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一起来读《回家记》(27)思考之历史

已有 259 次阅读2018-10-19 20:01 |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一起来读《回家记》(下)
 11楼 正文第20节 P168-195 

历史

   历史,美国的历史,可不是我偶然从大人的谈话中听说来的。我所了解到的东西都是从如饥似渴的阅读之中得来的。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想了解一下我的过去。我的过去?尽管听起来有点怪异,但就是如此。既然已经决定永久定居在美国,那么美国的历史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的过去、我的现在和我的未来。我从书里知道的那些往事,包括最初的移民从大西洋彼岸漂洋过海到此,黑奴贸易,南北战争,以及西部大开发等等,在我看来并非事不关己。我把它们当做是自己的过去,因为它们影响了我对自我的理解,使它产生了变化并逐渐丰富起来。毕竟我在童年时代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我在中国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伊萨克·牛顿和他的苹果,学过本杰明·富兰克林和他的风筝,和学习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的过程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并没有国籍和民族之分。我觉得他们是全人类的榜样,所以我,一个中国孩子,今后也能做出像他们那样的成就。

    在1973年12月19日,我正式成为了美国公民。1975年,我作为富布莱特项目讲师去了澳大利亚。动身之前,我收到了美国国务院发来的一封公函。公函告诉我,一个美国公民,在外代表美国形象,要举止得体、维护国家荣誉。看着这份通知,我的地位仿佛瞬间从一个外国人变成了美国大使,我不禁笑了出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一位教授的家里为我举办了欢迎会。我们大家站在一起,手里举着酒杯,进行着友好的交谈。后来话题逐渐转到了越南战争上,气氛就变得紧张起来。澳大利亚的学者们强烈地反对战争。一个人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们美国人惹出来的麻烦……”我几乎不相信我的耳朵。很显然在他眼里我是一个美国人。而且很显然,无论在1975年我在美国多么地能体会到家的感觉,我也不认为自己要为伤膝河畔被屠杀的印第安人①(①伤赫河群被用杀的印第安人:1890年12月,在伤膝河(Wounded Kace Cmek)边定居的印第安人遭到美军屠杀,死伤者中包括妇女和儿章,死者在150人以上。一译者)和发生在越南的悲剧负起公民的责任。

    所以,我还不是一个纯正的美国人。难道说当时在内心里我是中国人?我的中国根到底有多深?我的父亲和朋友一起聚会时谈到过中国过去的一些怪状,我回想起了一部分。我上文谈到过这种不太正式的建立归属感的方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在孩提时代听说过的那些事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到处在发生。就好像是睡觉前一位美国妈妈给她的孩子讲故事,除了乔治·华盛顿和那棵樱桃树之外,她也会讲宋朝名将岳飞的事。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会像读美国历史书一样去读中国历史。如果我把美国历史当做自己的历史,那会不会把中国历史更加当成是自己的历史呢?这好像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不过我还是有点怀疑,毕竟印好了的书本是一种冷冰冰的媒介。有个更好的方法来检验到底是不是这样。如果我带一个外国游客到战争遗址,例如葛底斯堡①(①葛底斯堡:Getlysbug。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的一个自治村镇,南北战争中葛底斯堡战役(l863年7月)的战场,现保留有许多战场遗址和国家公公墓。——译者),描述当时情况时我会用“我们”还是“他们”做主语?在另一个场合里,如果我是在中国带一位美国朋友游览长城,谈话间我会不会用“我们中国人”这样的字眼?我会不会为“我的”中国先人们在世界上的所作所为而感到自豪或者遗憾呢?


哈哈,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友人要读24史谈何容易?段的童年记忆(中国启蒙教育)、家庭影响(血缘联系)和中国文化经典(书籍)对他影响至深。也许别人不会这么纠结。战狼2,奸商“于谦”说:我从上个月14号下午三点开始就不是中国人了。

政史地本是一个天然的整体,然而却经常煮豆燃豆萁般相爱相杀。地理经常夹在历史和政治之间,而城门失火也会殃及池鱼。想想看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附录:以历史 归属感为关键词 搜索到的,有些不太相信是否真实。

西方普通人如何看待历史和传统?

