忘;这一年,有许多政策让我们受益匪浅,温暖于心。

   即将过去的2017年,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者们肩负着中国梦、民族复兴梦,披荆斩棘,不断为中国教育的未来打拼,给社会留下了众多温暖的记忆。

    再过两天,我们即将迎来2018年。在这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里,中国教育又将继续迈出新步伐,迎接新挑战。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岁末年初话教育”专栏,希望以系列述评方式,回望过去一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足迹,并力图站在高处,眺望2018年中国教育新的航向。敬请读者关注。

    当2020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驻足回望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2017年10月18日,注定会让很多中国人难忘。

    就是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明确,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这意味着,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果断按下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快进键”。从“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同表述背后的福利想象是,过去一名老少边穷地区想上高中但条件不允许的初中毕业生,未来可以和大城市的同龄人一样,如己所愿地念到高中,甚至大学。

    (一)

    从“基本普及”到“普及”,不同表述的背后,既是中国政府站在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对于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一次战略确认,又是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节奏的一次及时切换。这意味着中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下了“快进键”。

    事实上,从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的“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到“2020年各省(区、市)毛入学率达到90%,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意义不只是向上修正了3个百分点,其最大价值在于,既正面回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换后的路径选择问题,又为中国因应未来发展以及中国建设人才资源强国战略,画了一道新的起跑线。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记得,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专家学者们曾对中国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目标实现后的教育发展路径选择产生过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倾向于普及学前教育,另一种倾向于普及高中教育,让更多人接受更长年限的教育。

    这个争论,随着今年4月《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公布和党的十九大的召开,画上了休止符。

    按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以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这也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继2011年全面完成“普九”后的又一次重新出发!这意味着,中国将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这一指标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还会对教育发展结构、劳动力素质提升、缓解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矛盾等诸多方面带来变革性的深远影响。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用工荒”“技工荒”的出现,一方面昭示着无限制提供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另一方面表明当前的人力资本状况尚不足以适应正在推进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劳动力供给问题将逐渐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既将为中国未来解决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平衡、提高劳动力水平提供强大动力,也会为中国在2025年到2030年间缓解劳动力收入分化和不平衡问题奠定基础。”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斯高认为,二战后的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或成功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已有经验表明,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作为基础,尤其需要建立至少接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劳动力和人才储备体系。

    (二)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难点不是把全国的毛入学率从87.5%提高到90%,而是如何从“底部”攻坚,牢牢托住发展不平衡的广大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底部”。

    未来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新增普通高中学位31万个、新增中职全日制在校生10万人。这对广西这样一个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规模较小、投入缺乏保障、办学条件薄弱的欠发达民族地区来说,是一副不轻的担子。

    从2016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5%,距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这个公认的全面普及标准,虽然仅一步之遥,但即便是东部发达地区,也同样存在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从87.5%到90%,这既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亦非举国上下搬动2.5个百分点的一次“接力赛”,而是各省份“齐步走”的一场全民行动。

    就广西而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这些地区因“家底”单薄,将有限的人、财、物资源集中向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九年义务教育倾斜,导致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过去长期处于高负债的营养不良状态。

    以广西为例,虽然近年来教育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不小:普通高中学位不足,大班额达50.6%;普职发展不协调,普职比为7∶3;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通高中债务余额20亿元;教师总量不足,缺编约1.3万名……这种不完整的“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既抑制了高中阶段教育的正常生长发育,又可能造成后天畸形。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达90%以上,最高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达到95%以上,有9个省份毛入学率在90%以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其中有3个省份在85%以下,属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地区间的不均衡,是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中西部贫困地区,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最大短板,后面的工作要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把高中阶段教育的底部托起来。

    高中阶段教育的“底部”在哪儿?怎么托?

    实际上,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是制订“攻坚计划”的政策立足点和出发点。它将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等4类教育资源不足、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锁定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底部”;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类人群,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将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确定为严重影响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突出问题。

    审视9个普通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在90%以下的省份,我们不难发现,托底攻坚的根本,就是要从制度上解决这些地区“有学上”和“上得起”的问题。换言之,国家和地方应当因地制宜地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支持这些地区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并通过落实好高中阶段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政策、提高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等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兜住上得起的底线。

    (三)

    当前,全国有不少地区在积极尝试将高中教育纳入免费教育,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不等同于义务教育,它短期内可能不会像义务教育那样具有强制性特征。

    近几年,包括国贫县陕西宁陕县在内,全国不少地区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尝试义务教育向学前和普通高中延伸。其目标几乎都是基于惠民生、提升当地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试图将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各地普及教育的“升级版”。

    这些地方探索的背后,也记录了20年来围绕高中阶段教育国家政策调整和滑行的轨迹。

    从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的“十五”计划再次强调“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再到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新增“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直至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90%毛入学率”的目标,实际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意图越来越明确。

    有数据显示,中国贫困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占全国学龄儿童的45%到50%,其中,超过8000万名儿童年龄在6至15岁之间。这些孩子将是未来中国社会劳动力的中坚力量,他们今天所能获得的教育状况将直接决定未来中国劳动力的供给质量,更决定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然而现实中,中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还将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是对照中国现阶段以及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如何科学评估中等职业教育对于对接产业升级、人才需求结构变革等方面的作用,并统筹确定一个科学的普职比。

    “攻坚计划”对此虽然给予了特殊关注,提出要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使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是,中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无法绕开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社会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认知偏差,导致一些中职学校吸引力差、一些地区中职教育发展滞后。

    2017年,日历已然翻到最后。关于这些悬而未决的问号,我们寄望于新一年的基层创新和中国教育人的继续求索。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0 20:04 , Processed in 0.0791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