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37王爱民 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篇 地理学思想的评述第十三章区域论、空间论与时空观

已有 509 次阅读2019-6-1 11:26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第十三章 区域论、空间论与时空观
第一节 区域研究与区域论
第二节 空间组织结构与空间论
第三节 时空耦合性与时空论
本章小结
P262第十三章区域论、空间论与时空观
   
   地方的综合、地方间的相互作用、尺度间的相互依赖成为地理学家观察世界的基本视角。从人类远古时代起,基于生存和探究心理的需要,引发了对基本的地理学问题的思考:在什么地方存在着什么?为什么是那样?地理学家一直在寻找适合的方法来解释区域多样性、差异性和关联性的原因。法国区域学派找到一种现代分析方法。这就是对当前区域景观和文化如何在长期的人与自然相互的作用中形成的历史解释,一种基于空间地域相对封闭、均质、稳定条件下的地方垂直综合。在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区域一体化选程中,不同尺度间的联系对地方特征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形成了地理学空间分析发展的基础。通过相似性分析,寻找可以被理想化为几何模型的空间结构或模型。相关地区(区位、距离、结构中的不同现象)变成调查的焦点。用交通费用、通行时间、点线面网络结构、各种有形的“流”和无形的“场”的测度和度量具有比文字描述更强的说服力,地理学家的目标转向阐述空间规律。然而,扬弃区域内涵的空间分析最终发现简单的模式化并不能完全解决复杂的空间作用关系和区域个性特征问题。区域和空间的这一历史进程既为现代地理学出了难题,又为区域-空间重新整合提供了契机。