孔锐才 2016-07-13 10:04:42

《权利游戏》好莱坞化的历史

《权利游戏》好莱坞化的历史

国学热在国内已经有二十多年时间了,这个热潮毫无疑问会继续升温。国学热说明了国人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前感到迷茫,一切都变得太快,以至于人们想从传统中找到一些熟悉和温暖的东西,国学于是成为了首选。

在国学热升温之际,我们看看普遍西方人如何看待传统是有意思的。

在西方生活是一种高度地没有历史感的生活。以我所在的小城为例,城市中心半个世纪前的街景照片和现在相差无几。镇区中心甚至有一些数百年前建成的低矮店铺,外部稍稍涂上油漆,只是里面全然翻新一次。普遍的西方城市的基建基本上极为缓慢,甚至停顿,不断升级的只能是软件:室内装修、电子产品的升级等等。而城市在外观上很难看到一种时间的流逝感。在新西兰的小城游走有一种回归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怀旧感,沥青路、农场、小屋和花园。这种时间的恒定感往往让人感动。在这种平淡、平面和没有历史标记的生活中,人们难以明白自己在向前还是在后退。

CBD区,理性的象征

CBD区,理性的象征

西方大多普通人的生活只有“现在”。他们没有太多深厚的文化、历史归属感,相反这些文化、历史感只会成为累赘。在现实生活中,一切都是充分功能化的,不附带任何的文化价值色彩。人们的常规生活是:睡觉、工作、娱乐。人们不用考虑传统的价值是否对工作有什么影响,因为西方只有一种文化:资本主义,也就是工作伦理和娱乐文化。工作讲求效率、理性、表现和利润。娱乐讲求释放、刺激、放松和轻松。因此西方人生活在一个时间维度中:现在。现在过得快乐、有收入已经等于一切追求。

西方普通人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培养一种有公民素质的资本主义工人,而不用知道太多历史知识和传统价值。我接触的很多普通人根本不知道二战、一战、犹太人,更不用说知道中国的孔子之类了。也许他们更了解的是成龙、叶问、李连杰和功夫熊猫。但西方人对于当下的生存技巧和知识是非常专业的,在情商上较为理性、友好和平和。

西方的电视很少有教育片,除非是一些政府资助的政治性电台,而那些电台基本是没有人看的。西方的电视节目每天的安排和国内一样。早上是各种咨信,在非黄金时间重播一些过往的节目。五六点是儿童节目时间,然后是新闻,黄金时间是真人秀、美剧、好声音、X-factor、深度社会纪实等。周末的黄金时间是播放一些过气的,和当下热门明星和热门大片有关的老片。西方的电视除了在旅游和饮食节目出现大量的中国印度的画面外,基本上普通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中国快餐。

标准的西方室内风格

标准的西方室内风格

西方日常的电视几乎不播放什么历史片。历史和真实性的沉重让他们轻松的生活透不过气。因此才有了《权利游戏》《马可波罗》《罗马》这种极度色情化、好莱坞化的历史剧。大众看电视剧当然不是为了得到历史的真实感,而是为了娱乐。

人们很想知道新西兰人如何看待英国皇室、英国文化之类的,因为新西兰毕竟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基本上,日常大众对皇后毫无好感。对皇室内部绯闻和对待娱乐没有区别。日常人对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可能和一个国内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学生水平一样,甚至可能更差。

高度功能化的现代生活

高度功能化的现代生活

西方人的室内装修最能体现一种无时间感。和国内喜欢的豪华、欧陆宫廷设计不同,西方喜欢现代、极简、居家的设计。白色清一色作为主色,只有长方形、直线、圆形等干脆直接的图案,而没有太多的雕刻、花式、颜色、情绪、修饰。在西方人看来,东方文化(包括印度、中国等)的最大特点是太多装饰、韵味、情感。西方现代人之所以是现代,就是一切都是极简。音乐只有节奏,没有旋律;文章是简单、直接、直奔重点;喜欢的饮食是食材之间泾渭分明的,绝不会一锅炖。现代普通西方人之所以不喜欢古老的维多利亚风格,是因为太热情、太繁琐、太强烈、太多雕饰。现代西方人无法接受一个椅背可以有无数的装饰和雕琢。另外一点是,西方人的生活压力太大,只能让自己变得像玻璃一样透明、简单、轻松、干净、冷漠,以便更好地在工作中表现。现代世界CBD区的商业大楼就是这种高度理性的最好象征。

新西兰opotiki小镇,典型的西方小镇街景

新西兰opotiki小镇,典型的西方小镇街景

因此在现代西方,所有历史都放进了博物馆,像棺材一样密封、不再被揭开。人们以为置身在西方就能感受到西方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是完全荒谬的。即使在博物馆,历史的文物也被精致的和千篇一律的灯光照着。在传统价值和历史层面上,现代西方社会整体上如同太平间一样被充分地消毒、漂白和洗净。任何历史的血腥、野蛮和肮脏都无法入侵此时此地的资本主义运作和工作伦理。

