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9王爱民 地理学思想史 第二篇 第6章第1节古代朴素的直觉的哲学观及其东西方差异

已有 166 次阅读2019-2-20 15:46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更多参阅: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7256-1-1.html
第二篇 哲学、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地理学思想
第六章 地理学发展的哲学思想背景
第一节 古代朴素的直觉的哲学观及其东西方差异
第二节 近代西方传统哲学的人与自然观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实践统一观
第四节 现代哲学观:由征服向协调、由对立向统一转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代科学观:对统一世界图景的进一步揭示
第一节 相对论-量子论的世界图景
第二节 进化论-生态学的有机世界
第三节 现代系统科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世界
本章小结

P93第二篇哲学、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地理学思想


   迄今为止,人类的知识由三大领域构成:一是关于人和人类社会的知识,二是自然的知识,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知识。人类要生存发展,首先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派生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也就成为哲学和科学世界图景的基本内容。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己任,哲学和科学所揭示的世界图景和人与自然关系已进入到人类思想的基本概念结构之中,这无疑对地理学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P95第六章地理学发展的哲学思想背景


   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既存在阶段性差异,同时也随地域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第一节古代朴素的直觉的哲学观及其东西方差异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社会意识逐步达到理性化,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认识大大深化,逐步由远古时期人与自然混沌一体、主客不分的状态,发展到人自相异、主客相分的初步分化阶段。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古典时代”是继世界大宗教诞生后的又一重要时代,是人类思想、科学和哲学的发韧时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观念存在着相同的共性:人的自我认识、自我解释和自我塑造的主体性意识已达到理论化水平。主体和客体已区分,但两者仍具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尽管人的力量大大增强,但人的主体性地位尚未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与早期一样建立在自然占优势地位的基础上。③朴素的、直觉的哲学观。这种人与自然统一观是在肯定人与自然区分的基础上,再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这是一种比原始的人地互渗型思维更高一级的辩证思维方式。早期的哲学家还没有把人当作自由的行为主体,尚未充分注意到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柯林威德认为,希腊自然观是建立在自然界渗透或充满着心灵这一原理上的。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则更充分、更明确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朴素辩证观,早期的哲学观表现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具有的共性,同时又随地理环境、文化形态不同而具有鲜明差异。这些差异突出地表现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所具有的各有特性的人与自然观。这些差异奠定了不同文化形态最初的基本预设、价值体系和思维模式,并和此后的发展、变动的社会文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各种文化形态基本模式及其丰富内涵,成为早期地理哲学和地理思想差异的基础。