第一节区域研究与区域论

   所谓“区域论”,是有关区域概念与区域分异、区域类型与区城边界、区域结构与功能、区域差异性与区域相似性、区域多样性与区域独特性、区域垂直综合与区域间水平关联、区域共存性与区域历时性、区域分工与区域协作、区域本体论与区域方法论等思想观点的统称。
一、区域地理学的发展演进
   正如人类存在着要了解往日、理解各种事象的历史变化的愿望一样,人类也存在着要了解什么地方、有什么存在、不同地方的存在有什么不同、为何不同的强烈愿望。地理学作为一个学术领域,满足了人们理解地方、利用地方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有关地方的经验和知识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古代时期的区城地理学专注于地理事象描述、人类如何适应与利用,缺乏系统化的体系和理论解释。瓦伦(1622-1650)对地理知识作了早期的、意义重大的逻辑化整理,他将地理学知识分为普通的(或一般的)与专门的(特殊的),识辨了后来被称为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之间的基本差别。康德(1724-1804)吸收利用了瓦伦的观点,认为无论是历史学还是地理学,都是描述性的综合知识体系,前者涉及时间中的事件,后者涉及空间中的环境。康德由此将地理学视为根据各地区的特殊性与差异性而进行的地区研究,并为从事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哲学辩护(Livingston,1992)。洪堡和李特尔将整体性、关联性、人地相关性、综合性、因果性等地理学核心概念注入区城研究中。洪堡特别强调区域的整体性和分异规律性,而李特尔更多地关注于区域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两位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各有侧重地推进了区域地理学的科学化。在维达尔领导下,法国地理学派继承并发展了李特尔的区域研究和人地整合的思想,注重综合观念和方法,区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世界区域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并使其一度占据地理学的核心位置,形成了“区域综合是地理学工作的极峰”的观念,维达尔把每一个地方的“区域”的独特景观与生活方式视为人类与其自然环境在各个历史时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费尼曼(Fenneman,1919)总结说: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要在特定的地方或地区去研究,地理学应立足于它的核心区域地理学,以防止其他科学跨越。赫特纳和哈特向分别对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早期及晚期从经验主义哲学和方法论角度进行了总结。理查德·哈特向(1996)指出:“要想理解每一地区较之于其他地区的全部特征,我们必须审视相关特征的全部---区域地理学”,主张地理学家的任务就是从人文和自然维度去描述和解释区域多样性和差异性达比(Darby)强调,“我们的系统问题都是为了追求达到目标的一切方法,而区域地理学才是我们研究的顶点”,即使哈格特(Haggett,1965)这一捍卫“空间论”的前锋人物也认为,区域是“组织地理信息最有逻辑性、最令人满意的方式之一”。区域论者认为,每个区域都是独特的,必须用区域方法论去研究,主张地理学者使用独特的方法,即描述独特的现象和独特的区域。20世纪50~60年代,在地理学思想发展史上进入计量运动、空间分析、理论模式的高潮时期,地理学致力于普遍性、数学形式化和演绎方法的研究。注重独特性和归纳法的区域学派受到猛烈拌击,导致区域地理学整体的衰落。客观上,传统区域研究存在自身固有的缺陷:现象罗列,形态描述,缺乏有深度的整体关系研究;注重区域个性或独特性和差异性研究,对区际联系、区际等级动态关联作用和一般规律研究不足;以描述、解释为主的静态区域研究方法难于与不断变动、复杂网络关联的地理现象和环境相适应;区域地理研究缺乏在人地整合这一前提下自然地理学家和人文地理学家的有效合作,或侧重于人文地理研究区域,或偏重于自然地理研究区域,自然与人文割裂是阻碍区域地理学纵深发展的深层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多种力量驱动下,区域地理学得到复兴;缺失坚实的区域地理学基础,背离了瓦伦早就强调的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之间的互补关系,系统地理学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离开区域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的支撑,空间分析、数学形式化表达在取得重大进展后,却发现迷失了地理学的存在和方向;人本主义地理学和后现代地理学的兴起,挥击了“非人文”的空间科学,恢复了人们对地方丰富的感受,使地理学“重新”认识到地方、场所、区域、功能区等在地理学目的性、本体论、方法论和地理学实践上的重要意义;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不断地重塑空间地域,强化了全球与地方的关联与响应,马西(Massey)宣称:地理学应再次承担起向旧区域地理学的挑战;自从区域地理学迈向死亡,地理学者的功劳是尽力以一个形式维持或者以另一个形式使它复苏,这是一个重要任务。哈特(Hart)在给美国地理学会主席的演讲中强调区域地理是“地理学艺术中的最高形式”。不少地理学者欢天喜地地宣布:“新”区域地理学已诞生(Gregory,1989)。一些学者强调了“新”区域地理学是对传统区域地理学的决裂。而这种所谓的反叛仍是在区域多样性的坚持上,将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和社会相互作用理论注入区域研究中。对此,贝克引证并评述道:
不必惊讶,“新”区域地理学概念有很多争议:尔门(Holmen)甚至认为,所谓“新”区域地理学既不是“新的”,也不是“区域的”。但对地区、地点与区域文化的重新强调,依然恢复了地理学与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联系。对某些学者而言,“新”区域地理学也许更具理论特征而较少经验性,但对恩特里金(Entrikin)而言,新研究与传统的区别在于“对地点传统‘事实’的超越,改变为研究的意愿越强,对地区的主客体验就越多。这种转变以增加既关注主观又关注客观事实所导致的逻辑复杂性为代价,为地点研究增加了丰富性”(阿兰·贝克,2008)。


