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速读王爱民 地理学思想史

热度 1已有 451 次阅读2018-11-26 10:03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群里推荐的王爱民的地理学思想史这是最后一节

理学思想史王爱民)

第十六章回到地理学本身:地理学思想纵览

第三节回溯:地理学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思想

p318

在第一篇中,对地理学的对象特点、地理学的基本视角、地理学的基本特点、地理学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评述。本节对地理学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思想”进行总结性阐述。

一、整体性与地理学整体论思想

整体性与关联性是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是所有学科对象都具有的基本特点。对地理学来说,整体性是地理学理论、思想的“本源”。地理学整体论思想并不排除(实际上应特别强“分析一还原论”方法,也不排除(实际上应特别强调)对“地理要素”的深入研究。但是,这种研究应置于“空间一地域”中、置于地理事象的“整体关联”中、置于“人地交互作用”中。忽视这一点,即使取得了成就,尽管这对人类知识是有用的,但在本质意义上它是非地理的。地理学的整体性和整体论思想对地理学的综合性提出了“理论”上的更高要求。不管是地方垂直综合、地方间水平综合、时空尺度综合,还是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这种“综合”都是以地理学“本体(论)”的整体性存在为先决条件的,对地理学来说,综合就是一种观念、理论、方法和思想观的创新,它是地理学思维与智慧的结。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层次的综合将极大地提升地理学在解决社会综合发展问题中的能力、地位与价值。然而,地理学的综合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地理学的综合乏力,多处于“大众化的”、“浅层的”综合水平上;二是地理学传统的综合方法存在它固有的缺陷,它需要现代系统科学、现代数学的新方法支撑。

二、复杂性与地理学复杂论思想

复杂性与整体性、关联性、区域性和时空性的契合,使得研究“复杂性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目的和地理学思想的基本特质。关联性或空间自相关(spatial autocorrelation)使得地理变量满足不了数学函数中“独立变量”的前提,并且违反许多标准统计检验的基本假设:空间差异性与时间异质性不符合于数学几何空间和物理过程的时空均质性,地理系统状态更多地具有非线性特征,而线性只地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态;与经典物理学的“绝对规律”不同,“地理规律”表现为多维变量关联作用下的“相空间”,即地理规律法则不以绝对时空下的唯一“相点”表示,而是存在于最大包容“各种可能出现的相点”的多维“相空间”中。复杂性既是地理学出现诸多争议和危机的“初因”,又是地理学活力、生机、张力的“源泉”和永恒存在的根本。

p.319.

多样性与差异性要求我们深度思考地理学“复杂性”的基本“元素”。生物的千变万化归结于数目有限的“细胞”种类组合上: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归结为几十种“化学元素”的组合:神奇变幻的物理学世界归结于物质的不多的基本“属性”及其组合上;万千可能的地理世界则归结于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在“特定地域的特定组合”构成了区域个性和特质所在:“不同地区不同地理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地理差异性、多样性所在;“地理要素的垂直关联与水平关联及其联动作用”构成了地理事象形成发展的机制所在,这就是地理学的“地理世界图景”。与“复杂性”相伴生的是“不确定性”。尽管经典科学将其视为不受科学欢迎的“怪物”,但它是世界的一种本质“存在”,当代经济学已高度关注“偶然性”经济。随机性、偶然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应纳入现代地理学思想的构件之中,地理学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一方面要求在整体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另一方面也同时要求在简化-还原论思想指导下,通过简化、假设(时空均质性、非相关性、其他要素不变条件下)进行地理要素的深入研究。系统研究离不开对结构的精深剖析,整体论思想需要简化论思想的支撑与补充。地理学需要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现代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和数学的理论方法支撑,寻求地理学的整体论与还原论的新契合。地理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学必然出现多种研究视角与途径、多样的研究主题与学派、多元化的理论与方法、地理学思想的丰富性。正如蔡运龙2008)所说:“理学思想的每一次转变都反映了环境和社会的格局与过程的变化,应社会之需而生,并受当时整体学术思潮的影响.先后出现的各种地理学思想并非简单地后者否定前者。地理学思想的多样性正如地理本身的多样性一样,既是合理的,也是有益的。”多种主题(地学的、区域的、空间或区位的、景观的、生态的、行为的、社会的、文化的、性别的等)与多种方法论(哲学的、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的、地理学的等)构成了由本体论与方法论组成的“地理学矩阵”,任何一种新的主题的产生或原有主题的纵深拓展或新的理论方法的注入,都将使“地理学矩阵”发生动态的、关联的变化。

三、人-地相关性与人地关系论思想

人与自然关系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不同学科或多或少都涉及这一议题.对地理学而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古老、恒而又常新的主题。地理学通过对空间、地区和环境的研究探索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展现出了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广视角:①哲学对人与自然科学的思考、现代科学对世界图景的认知提供了地理哲学、地理科学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提供了社会科学对人与自然的理

p320.

