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关于环境的感知、态度和价值观的研究是极为复杂的一件事。尽管我所论及的范围很广,但或许会有很多读者认为,我所讲的东西没有切中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不过,我搭起了一个大的框架,这或许能够帮助读者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了解这些内容和其他相关内容有怎样的联系。如果梳理整本书的要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
第一,人不仅是生物有机体,还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而且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感知、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反映这三个层面。人类有健全的生理机能,可以大范围地接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只用到了感知功能的很小一部分。文化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身体的哪些官能是最重要的。在现代社会里,视觉被抬到很高的位置,而其他感官则相对受到抑制,尤其是嗅觉和触觉,因为其他感官的分辨能力比较有限、反应速度比较慢,而且也容易激发强烈的情绪。人们对环境的响应方式有很多,其中有一些要基于生理功能,而且要靠特定的文化得以传承。比如说,人们能够感知多大尺度的物体、并且将它们与情感相联系,存在着这样一个范围。时间和空间本来是连续的,但为了便于认知,人们习惯于把它们分割成段,生物分类学其实p368也起到了相似的作用;人类也习惯于把事物划分为存在矛盾关系的两面,然后去寻找这两方面的区别和联系;本着自我中心主义和以中心为大的理念去安排空间布局,也是人们普遍的习惯;特定的颜色,尤其是红、黑、白,会代表一些特定的意义,而且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间通用。文化的影响力是通过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传承而实现的,尽管全人类有共同的认知和态度,但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可忽视的。
第二,一个群体,可以表达并强化其社会性的文化准则,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成员的感知、态度和环境价值观。文化会决定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体验到本不存在的东西——它会导致群体性为幻觉。在两性分工不明显的社会里,男人和女人依然会产生不同的环境价值观,并对同一个环境要素做出不同的反应。本地人和外乡人对环境的感知和判别会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无论从经验还是从目的上他们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同一个自然环境里(比如新墨西哥州的半干旱高原),五个族群的人虽然住得很近,但彼此拥有独立的世界观。人类的任何一种感知方式,或者说所有的感知方式,都不可能认清现实的全部——哪怕那个现实是一种资源,当很多人认识到那是一种资源并且开发它之后,它就面临着枯竭,但即便如此人们也不能说就完全认清了它。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以及审美观念的逐渐变化,对环境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在时间的长河中,欧洲人对大山的看法就曾经包括:神居住的地方、大地上丑陋的赘生物、宏伟的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健康和旅游的圣地。P369
物质环境也对人们的感知起到反作用。在“刀砍斧剁”的环境里长大的人,相比与那些生长在由自然线条组成的环境里的人,更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我们很难说某种环境因素必然导致某种特定的认知差异,因为文化在其中发挥着作用。不过,我们可以大致地做出一些间接的判断。基可维族的布须曼人要在旱季学习认识每一种植物,而倥族的布须曼人生活环境相对较好,他们只需要记住植物聚生的地点。具体的生活环境孕育了当地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比如说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在世界观上就是不同的,而且体现出了彼此生活环境的差异。
第三,尽管我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人们如何选择居住地,比如说城市、郊区或者农场,以及人们选择到哪去度假,但我们依然没有仔细分析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类型的物质环境如何影响了人们的体验的质量和范围。我们需要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他所做的《环境体验的类型研究》(The Varieties of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相比于研究人们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感,似乎不如求助于统计数据,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去国家公园,又有多少人愿意去买度假用的房子,以便更好地把握时代潮流和经济状况。但这样的数据反映不出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如何利用自己得到的机会,也反映不出他们从身处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好处。恋地情结其实有很多种表现形态,包括转瞬即逝的视觉享受,触碰所带来的感官愉悦,进入某种特定环境所带来的欣喜(比如这个环境是你所熟悉的,比如这是你的家、承载着你的历史,比如它能唤起你的自豪感因为你拥有它或者创造了它),以及因为动物们健康活泼而带来的快乐。