二、区域地理学关注的若干主题

(一)区域概念与区域边界
    区域研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区域概念界定与区域边界确定。阿兰·贝克(2008)指出:“区域地理学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在它确定每一‘区域’的特性并划定其空间边界的双重研究中产生的。从理论上讲,前者要求了解与认识特定区域内全部范围的形式与功能,而后者,若不是假定有界地区特性的均质性,就至少假定其一系列的独特性与相互依存性。”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长期成为困扰区域地理学的难题。
   区域是基于特定目的、任务、视角、分类依据所确定的差异化地域,不存在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区域概念;区域的地理尺度选择并无统一性标准;区域相似性与区域差异性本身是一对既对立又互补的概念,依据此原则所划分出来的区域必然具有相对性;空间的连续延展使边界具有过渡性,而不同尺度下的边界缺乏精确的一致性;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的人对同一地域有不同偏好、知觉和理解,对地方的理解因人而异。任何特定的区域系统,“都仅仅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Grigg,1965)。芬奇(V.F.Finch)提出“区域是一个心智的结构”,故分区范围、类型随着研究者个人的意见而发生差异。“地方的意义取决于所要考虑的问题及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MelDowell,1997);区域可表现为共时性(静态区域),但区域本质特性是动态的。区域快速的变化,使区域信息旋即过时”。
    约翰斯顿在其所著的《区域地理学:现状与展望》中指出了区域研究的许多困难,①对空间上不相联系的现象同样存在口头表达的困难。②找到一种强调区域重要性的方法也是一个问题。在理想的情况下,应该用每个区域自己特殊的方式来处理,但是它经常被更安全的标准模式取代,这种模式将会使无聊的描述泛滥,③界定区域时也存在困难。几乎没有区域有明确的边界,特别是对于统一的自然区域来说,问题就更为突出。在这种区域中,有许多特征的边界被或多或少的假定重叠起来,形成一种内部统一但是又清楚地区别于周围的环境区域,在功能区,边界线是一个中心辐射出的影响被另一个中心取代的地方。④范围的问题。区域地理学家必须找到一个概括的标准,既避免使读者沉溺于细节,同时又避免对正在讨论的区域没有一个清晰的映象。⑤当地数据的短缺,尽管在地理的调查、统计记录等方面得到巨大的发展,但以当地的水平,许多是不可得的。而更严厉的规则使研究者越来越难获得原始数据。并且,由于今天变化过程的迅速,不可能满意于那些几年前收集的资料。⑤区域差异性被掩盖。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各种活动(如建筑和交通系统)形式的国际化使变化和独立的特征被忽视。一个区域不能再解释为人类与土地垂直关系的结果,水平关系的发展将把任何区域与世界其他地区联系起来。
    区域概念、区城类型、区域边界存在相对性、模糊性、差异性、多样性、主观性和规范性。在实证主义者看来,这些特性使区域地理学不可救药,难入客观科学的圣殿。但在人本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这些特性则是地理学的意义、价值、无限潜力和地理学创造性意义所在。哈特向旨在使区域地理学成为客观科学,但他也承认无法避免主观性。哈特向主张,即使区域地理学存在固有难题,也不能允许地理学者“逃避将区域知识有机结合到最合适判断所决定的地域分区中这一任务”,哈维在《地理学的解释》(1999)一书中指出:“尽管难于精确把握,地理学者仍然倾向于用在‘区域’层面上进行人文与自然区分的方法进行研究……地理学者倾向于滤除小尺度变量与大尺度变量并全神贯注于系统……这在决定区域尺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哈维也强调区域尺度的确定在区域研究中的重要性:“也许,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能够通过分析他研究的特殊水平而确定,而不是通过审视他所讨论的一种专题去确定……我准备提出地理学思想的另一个基本宗旨,即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是由区域解析水平来确定的。”
(二)区城划分与区域类型
    区域划分是区域研究的基础与前提。赫特纳(1983)指出:“用何种方法分区,乃由地理学家依据它的重要性决定的,若无特定目的而无法确定使用哪一种方法。世界上并没有一种能适用一切的分区方法,应选用能求得最大效果及最小损失的方法。”格里格(Grigg)提出“区划类似于分类”的观念。戴维斯(Da-vics,1972)则系统地构建了一整套分类分区系统,在《地理学的概念革命》中提出了地理学分类分区的十大原则:①分类乃由特殊目的需要而发展起来,很少有两个不同目的而有相同类型的分类,②两个不同事象之间必须有差异性存在,事象不同则不能适用同一分类系统。③分类不是绝对的,随研究事象改变而改变。④集合体的分类乃基于各个体的属性,而这些分类体的属性乃是它们的差异性。⑤对分区的逻辑而言,分区并非是无止境的,⑥在分区或分类的逻辑上,存在类似于“种”与“类”的等级层次结构。⑦在最基本的区域单元以上的各等级中,可不断进行分区⑧差异性或分区原则是重要的。⑨属性的划分,在分区的目的上看,则愈高级其属性划分愈重要。⑩由差异性或分区原则所构成的分区体系颇为有用,体系的逻辑构成只有在⑤~⑩项条件下才能继续维持。
   依据不同目的、任务、时间和空间尺度、对象与功能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分区。各种形形色色的区域从构成要素上看,主要有自然区、社会区、经济区、行政区、政治区、文化区以及上述所形成的不同组合或主题分区。弗勒(Fleure)按照“增进福利”的差异把全球分成饥饿区、衰落区、增值区、费力区、困难区、流浪区、工业化区七种地域类型。在约翰斯领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词典》“区域”条目中特别强调了功能区的意义:     
区域地理学的早期研究大多关注形式区域,即以某种特征的存在或缺失为基础进行界定的区域。尽管哈特向预见了另一种概念——功能区域的重要性。但是两个概念的联系很大部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到研究。迪金森在其著作《城市区域和地方主义》(1947)中承认“区域均质性”的作用力《它支持了形式区的界定)。但是他认为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关联’的特性、强度、范围、相互关系以及区域在空间上彼此联结和分离的方式”,区域均质性“完整的意义”才能被发掘出来。是然,这又回到了哈特向的观点上,但是迪金森表述的新颗之处就在于它脱离了自然地理和自然环境,提供了“隐含在社会空间结构之后的核心的区划原则”。这就是城市区域“具有相互关联的活动、类似的利益、共同的组织的地域。它以通向城市中心的道路为媒介而产生”。10年后,非尔布里克(Philbrick)巩固了迪金森关于人类空间组织的观点,他认为具有学术活力的人文地理学的任务是通过解释“地域内人类居住地的功能组织来分析独立于自然环境的人类居住地的地域结构”。他创制了一套理论构建—聚焦性、地方化、相互关联、空间不连续。