论诠释,成为地理学人地关系论思想的又一源泉。③人地关系论思想贯穿于地理学所有主题和研究内容中,把人地关系置于区域、空间中进行研究,这一特点将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区别开来,区域研究试图捕述和解释地表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了解形成和影响这些特征的过程、系统和相互关系。空间研究试图探索地区和行为方式的逻辑形式化表达关系。环境研究包含了自然和人文的维度,关注于自然提供给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有时是稀少的、脆弱的)特征、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以及两者关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后果。生态论视角提供了人类与环境的系统论思想,并深入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的测度分析中。景观研究聚于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改变、人文景观的形成和不断重塑的过程。行为地理学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认知、感应与空间决策行为及其环境效应。不同主题与人地关系的结合形成了地学人地关系的丰富内涵。“在长达2000多年的地理学思想演进中,地理学家的研究指向始终是与人与自然这一基本主题缠绕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曾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地理学思想和理论形态,但都没有改变地理学的这种独特的发展特征”《郑冬子和郑慧子,1997)。

四、地域-空间性与尺度思想

区域与空间是地理学本体论的支柱,是地理学存在的存在,是地理学所有研究的起点与归宿。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点、地方、区域……全球尺度的特征和尺度间关系的科学,尺度思想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时空尺度)就成为地理学思想的要义之一。

这一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区域性思想(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综合性以及显示特定文化、价值观念的地方性)。区域性或地方性思想为李特尔、赫特纳、维达尔、哈特向、索尔、段义孚等众多地理学家所强调。②尺度辩证法。这是基于不同比例尺对地方或区域特性进行考察、研究的方法,保罗·.克拉瓦尔、马丁等特别看重这一思想工具,尺度问题和尺度关系是地理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难点所在。“地理学家面临着一个古老的问题:尺度的问题,通常而言,小区域要在大比例尺下进行研究;大区域要在小比例尺下进行研究。从小区域的解释向大区域的抽象进行转化是困难的事情,地理学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解决”(杰弗里·马丁,2008)。尺度比例尺法的应用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比例尺要与不同信息数据相匹配。③空间性思想。空间性思想与地理学科学化、实证化、计量化、理论化以及社会科学空间理论等思想交织在一起。④时空性思想和相对时空观。这一思想是历史地理学的思想根基,又因现代地理学对“过-机制”的研究而受到高度重视.同时,社会科学和后现代主义的“空间转向”也强化了社会进程叙述的“空间化”。空间一地域复合性思想(图16.3),

p321

区域性与空间性是地理综合体同一存在的两种基本属性,早期的地理学研究中两者本身是合一的,后因方法论不同而出现分异,空间性和空间分析一旦彻底离开地理区域,就不再是地理空间;地理学研究若失去空间分析,地理学也难以达到它的科学化。以空间否定区域或以区域否定空间都是对地理学自身的否定。

区域是地理事象存在的逻辑起点,离开区域也就失去了地理学的“本体”。

我们既要反对区域学派中那些以“区域独特性”去排斥“地理普遍性”的倾向,这构成了地理学理论发展的障碍;同时也要反对空间学派中试图消解“区域独特性”的做法,这必然使地理学失去多样性与丰富性。事实上,区域独特性是地理学理论构建的“原细胞”,正是区域独特性造就了地理学的整体性,正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形成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一样。从尺度辩证法看,在人类感知的宇宙空间,地球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起源于人类对特定区域地理事象的特征和不同区域地理事象的差异的观察。这种观察一直是地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视角和主题问题:造成地方特征和地区间差异的原因与过程是什么?形成地理差异的一般性法则是什么?地域性、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与整体性、关联性、统一性、相似性共存于地理综合体中。独特性与普遍性交织于地理要素复杂的关联作用中。地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区域性、空间性、时空耦合性和人地相关性”的综合思燃体系中,我们生活在地理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无视它的存在,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决定了人类命运的未来,把地理作为人类家园的古老信念,是地理思想永恒的魅力所在!