一、
古希腊以“自然本体论”为基础的哲学观
     希腊文化承袭于克里特文明的内涵,同时又深受巴比伦和埃及两种原始农业文明的影响,文化本源中具有外来性及其对周围民族文化的兼容性。航海及其海外贸易扩大了希腊人的空间视野,促进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希腊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希腊哲学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与当时城邦社会、民生制度、学派林立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希腊大陆多山,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宜农耕,通商打鱼又面临风浪和海盗的袭击,严峻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希腊哲学以自然为探索中心,自然环境这一特征对早期希腊哲学“自然本位论”的形成有着某种难于否定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建立在宇宙论的模式基础。希腊人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运动不息、充满心灵、有理想、秩序和规则的世界。心灵和理想是自然界秩序和原因的支配因素和调节因素。在对人和自然形形色色的解释中,形成了多样化的人与自然观念:世界统一于心智,亚里士多德把植物到动物到人看作具有不同灵魂级别的连续系列,用心灵或灵魂来猜测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本源,认为人和物一样,都由某种物质元素产生和构成。米利都学派将其归结为水和气,赫拉克利特归结为火,德漠克利特则用原子来说明世界的统一,世界统一于数,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数,人生就是数学逻辑的产物,世界在数学中达到最完美的统一,世界统一于神性,充满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希腊神话既表达了人对主神——自然力的崇拜。又歌颂了人的伟大,体现出人对自然的征服力量,人格化的自然诸神折射了希腊人“自然与人类同等重要”、“人神(自然)同一”的信念。人与自然同一的思想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神话的基本特征。希腊人对“大地的观念”是从物质世界自身去寻找大地生成的原因与元素,正如德漠克利特所说:“一切都遵照必然性而产生。”
   此外,希腊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和理解还兼有以下特点: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关注的中心是自然,形成了以“自然本体论”为基础的哲学观。希腊人对自然和人的思考具有理性的、 逻辑化的、演绎的、分析的和认识论成分,从而导致了后来西方文化中本体论、认识论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发达。希腊的哲学观同时存在主客分离、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万物排斥斗争的倾向。自然以外在于人的因素出现,而人则作为不同于自然的因素而存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是社会动物”或“人是政治动物”,用人的“社会性”、“政治性”使人与自然相分。普罗泰戈的著名命题“人是万物尺度,是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突出地表达了人的中心地位。对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希腊人侧重于自然对人的作用亚里士多德在《气象学》一书中提出了地球的各种可居住性和不同纬度有关的设想,柏拉图在他精心构筑的理想国中,设定了与城邦土地、财富、防御力量相适应的最佳人口规模希波克拉克所著的《空气、水和地方一书开西方环境论的先河,以气候为主要因素讨论了土地、国民性及社会制度,认为气候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
“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观
     中国古代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就其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可与希腊哲学媲美。同时,它又具有自己特有的形成环境、内涵和此后的发展流变模式。中国古代文明形态是一种典型的大陆型农耕文明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东南有太平洋之险,西南有青藏高原之隔,西北有戈壁沙漠之阻,四周的自然屏障难以与外界沟通,从而使世代居于斯的人们长期形成了大一统天下、内向的文化心理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宜耕地广阔,良好的自然环境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开化。人们对自然善意、感恩成分多于敌意成分。以农耕为主的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人力和自然力不可分割的结合使人们对土地这一衣食之源有着深切的依念,甚至骨肉相连,与自己合二为一的内在感,人作为自然客体的一部分融会于自然整体图式中。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切都要遵循自然界的时季变化规律和万物生长发育的常理,以协助天地化育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成为传统农业连绵不息的基本前提。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制逐步为封建社会所代替、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人文社会环境的整治和处理成为国家生存和民众生息牧关的首要问题,因而古代中国的先哲集中于人伦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思考和实践,从而造就一种“人本位”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哲学的人与自然观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上,中国古代所谓的“天”有多种含义指天命、天志、有意志和人格的世界的最高主宰;指与地相对的天空,包括日月星辰在内的天体、风云变幻的万千气象;指包括地在内的自然界。依据不同的思考视角和“天”的理解,形成了几种主要的哲学观念和实践态度
      1)儒家的“天人合德”观念。儒家对“天”作偏重人文的理解,探索的重心是人和人文环境的关系,同时也肯定了人“可以与天地参”的自觉能动行为,经典表达了懦家的“以人为本,以德为体”的哲学观念
      2)道家的“以人合天”观念。老子提出“道”,使天与人达到内在统一。庄子则鲜明提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交融,天人合一,主观即客观,人即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庄哲学的“天道”以自然天为德为性,因此,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人道当效法天道,顺应自然而养生,无为而自治。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2001一书中对道家思想推崇备至:在人类文明中心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哲学。它推断人类在获得文明的同时,已打乱了自己与终极精神的和谐相处,从而损害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类应该按终极实在的精神生活、行为和存在……公元前4世纪的这一中国哲学,不仅与它产生的时代和环境有关,而且与此后所有时代和地区,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人类的全球状况有关。