(三)全球化、信息化、地方化中的区域特质

     卡斯特尔斯(Castells,1996)在《网络社会的兴起》一书中认为,交通通信技术的非凡进步,生产、贸易、金融、政治、文化的全球化,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空间流正越来越有力地打破地方之间保持个性和差异的樊篱。由此引出“地理终结”的说法。然而,更多的学者认为:全球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使传统的相对封闭的“马赛克区域”镶嵌格局已经过时,“地方的意义已被重新界定,而不是被削弱了”(McDowell,1997);全球化与地方分异的新形式是同时发生的,地方差异既是全球与地方关联的原因,又是其结果;地方间的相互依赖与全球的联系增强了“地方的全球化意识”(Massey,1994),进入到“深度一体化”时代,应把地方看成是更大的全球体系中的切换点或者是跨越地方的网络中的节点;地方作为全球性力量与地方性反应的作用“场所”,其“边界”具有开放的、多孔的特征(不是实线而是虚线),地方独特性本质上是“本地性”与“本地以外”作用的产物;“强调‘外部’过程对地方‘内部”影响的地方概念,其重要性在于,它向那种认为地方及其中的人们可能通过设置保守的樊篱来抵抗非本地力量从而实现繁荣的观念发出了挑战”。

(四)区域研究聚焦点与区城研究方法

    区域太复杂,存在多种多样的研究主题和视角。区域研究聚焦点在于揭示区域独特性、区域个性、区域精神、区域特质。这些概念广泛地出现在维达尔、福克斯、索尔、萨克等众多学者的论著中。吉尔伯特(Gilbert)宣称,地理学是“认识、描述与解释区域特性的艺术”。区域意义与试图寻求意识、价值、信念及其它们对人们行为的影响的理论是联系在一起的。段义孚(Tuan)强调地区的历史情感,把地区定义为活动的节点:“一个街角是经过管理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空间。”人本主义地理学对“地方感”的热情、文化地理学对“文化区”的研究,以及社会空间的相互作用理论均强化了对地方、区域特征与个性的解释。社会结构化理论的缔造者吉登斯认为:
区划应该被看成是社会理论中有重要作用的观点。区划不是一个完全的空间的概念,而是表达了时空中背景的集合的概念,这才是对区划最正确的理解。由此,区划是一种在理论和经验层次上都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的现象。没有一个概念能比区划更有效地纠正“宏观”和“微观”尺度之间错误的划分;也没有一个概念能比区划更有效地反驳“社会”一定是一个具有精确确定的边界的、轮廓鲜明的整体这个假设(Giddens,1984)
    近代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主要采用归纳法、比较法、观测观察法,以对区域进行条理化的记述和解释。20世纪50年代以前,无论中外,解释区域的普通形式是:位置、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矿产、人口、交通、产业、都市等项目排列组织,呆板而少变化,重描述而少解释,重要素列举面少关系分析。方法论和理论上的薄弱使区域地理学的研究显得单调、肤浅、不切实际,这成为传统区域地理学衰落的根本原因。现代区域地理学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面向主题和问题,放弃了“八股文”式的记述列罗:在经验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上,采纳并发扬了人本文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思潮和社会科学理论;在传统的要素基础上,更加重视技术、政治、文化、制度、人文因素;在尺度上,更强调地点、地方、全球不同尺度的关联作用和区域过程的研究。
     思里夫特(Thrift)将区域看作“人类作用和社会结构交汇的地方”。他认为区域由“一些相互作用的不同背景”组成---不同场所的特别的交汇。这些背景有助于形成“相互作用的错综复杂性,特殊的时空的特定性,生活就是交汇的感觉”。后来,这些观点在两个研究方向上得到发展:一是存在主义的解读,认为社会空间的产生是“伴随相互联系的生命而自动出现的人类存在的‘处所’的开辟和占据”;二是后结构主义的解读,它促使思里夫特把区域的构成与“对人类主体完全背景化的描述和对背景的完全主观化的描述”联系在一起。无论上述各种观点之间有怎样的差别,所有这些方法都意味着“区域”在社会生活的构建中有深刻的重要性,都强调了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生着巨大变化的区域形态的偶然性,这些变化基于区域形态的背景性,可以通过分析时空延展导致的“地方-全球辩证法”来理解。
    区域学派的支持者将地理学既视作一门学科又视作一门艺术,并认为地理学者(和其他艺术家相同)应该强调文学水平布鲁克(Broek)认为人类应该强调真正的人和事,而不是模型;品质而不是数量;评价和灵感而不是计算;美丽智慧而不是资料,地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些属性恩特里金(Entrikin)认为,地理的概念不适合于标准的分类,因为它把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分开,并且把特殊性和一般性分离出来,地区应被看成既有地点的客观特征,又有个人的主观经历雷尔夫(Kelph)强调,应“同时考虑地方的独特性和一般性”。区域地理学科带头人佩特森(Paterson,1974)提出了撰写区域地理学的六个关键问题用文字形式完整地描述区域的逻辑可能性;识别各个区域本身的问题;在表述时掌握尺度变化问题;次要区域信息的日渐短缺;各种区域特色的漂灭以及风格创新可能的有限性。佩特森明确指出,撰写区域地理学的任务在学术上是极具挑战性的(阿兰·贝克,2008)。