 

博客日志不能传文件。贴一下目录前言后记吧(机器识别未做校正)。

目录

第一篇 什么是地理学

第一章 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第一节 地理学的对象及其基本特性

第二节 地理学的性质

第三节 地理学在学科分类体系中的定位

第四节 地理学的科学性解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理学的概念与思想争论聚集

第一节 地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 地理学的主题、核心与地理性问题

第三节 地理学思想争论聚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理学的构架与关联

第一节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地理学的学科关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理学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第二节 地理学的数学和现代系统科学方法

第三节 地理学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

第四节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理学思想的特质

第一节 地理学的基本视角

第二节 地理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地理学的思维特质

第四节 地理学的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哲学、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地理学思想第六章 地理学发展的哲学思想

背景

第一节 古代朴素的直觉的哲学观及其东西方差异

第二节 近代西方传统哲学的人与自然观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实践统一观

第四节 现代哲学观:由征服向协调、由对立向统一转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代科学观:对统一世界图景的进一步揭示

第一节 相对论-量子论的世界图景

第二节 进化论-生态学的有机世界

第三节 现代系统科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世界

本章小结

第三篇 地理学的发展与地理学思想的演变第八章 古代地理学思想

第一节 古代早期:古代地理学构建时期

第二节 古代中期:欧洲地理学的衰退与东方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古代后期:西方近代孕育时期的地理学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近代地理学思想

第一节 近代地理学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危机-压力

第二节 德国:近代地理学的形成源地和发展中心

第三节 法国近代地理学

第四节 英国近代地理学

第五节 俄苏近代地理学

第六节 美国近代地理学

第七节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现代地理学思想:主要国家地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现代地理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危机与转型

第二节 美国现代地理学

第三节 英国现代地理学

第四节 德国现代地理学

第五节 法国现代地理学

第六节 苏俄现代地理学

第七节 中国地理学的成长与发展

第十一章 现代地理学思想:主题地理学与后现代地理学的阐述

第一节 全球环境变化、全球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地理学

第二节 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地理学

第三节 信息化与信息时代的地理学

第四节 城市化、城市问题与都市地理学

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地理学

本章小结

第四篇 地理学思想的评述

第十二章 人地关系论

第一节 人地关系的内涵诠释

第二节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评述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区域论、空间论与时空观

第一节 区域研究与区域论

第二节 空间组织结构与空间论

第三节 时空耦合性与时空论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生态论与景观论

第一节 生态论

第二节 景观论

本章小结

第十五章 地理学的计量化、理论化与行为论

第一节 地理学的计量革命与定量化

第二节 地理学的理论与法则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的感应——行为交流与行为论

本章小结

第十六章 回到地理学本身:地理学思想纵览

第一节 地理学的范式论

第二节 地理学的危机论

第三节 回溯:地理学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不了解地理学的过去,就无法理解地理学的现在;要预见地理学的将来,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和现状。在封存已久的文献里,仍在燃熔生辉的是它们的思想。数千年的地理学长河,汇集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地理思想,成为人类思维和智慧结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是个体生命存在的标志;思想,是一门学科存在的灵魂,各种学术思想,在不同时期影响着地理学的发展。地理学史上存在各种争论,如环境论与或然论、区域论与空间论、实证主义地理学与人本主义地理学等,而正是这些争论,成为推动地理学前进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地理学家为解决学科的发展问题,又回过头来深入考察地理学发展的历史,研究地理学的概念、理论、方法的演进,特别是在地理学急剧变革时期促成重大发现和理论上重大突破的地理学思想与研究方法,借以提出更新的概念、原理并使其思想和预期变得条理化。正是地理学思想的发展,推动并引领着地理学的不断前进。

创造力和决断力源于睿智的思想方法,而后者又以广博、扎实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地理学思想史是关于地理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历史。柔承传统与不断创新的精神,熟悉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是每位地理学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和素质。要透彻、准确地把握地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具备广阔的、高层次的、动态的、系统的视角和观点,所谓“广阔的”,指的是需要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综合把握地理学思想的产生和流变。所谓“高层次的”,指的是需要从特定时期的哲学思湖和科学思潮中,从地现学与哲学、科学的深层关联与互动中,去透视地理学思想的发展,不了解哲学与科学的整体发展,就不可能理解地理学思想的进展。所谓“动态的”,是指基于地理学思想发生学的内在逻辑,从地理学思想发展的“链条”中,动态考察地理学思想的来龙去脉。所谓“系统的”,是指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发生学、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的角度,对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科学结构与科学关联、各种思想和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地理学思想演化模式等进行系统研究与评述,将地理学思想置于“历史基础承传+特定阶段的社会背景+科学发展基础十哲学思潮+地理学家思想”支撑下进行动态的、整合的考察。

研习“地理学思想史”的目的在于;①在单科地理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地理学思想的脉络,收温故知新、整合提升之功效。②传承地理学思想。传统的地理学思想有其基本的“内核”价值。一些传统的地理学思想,在对新问题的思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每一门学科的建立,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也有其目的和思想方法体系。当我们思考一个地理学问题时,首先要知道已做过哪些研究,否则这种研究便是浪费时间。③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检讨地理学。每一门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传承与创新历程。地理学必须不断接受挑战.只有透彻了解地理学的演进过程,熟悉地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方法、模式和理论,才能寻找出一条正确的、创新的道路。