新西兰战争博物馆

新西兰战争博物馆

西方人对历史的冷漠态度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历史的冷漠能够更理性地反观历史和传统价值的各种好坏;另外一方面,西方现代人冷漠的理性是保持资本主义机器运作所必要的。人们在机器中的生活变得日益疲惫、单调,更不用说将几千年的沉重历史和价值压在自己身上了。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8-10-19 21:44
永远的“异乡人”:没有归属感的中国人http://www.sohu.com/a/123427740_556528
2008年12月22日
如果有人问你,“你是谁?”我相信这难不住你,你可以很轻松地回答道,“我是XXX”;或者以某个人来定位自己,回答道:“我是XXX的儿子、女儿或老公老婆”。问答自己的姓名,自己的家庭角色,自己的社会角色,自己的地域等等。

但如果你自己这样问自己,“我是谁?”恐怕就没有这么好回答了。

“我是谁?”你曾经这样问过自己吗?你曾经时常地这样问自己吗?当在每天的奔波和忙碌中的某个片刻,某个刹那,你曾有过这样一闪的发问吗?

我相信,这个问题真的会让许多中国人一愣,感到惊愕。如果深究下去,会有许多人为此感到迷惘、困惑,感到诧异和莫名的悲哀。

如果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涉及到归属感与身份认同问题,这涉及到人生的终极价值。就我看来,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我自己,都缺乏明确与专注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或者说归属感与身份认同非常的混乱与摇摆不定。这不仅来自于我自己的内心感受,也被许多社会现象所直接或间接的印征。

就归属感而言,最重要的是地域归属、职业归属和家庭归属三个方面,所有的人都必须在这三方面有所侧重和寻找自我的价值。我且不谈职业归属和家庭归属这两个方面,单就地域归属来说,中国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很微弱以至于无。

以我而言,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我有时的回答是“四川人”,但“我是四川人”这个表述究竟对我有什么意义呢?无外乎仅仅是“我在那里长大”这样一个含义。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其它的意思,也许在饮食、语言等生活习惯上还有些意义。我现在既不居住在四川,我的工作也不与四川有任何关系。况且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对我的地域归属感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混乱。我现在北京工作和居住,也有许多年了,但我却从来没有“我是一个北京人”的感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表述,“我是中国人”。这个表述我几乎没有在实际生活用到过。我没去过国外,在国内,因为我不是愤愤,所以也没有这样表达的必要。与此类似的是什么“大陆人”,“内地人”之类的表述。我想,这些表述也不能提供给我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些词语的用处只不过是提供了一种外在身份的界定,而不能给我提供强列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

我想这对于那些移居国外的华人,特别是那些取得外籍身份而多半时间却在中国的华人,他们的地域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会更加的混乱与错位。

总而言之,许多人并不会将“我是一个中国人”或者“我是XX地方的人”作为他的内在身份,在其中找到归属感,从而给他提供人生的意义。

那么中国人何至于此呢?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缺乏政治生活,缺乏广泛的政治参与。既没有全国性的政治参与,也没有地方性的政治参与、没有社区生活的参与。在地方政治与全国政治中,大多数中国人不过是木偶与道具,或者看客,对公共事务缺乏参与权与机会,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关注度,切断了他们与所在地之间本可以建立起来的归属联系。这也是中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深层次原因。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不论他身居中国的何处,他对他的居住地的感觉永远是“过客”的感觉,没有融入进去的感觉。对中国人而言,他的居住地,仅仅就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空间,他们既不会产生对居住地的责任感,也不会有对居住地的归宿感。他无法对他的居住地产生亲切感,与他的生命价值建立起联系。而对于那些“农民工”和“外来人员”,更是如此。他们还会因为在此受到的屈辱与不公正待遇产生,而对暂居地产生疏离感、陌生感,产生仇视,甚至会将他的暂居地作为破坏的对象。

没有归属感的中国人,终其一生,无论身处何处,永远是飘泊无依的“异乡人”。

2008年12月22日
回复 geonet 2018-10-19 21:50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缺乏归属感
南风窗 [微博] 贝淡宁2014-02-17http://cul.qq.com/a/20140217/019245.htm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8 20:50 , Processed in 0.0694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