     3)《易经》的“天人相谐”观念中国古代文明存在三种基本文化基因:一是宗教意识及其天人认同感的延续;二是上古三代“黄金时代”的遗训和氏族宗法传统遗风的强固力量;三是对《周易》的传授及其注解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易经》中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其含义是说,大地万物互相交融和谐,才有安泰繁荣,人的职责就是认识和掌握自然之“道”,协助自然有利的变化。既要在自然变化之前加以引导和调节,又要在自然变化之后加以顺应和适应,这样就达到天人相谐、人德合一。《易传》中提出的调节适应相谐原则是对当时农业生产的高度总结,同时也被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上。
     4)荀子的“天人相分”观念。荀子批评庄周“蔽于天而不知人”,第一个提出“天人相分”的命题。宣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自然界有其客观规律,与人间祸福并无联系,天道与人道相分,各有自己的职能。荀子认为,人高于天地,与其仰其自然,不如制服自然,自然不会满足人,而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掌握规律,改造自然。荀子的“天人相分”实际上以“天人相合”为基础,其“制天”的思想并不排斥“顺天”。苟子提出的改造自然、利用万物的主张在先秦哲学观中可谓独放光彩。
    纵观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流派纷争,各有旨趣:儒家重人、重社会;道家重道、重自然;荀子则重宰制自然,重天人相分,各派以“天人合一”相贯通,形成对立互补的人地观体系儒家强调以“德”、“礼”、“仁”、“诚”治人,以德为体,达到社会大一统、人与自然大一统的理想境地;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节制奢欲,返璞归真,人在自然无为、天人交融状态中达到与天和谐的理想;荀子则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提高生活当成人类理想。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观的一些共同特点:人生存天地之中,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善意的、感恩的(赞天地之化育),非绝对对立和敌意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万物一体、天人一体、交融互摄,以天地人完美和谐为最高理想境界;德、礼、仁、诚在达到“天人合一”中起着载体和动因作用;人与天生生不息,处于不断发展、变动、转换中;人能适应自然、调节自然、改造自然,参与天地化育万物。
     与古希腊的自然观比较,我国的古代哲学观还具有以下的特点:①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在中国社会文化数千年的延续过程中,不仅先秦哲学所拥的“天人合一”的意蕴大体无变,而且“天人合观”的哲学观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哲学观重人、重社会、重道德的束缚作用,是一种早熟的人本位的哲学观,“人类可以利用伦理价值规范来驾驭自身和天地”的思想,对当代全球人地问题的解决有指导意义。但同时存在对自然本质探究的忽视,蛰伏了近代我国自然科学落后于西方这一历史的预设,单纯重人而不重自然最终也压制人的主体性。中国的哲学观长期以来强调人地统一、主合,缺乏主客对立、人与自然二元分裂的阶段及其哲学思想体系。而二元分裂能造成文化内部的张力和动力,从而使世界观发生动态变化。从这一方面看,中国的哲学观又具有极强的惰性,中国古代的哲学观表现为从整体上、变化中观察事物,强调万物的关联性、整体性以及相生相克、互动转换(元气、八卦、五行、阴阳、变易),表现出很强的直观的辩证思维、整体动态的特质,但也存在自身的缺陷,缺乏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Logos)过程(法则、概念、规律、抽象、形成及其客观化过程)和科学分析成分,重整体而忽视多样性和个别性,重价值论而忽视认识论,是一种缺乏实证基础的朴素和原始的整体观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维持自然界的生机流畅,珍重万物,具有参与、进取、求实、务实的思想因素。这种基本的人与自然观是与传统农业低水平的生产方式和对自然严重的依赖相适应的,对自然的改造集中体现在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有限度改良与改造这一层次,“靠天吃饭”的生存方式不可能存在占统治地位的主体精神,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观是一种主体性原则较为缺乏的哲学体系。尽管先秦素有“制天命之用之”,中唐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不相预”、“天人交相胜”、“天人还相用”之说,但即未成为实践主流,其影响也较弱。长期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乐天安命、对物欲节制的人生态度,使人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适应,而不张扬于对自然的征服。
     概而言之,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观,是一种人本位、农业文化形态的哲学观,既存在合理性和智慧的闪光,又存在内在的不足,它的重要作用主要在于提供一种世界观视角,而不在于提供一种方法论。在西方因其内在文化要素的特点使其科学、哲学、社会、文化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东方文化中的智慧因素,内在的生态价值,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道德约束的世界观重新为当代哲学和科学所关注:
    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莱布尼茨,也因其对中国的冥想而著称,他把中国想象为文化成就和知识成就的真正典范……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和哲学范围与意义的哲学家与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有两个例子。当作为胚胎学家的李约瑟由于在西方科学的机械论思想中无法找到适合于认识胚胎发育的概念而感到失望时,他先是转向唯物辩证法,然后也转向了中国思想。从那以后,李约瑟便倾其毕生精力去研究中国的科学和文明。他的著作是我们了解中国的独一无二的资料,并且是反映我们自己科学传统的文化特色与不足之处的宝贵资料。第二个例子是玻尔,他对他的互补性概念和中国的阴阳概念间的接近深有体会,以致他把阴阳作为他的标记(伊·普利高津,2006)
专栏6.1中国传统哲学与地理学
      中国传统哲学蕴涵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内涵和整体论思想,其本身可以看成是中国传统地理哲学的组成部分。从这一视角看,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的地理哲学在古典时代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中国传统哲学至今仍然是中国地理学思想创新的源泉之一,在多个方面富有启迪意义:中国现代地理哲学的构建;中国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发展,正如段义乎所做的工作那样;统一地理学和系统地理学的理论思考;现代人地关系理论的新推进。然而,中国传统哲学在地理学中承传与发扬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哲学要么坚守传统马克思主义,要么热衷于各种西方哲学流派,中国现代本土哲学发展严重不足;地理学与历史学分割,青年地理学者深厚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功底缺失,地理学史、历史地理学、地理学思想等出现明显的承传断裂和后继乏人现象;地理哲学和地理学思想这些对中国地理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领城需要一批学者长期不懈、跨学科的联合研究,遗憾的是它们却成为少有人问津的冷门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17:53 , Processed in 0.0573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