本书内容力求简明,对地理学家的生平一笔带过,而径直地评述其思想。需要强调的是,了解地理学家的生平对于理解地理学家思想的形成、发展非常重要。这方面,杰弗里·马丁(2008)的《地理学思想史》对欧美地理学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刘鉴佳(1990)的《地理学思想史》对中国地理学家做了详细的介绍,读者可参考这些书籍作为补充阅读。全书共4篇16章:第一篇对地理学和地理学思想进行概括性论述,包括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地理学的概念与思想争论聚集、地理学的构架与关联、地理学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地理学思想的特质;第二篇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线,评述暂学和科学发展所揭示的世界图景,尤其关注相对论一量子力学、进化论-生态学、现代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世界观对地理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篇对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的演变进行述评;第四篇基于地理学研究的“主题”,评述主要的地理学思想、观念、要义及其发展过程。

王爱民

2009年10月

后记

本书的写作,开始于1992年我在兰州大学地理系任教之时。为使本科低年级学生尽早对地理学有所了解,时任系主任的李吉均教授决定开设“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李老师讲授地理学综合部分,王乃昂老师讲自然地理学,我主讲人文地理学专题,由此开始了对地理学思想的研习。其中,有六本书对我深具影响:詹姆斯的《地理学思想史》,使我较系统地了解到地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哈特向的《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从问题切人角度,引导着我对地理学思想基本问题的思考;克拉瓦尔的《地理学思想史》,言简意赅的表述体现出作者学识的博大精深,在社会、哲学、科学的广阔视野中,闪现出深邃的地理学思想,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评述,映射出作者乘持的学术批判精神:贝克的《地理学与历史学》一书,尽管阐述的主题是历史地理学,但对地理学“主题”的认识高度和对地理学综合性思想的阐述令人折服;刘盛佳的《地理学思想史》,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对中国地理学及其思想的热情、执着,以及对中国地理学所取得的成就的自豪感;台湾学者王洪文的《地理思想》一书,使我看到中华文化在阐述地理学思想中的综合性思维特质和行文方式。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中心在欲美,非欧美地理学者撰写地理学思想史,因语言障碍和文献限制而处于不利境地。然而,文化和思维的差异,同时也赋予了欧美学者所不具备的特质。从“深度描述”和后现代主义思想看,这种差异性对地理学思想的研究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缺少的。我在博士论文“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毗邻地区人地关系研究”写作期间,深感自己的知识体系难于对“人地关系”这一主题达到透切理解,从而引发了我对哲学、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及其前沿领域的关注,2000年我从兰州大学调入中山大学后,自告奋勇为经济地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地理学思想史”课程,结果因学生的评价—“这门课程很有理论和思想价值,但对就业无多大帮助”。

而停止授课。2003~2006年,我为中山大学地理系研究生讲授了四年“地理学思想史”课程。遗憾的是,2007年这门课程又从研究生课程体系中被剔除。本书的主体部分源于这一时期的积累,以及与研究生的教学互动。受教育市场化和人才培养过度专业化、技能化、实用化的冲击,地理学者日益走向“专窄专家型”的道路,日益与地理学的综合性与统一性相背离。与我国地理学前辈们的博大精深相比,时下30~45岁的青年地理学者,专家云集,但在整个地理学层面上的领军人物已寥若晨星,这成为中国地理学发展和地理教育最大的危机所在。本书停笔之时,也是遗铭之始。地理学的“广域性”特征,决定了即使拥有全部文献,也很难精要地展现出地理学思想史的全貌;在有限的资料支撑下,这种展现更是有局限的、不完备的,要从如烟海的文献中,简明、清晰、条理化地提炼、挖漏出地理学思想,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本书凝结了我对地理学思想的思考,也为读者提供了批评的平台。我国地理学思想史研究的整体落后,已对我国地理学发展和地理教育构成重大冲击,这需要一大批学者集毕生之功力来推进这一工作。这里引用詹姆斯(1972)在《地理学思想史》序言中的那段名言:“我们深深知道,学者在深入研究专题的过程中更容易获得威望,但有些时候,也有必要对学科的整体潮流作一番审视—一即使仅仅为了把将来的深入研究置于理想的地位也罢。”此书成稿,得益于一批朋友们鼎力相助。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老师,感谢我的硕士导师鲜肖威教授和艾南山教授,我的博土导师李吉均院土和汪一鸣教授,是他们的教导使我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感谢我的研究生和听课的研究生朋友们,他们对我教学的认可使我有了写作的勇气。感谢师弟陈水康博士绘制了书中的插图。最后,真被感谢我的家人和所有的朋友们。