某些特定的自然环境,比如说森林、海滨、峡谷或是海岛,p370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的。理想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去掉所有缺陷后的样子。地理思维必然会造就这样一种同源性。各种理想中的天堂之所以像人类美好的家园,就是因为严酷的地理要素(比如说过冷、过热、过干、过湿)都被拿掉了,留下的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和植物。这些天堂的图景也彼此不同,有的是富饶的草原,有的是拥有魔力的森林,有的是散发着芳香的海岛,有的是崇山峻岭和深邃的峡谷。
第四,那些没有语言文字和非常古老的社会群体,与那些受到了科学和技术影响(无论直接还是间接)的群体相比,在世界观上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很多学者认为,在没有科学技术的时代,人类服从于自然,而现在是自然服从于人类。更符合实际的差异性或许在于,原始的人类族群生活在一个竖直的、旋回的、有很多象征意义的世界里;而现代人的世界更加宽广化、平面化、底压顶、无旋回、重美学而不重神灵。在欧洲,这种转化从16世纪开始慢慢地进行,它不仅影响了科学,也影响了艺术、文学、建筑和景观。
第五,古代的城市是天人合一的象征。在城墙之内,人们遵从的是天堂般的秩序,摆脱了生物性的需求以及自然界的无常,而后二者会增加乡村生活的不安定性。每座城市都会树立起某种或某些象征物,以汇集公众视觉的方式,统一并加强权力和荣耀的意识,在现代大都市里,这些象征物可能是一条大街或者一片广场,也可能是承载着这座城市历史和特性的市政厅或者纪念碑。城市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实体,但也有些城市会打造出一个清晰的意象,来给自己贴上一个明确的标签,就美国来讲,纽约的天际线和旧金山的有轨电车就是例证。一个建筑单体也会成为一个大都市p371的标志,而把有历史意义的标记覆盖掉。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多伦多的市政厅和圣路易斯的大拱门就是这样的例子。
像手工艺制品一样,城市也会反映出人们生产生活的动机不过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讲,相比于生活在大自然里城市是一个别人给你安排好的环境,满足你日常所需,你没有选择的余地。这里只有一些小块地方是你自己能够把控的——家可以反映出自己的人格,工作的地方也可以,前提是场地不大而且你自己是老板,还有就是社区里的道路,前提是社区没有充分的社会化、没有人去管理。为了搞清楚人们对自己城市的环境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们需要知道人们在家里、在工作单位、在休闲场所和在大街上都做些什么。无论在哪个大都市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千差万别。一些人虽然看起来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甚至与生活在同一个街区,其实都很可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城市居民唯一共同之处在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生产维持生命的食物这两者间关系都很疏远。
第六,人们对野外和乡村的态度,就我们从口述或文献中得知的而言,是对环境的复杂反应,而且与城市有着不解之缘。这些态度一般都认为环境可以被分类,而且人们有一定的自由在这些类型中进行挑选。人们对这三种环境所抱有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矛盾。荒野既可以代表混沌、代表鬼怪出没,也可以代表纯净。花园和农场代表着质朴平和的生活,但即便是伊甸园里面也有蛇存在,乡间的房子会产生阴郁感,而农场只适合于农夫。城市代表着秩序、自由和荣耀,但也代表着世俗,代表着自然美德的崩坏,还有压追感。在西方,18世纪出现了自然浪漫主义,但没过多久p372工业革命就带来了惊悚,这二者共同引领人们认识到乡下和大自然的种种好处,但代价是一座座城市的拔地而起。意象由此而反转,荒野成为了秩序(自然生态秩序)和自由的象征,而城市中心变成了一片混沌,变成了被社会里的异类所统治的危险丛林。曾经被认为是乞丐和肮脏交易汇聚之地的郊区,如今却获得了比腐朽的城市中心更好的名声。历史上广受认可的“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也发生了倒转。而新城运动就是一种尝试,想要把在郊区生活的优势和“中心”的理念结合在一起。
人类追求理想环境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理想的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各种不同文化有自己的解读,但从根本上讲它可能会是两种相反的图景:一种是纯净的花园,另一种是宇宙。大地上的产育给我们提供生活的保障,而星空的和谐更增添了几分宏伟。所以我们在这两者之间摇摆——从面包树下的阴凉到天空之下的疗伤圈,从家庭到广场,从郊区到城市,从在海边度假到欣赏繁复的艺术品,只是为了找到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那个平衡点。(原书p248中文版p373)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20:30 , Processed in 0.0623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