王爱民

2009年10月于学府苑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8-11-26 21:24
王爱民,1998年于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发表论著96篇(部),主持科研项目32项,省部级以上获奖鉴定成果7项。
出生日期 1960年11月 职    业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7%88%B1%E6%B0%91/5566532

1976.6—1978.8 重庆开县上山下乡知青
1978.9—1982.8 西南师范大学本科
1982.9—1985.8 新疆八一农学院附中任教
1985.9—1988.8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1988.9—1999.9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任教
1999.10—2008.8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任教
2008.9—至今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任教
回复 geonet 2018-11-26 21:35
一直对于陈老师等推荐的地理学思想史类书籍没有关注,和文中的“这门课程很有理论和思想价值,但对就业无多大帮助”原因相似:即便有用,于教学尤其是高考升学率基本上无多大帮助。之前只走马观花翻看过皮特《现代地理学思想》,其他大家的著作甚至连书名也未必知道,这其实就是现实。我倒希望谈核心素养的那些人先学学。别昏昏昭昭。
回复 geonet 2018-11-28 21:14
人地关系的理论透视

王爱民        樊胜岳1)        刘加林        缪磊磊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 ,  兰州        730000)
(  1)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  兰州        730000)

提 要 本文从对人地关系内涵的认识分析入手 , 着重探讨了人地关系演进的基本趋势与规律 , 并对人地关系的基本原理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的整体系统 基本规律

人地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论题。自从人类脱离单纯的动物状态而进入人类时期 , 人地关系就作为地球表层一种新的运行机制而客观存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 , 人类社会与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同时 ,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相应地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深化过程。全球性问题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 人地关系研究成为当代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 显示出其永恒的魅力和新的生命力。人地关系在其最基本的层面是人类生存问题 , 在综合层次是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协调和持续发展问题 , 人地关系直接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以人地关系研究作为学科核心主题的地理学 , 对人地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曾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 为人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指导社会实践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尚存在理论研究不足、 方法研究与具体研究脱节、 区域研究不深等问题。 本文将从逻辑推理和理论思维角度 , 对人地关系的理论提出一些探索性的认识。
1对人地关系内涵的认识
1. 1 作为人地整体系统中的一部分的 “ 人”
作为地理学理论概念的 “ 人地关系” 中的 “ 人” , 既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上 , 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社会性的人 , 又是具有丰富内涵、 有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 具有层次结构和组织功能的 “系统的人”:
1. 1. 1 人存在于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体系中。 ①个体、 群体与社会的人。 人既是社会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 , 也是社会系统的载体。地理学主要以社会群体为关注对象 , 但也不忽视个体的作用 , 个体事件产生的重大环境影响 , 是 “人地关系” 模式中的一部分。② 自然属性的人与社会属性的人。自然属性使人受制于自然法则的制约 , 实现了人类生存的本能 , 而这一特征始终是人地关系中一个稳定的基本影响因素 , 当人类还在为基本的最低需求挣扎时 , 人的基本需求扩张为人地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因素。社会属性使人受制于社会法则制约 , 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和环境广泛而多样的追求 ,  同时也体现了通过社会契约、 法制对自身活动的束缚。③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的人。人的这一两重性 , 形成了人— 地之间实质性的物质、 能量、 信息交流。 并主要通过土地利用、 工业代谢、 生活消费等活动形式对 “地” 产生直接作用。④人既是一个特殊的生命物质体系 , 也是超生命物质的文化体系。作为生命物质的人 , 在与环境的作用中 , 创造了人工物质世界和文化精神世界。地理环境— 人工产物— 科技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人地关系研究的基本内容。⑤人是理性、 合理与非理性、 不合理的对立统一。 人类行为多以 “理性合理的


  来稿日期: 98— 09— 12; 收到修改稿日期: 98— 12— 03

2期        王爱民等: 人地关系的理论透视        39

人” 为出发点 , 但常常也承受不合理行为使环境恶化的结果。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研究亦要充分考虑 “人的不合理性” 这一阻碍因素。⑥人是主体性与受制性的对立统一。主体性作为人类属性的主要特征 , 主要表现为自主性、 目的性、 自觉认识、 能动创造等。 作为主体活动的人 , 同时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约: 包括人类社会自身 (经济、 政治、 文化、 技术 ) 的制约以及自然环境的强烈制约。 完全意识上的自主自觉是不存在的 , 人类的主体性和自由是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灵活抉择。地理环境决定论和或然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的制约特性。
1. 1. 2  人是具有层次结构和功能的系统人。人的整体系统主要包括四部分: 一是知识价值观念系统 , 包括文化和知识、 科学技术、 思维价值观念、 政策法律; 二是社会组织系统 , 包括制度体制、 社会组织、政治组织、 经济组织等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体系; 三是人类行为模式系统 , 包括个人集团、 社会国家、全球不同行为主体的生产、 消费、 娱乐、 政治宗教等行为活动 , 以及人口自身的生产、 迁移、 流动模式; 四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强大作用的人工物质系统 , 包括工具机器、人工能源、 交通通信系统。 上述四大部分相互渗透、 密切联系 , 共同构成人的整体系统。
1. 2        “地” 是人文地理环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有机统一
地理学所理解的 “ 地” , 就是地理环境。 要从系统整体与部分内在统一角度 , 从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整体系统发展的角度 , 从人— 地互生、 转化、 过渡的角度 , 重新审视 “地理环境” 术语的内涵。 地理学所理解的 “ 地” 应包含以下几方面涵义: ① “地” 不是给定的、 完整的、 独立的体系 , 而是与人类活动双向生成并包容人类活动及其产物的系统。 因此 , 这里的 “地” 已不再具有单纯的 “自然性” , 而或多或少融入了 “社会性” 的烙印。②人文系统是自然系统的一种人化过程的延伸。 然而 , 人文系统并没有丧失自然本质 , 具有自然系统的 “自然性” — — 即自在性、 给定性、 原生性以及活动方式的自发性、无目的性、 物质和生命层次上的自组织性。 对此 , 西蒙曾明确提出:  “我们称之为人工产物的那些东西并不脱离自然。 他们并没有得到无视或违背法则的特许”。 人文地理系统与自然地理系统尽管存在物质的外在形态上的差异 , 但在其关联的运动中和 “ 自然性” 的本质上是统一的。③典型的人文地理环境与天然自然地理环境客观上的存在着差异。人类把自然法加以人工 (技术 ) 的组合 , 创造出一种不同于原生自然物的新物质形态— — 人文形态 , 同时赋予了它的新特— — 社会性 , 表现为创造性、 自觉性、 目的性以及智慧生物的自组织性 , 并以其特有的功能满足人类多维的效用需求: 通过人类有目的的改造自然和创造社会的活动 , 减弱或克服了自然环境的无定性、 不稳定性。④ “ 地” 的内涵随着人文环境系统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化而反射出对人类社会的多功能的作用。“ 地” 以其无限的丰富性满足人类不断变化的多样需求 , 诸如生理的、 心理的、 美学的、 价值的、 物质的等方面。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不仅指前提条件 , 而且也是基础、 基本的原因和决定性因素。
1. 3 人地关系是一个具有多种关系和丰富内涵的总体
多功能的 “地理环境” 与多层次的 “ 人的整体系统” 双向生成 , 彼此渗透、 相互作用构成了人地关系极其丰富的内涵。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 所谓人地关系 ,乃是基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群体、 人与社会 (组织、 制度、 政治、 军事、 文化、 科技 )、 人与人工产物、 人与土地综合体、 人与自然等等多层面组成的物质— 关系系统。在人地关系多层次结构体系中 , 人与土地综合体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基本关系 , 所有其它人地关系皆是在这一基础层次之上的延伸和发展。
2人地关系演进的基本趋势
趋势一:  人地关系主客体同一化。人类凭借自主性和创造性活动使越来越多的自然环境或自然资源成为人文环境或人工产物的一部分。与此对应 , 存在人类意识的物化及人类功能对自然功能的模仿、 借用。 人工产物重新转变自然产物的 “ 人的自然化” 过程 , 两种对流过程的整合使得人地趋于同一 , 形成人地关联共生系统并日益向空间范围扩大、 功能强度拓展的方向发展。
趋势二: 人地关系地域一体化。 随着人地相互作用的空间由地方微观尺度、 到局部地区中观尺度、

40        人  文  地  理        14卷

发展到全球宏观尺度 ,不同规模等级层次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互动性和关联性日益增强 , 使特定的人地系统越来越大地受区域和全球环境 (自然的和人文的 ) 发展变化的影响。
趋势三: 人地关系深层次化。随着人类整体实力的增强 , 土地综合体的多功能效用在深度和广度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 干预能力越大 , 环境对人类作用的影响越敏感、 强烈 , 由此对人类的反馈制约作用越强。 人地关系向双向作用增强的复杂化方向发展。
趋势四: 人地关系高层次化。随着人类产业部门和社会组织结构的日趋分化和精细化 , 以及对土地综合体效用利用的不断拓展 , 人地系统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表现为: 人地关系类型分异由一元类型—— 地域分异向多元类型— — 等级地域分异发展; 由浅层的、 局部的、 封闭和半封闭的作用方式向复杂的、 开放的、 立体网络反馈的作用方式发展 ; 由自然自组织功能向人类组织功能日益强化的地域有机体发展。
趋势五: 人地关系主体扩展化。 人地关系发展过程是人的主体性 (自为性、 自主性、 目的性、 自觉意识、 能动创造 ) 由弱到强的张扬过程 , 是人类社会子系统在人地系统中的生态位势、 功能作用日益扩大的过程。 人地关系正在迅速的转变为一种其基本状态由人类所为来决定的关系。
趋势六: 人地关系演变加速化。“ 形态愈高 , 发展愈速”。在人类社会系统的加速发展驱动下 , 人地关系的演进也日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人地关系演进总体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及空间上的不平衡的螺旋式的加速发展趋势。
3人地关系演进的基本规律
3. 1 人地渗透律
人类社会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人地整体系统的构建中 , 虽然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子系统来认识 , 但在其客观存在中是融合为不可分割的一体来运动的。自然的人化过程和人的自然化过程 , 使人地相互渗透、 彼此交织、 高度相关 , 形成人地的同一。渗透律表明: 人类对 “地” 的干预意味着对自身的干预。人类活动既是把 “地” 当作客体的改造活动 , 同时又是把 “ 地” 当作主体的自我完善活动。自然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构成中的第一生产力 , 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层次部分 , 是社会生产力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外部条件 , 对 “地” 的自组织功能和生产能力的削弱直接意味着人类对自身的破坏和毁灭。人地互渗律是构建现代新型人地价值观、 文化观、 社会观和发展观的理论依据之一。
3. 2 人地矛盾律
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 , 人地本质上是同一的。人地统一于综合进化 , 统一于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之中 , 统一于相互转换、 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之中。 然而 , 人与地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相对独立的不同构成部分 ,   又存在客观差异和矛盾对立。 主要表现为:    自然性(自在性、 给定性、 自组织性 ) 与人类的社会性 (主体性、 目的性、 创造性、 组织功能 ) 的对立; 人与地两种发展秩序和节奏的对立 ; 人的无限需求与地的有限供给的矛盾; 生物圈生态系统中人类与其它生物在 “ 生存空间”、 “生存资源” 上的竞争对立。矛盾律表明: 人地系统发展过程中人与地之间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 , 人地关系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矛盾不断产生、 克服转化的辩证发展过程。通过提高土地承载力和社会生产力 , 人地关系在 “改造—— 适应” , “ 超越— — 制约” 过程求得发展。然而 , 当人地矛盾达到根本上的否定状态和急剧对抗时 , 人地关系可能转向 “ 破坏— — 衰败” 的崩溃模式。历史时期人类数十种文明的衰落消失便是佐证 (当然 , 其中也有人与人的矛盾 )。 当代局部区域荒漠化和社会贫困化(环境难民 ) 便是表征。 人地矛盾律同时还表明 , 不管是人与地的综合协调 ,  还是区域持续发展 ,  都需要巨大投入 , 都需要对人类自身的强力束缚 , 都是有成本代价的 , 而这一点常常被忽视。 人地矛盾律 , 为人地关系的协调调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3. 3 人地互动律
在人地关系的对立统一中 , “ 地” 的变化必然引起 “ 人的系统” 的适应和结构调整 , 人类活动 (土

2期        王爱民等: 人地关系的理论透视        41

地利用、 工业代谢、 生活消费等 ) 必然引起 “地” 的连锁变化。 人地处于关联互动的共同演进中。 人地系统是人与地互动、 区域与区域互动、 要素与整体互动、 原因与结果互动的统一。人地系统的发展不是任何单一要素 (人口、 经济、 社会、 制度、 科技、 文化、 自然要素和自然环境 )、 任何单一类型单一关联方式作用的结果 ,而是在围绕人与地相互作用的主轴下 , 触发要素与关联要素、主要要素与次要要素、确定性 (必然性 ) 要素与不确定性 (偶然性 ) 要素非线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地互动律表明: 自从人类以自然界一种崭新的 “ 异质体” 作用自然环境以来 , 自然环境属性已深深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 , 环境的发展已融合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人类活动日益成为环境变化最重要的内部营力之一。人类社会发展 的本质是人地关系发展史 , 人类社会的产业组织、 制度、 科技、 文化、 工具等社会要素均是围绕人地这一核心主轴而延伸发展的 , 向土地承载力和人类生存能力提高的方向演进。
3. 4 人地作用加速律
在人地系统发展过程 , 人类活动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迅速升级 , 经历了以地为中心 , 以人为中心 , 以及人— — 地共同体为中心的转移过程 ,  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推动了人地关系的加速演进;   人类对“ 地” 的作用速度及其积累效应呈指数递增; 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和人类对环境的依靠越来越强 ; 人地系统朝着速度加快、 程度加深、 作用方式日益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人地加速律表明: 随着人地关系由局部尺度的关联作用发展到全球环境变化 , 人类把自身推到无法避免的境地— — 生物圈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在目前人类对全球环境演化机制缺乏明晰把握和有效调控条件下 , 人类最明智的抉择是改变以生物圈生态系统功能削弱为代价的外延式、 耗竭式、 生存模式 , 逐步建立人地共生的内涵式、 循环式发展模式。
3.5 人地关系不平衡律
在时间上人地系统演进不是直线前进的 , 而是分阶段递进 , 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螺旋式上升的。在总体加速上升发展趋势下 , 人地关系的发展呈现出变革、 飞跃、 甚至局部的停滞、 衰退的不均衡发展过程 ; 在空间上 , 表现为显著的地域差异。人地关系的不平衡性规律表明:  不同时期的同一空间地域或同一时期不同类型的人地系统 , 因其历史积累基础、 人口、 经济、 技术、 交通、 自然环境、 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差异而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 处于显著的不平衡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判断不同人地关系所处的发展阶段、 运行特点、 作用机制 , 以及关键性的人地关系发展的障碍性要素 , 因时因地制宜达到人地关系的有效调控。
4 人地关系的基本原理
4.1 土地承载力限制与超越原理
人地关系发展历史表明 , 人地关系问题集中表现为土地承载力的限制 , 人地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土地承载力的提高。土地承载力集中体现了人地相互作用的强度及人地系统功能的大小。人地关系发展总是围绕不断变动的土地承载力上下波动而振荡、 调整和发展。人地关系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 , 表现为“ 制约—— 被制约” 关系、 “依赖— — 超越” 关系、 “ 挑战— — 应战” 关系、 “择优选择—— 生存适应” 关系、 以及 “发展— — 衰败” 关系 , 所有这些关系的实质乃是土地承载力削弱或提高的诸种表现。人地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影响要素和表现多种多样。概而言之主要有四类: 严酷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理生存的不适宜性; 受土地生产力、 适宜性、 潜力级等强烈限制 , 土地承载力低而不稳 , 形成人口—— 土地—— 食物供需矛盾与冲突; 土地综合体的多功能效用在数量与质量、 强度与速率、 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 构成人类—— 资源—— 环境—— 发展之间的冲突; 人类与人文环境的冲突 , 表现为经济的限制、 社会组织功能的限制、 科学技术的限制 , 以及土地承载力提高的限制。土地承载力提高可以通过扩大生存空间、 类型转换、 集约开发利用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 其中科学技术进步、 经济的集约投入是提高土地承载力的基本动力因素。 土地承载力限制与超越原理为指导人地关系发展提供了思路。
4. 2 人地关系地域关联互动原理

42        人  文  地  理        14卷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区域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  不同空间尺度的人地系统处于整体关联互动中 , 其中任何一个区域的自然或人文环境发生变化都可能对广大地区造成冲击波 ; 多种多样的气候、 植被、 土壤、 地质地貌和人文要素差异构成人地系统差异的基础 , 人地关系的本质属性牢固地扎根于土地综合体中 ;  任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视为一个相对封闭的、 有限的和内部要素相互作用的系统 , 然而只有就更大范围的 “ 整体” 而言 , 方有可能充分了解作为其中一部分存在的人地系统特征 , 任何一个低层次的人地系统的本质都是由比它更高层次的人地系统的非局部联系所决定的 ;  各地区人地关系所特有的过程和格局 , 是历史长期发展中地域与地域互动 , 自然与人文互动的结果 , 而不同尺度的时空耦合关系乃是人地思想的核心; 相互关联、 相互依存成为人地关系的基本属性 , 其典型特征是变动与冲突、 互补与协作。 现代新型人地关系 , 力图否定传统的征服、 扩张、 吞并、 剥削、 霸权等冲突模式和以局部人地系统利益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 力图更积极地达到不同地区之间、代内与代际之间资源和效益的公平分配、 合理配置 , 形成和谐的人地关系格局。

参考文献
1陈传康.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 发展及其利用和调整研究 . 地理科学 , 1986 ( 9): 2
2李旭旦. 人地关系的回顾与瞻望— — 兼论人文地理学的创新 . 世界地理集刊 , 1981 ( 2)
3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 经济地理 , 1991 ( 3)
4朱国宏著. 人地关系论— — 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1996
5西蒙. 人工科学. 商务印书馆. 7
6韩民青. 人类论. 中国国际电视出版社 , 1991. 121
回复 潇湘如是闲 2018-11-29 11:24
人地关系这一篇我觉得很好,已经按照“人地关系中的人”“人地关系中的地”“人地关系中的关系”做了分类,这对把握“人地协调观”是一个很好的理论或者逻辑框架。甚至准备以此来分析高考试卷中是如何体现这三个人地关系要素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7-6 22:16 , Processed in 0.0975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