三、区域论思想评述

     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因其内在逻辑性和方法论问题而受到怀疑,但毫无疑问,“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主题。区域发展和区城差异是环境要素之间以及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是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主题的逻辑起点,由此也意味着区域论与人地关系论是一体的区域地理学的发展需要处理好一系列关系并在对这些关系的研究中寻求突破:区域地理学与系统地理学的关系;区域传统研究方法(观察、描述、分析、类比、归纳、综合等)与现代研究方法(观测、实验、模拟、遥感与GIS技术、数学形式化表达、演绎以及生态学方法、行为学方法、现代系统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区域的独特性、多样性与区域的普遍性、整体性(统一性)的关系;地方的垂直综合与地方间的关联作用、尺度(从地点、地方到全球)间的关系:区域地理学的时间-空间耦合关系;单一区域与复合区域(不同“区域”的嵌套系统)的关系;区域的渐变与突变问题;区域发展演变的驱动力与偶然性、随机性的作用;区域条件论、区域要素论、区城结构论、区域过程论、区城关联论与空间分析(空间论)的全新结合。

P269第二节空间组织结构与空间论
    所谓“空间论”,是有关空间形态(位置、方向、形状、点、线、面、网络)、空间要素、空间结构、空间区位(距离、费用、时间、场所、空间行为、空间偏好、区位配置、区位效益、区位决策)、空间关联(空间场域、空间摩擦、通达性、中心性、扩散效应与集聚效应、供给关系、竞争关系、互补关系、协同关系)、空间过程(流动、移动、扩散、变迁、膨胀、收缩、成长、衰落、循环、反馈、演替)、空间专业化与空间分化、空间组织与空间规划、空间分析与空间预测、空间决定论(空间崇拜、空间神秘论、空间分离论)、空间性、后现代性空间(社会空间、流动空间、空间的生产、空间的再现、知识权力空间、空间化文化等)、空间本体论、空间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思想观点的统称。

一、“空间科学”运动及其成就
(一)地理学空间运动的背景

      20世纪50~60年代,在地理学内部兴起了一场“空间科学”运动,这一变革源于多种力量的驱动:对传统区域地理学的不满与反叛;逻辑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模式的持续激励;区位论思想、社会学的“理想模式”、经济学的理论假设的刺激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流的传统区域研究模式的琐碎、粗糙与表象描述已不再令人满意。哈佛大学地理系1953年被取消时,很多地理学家强烈地感受到使学科更为严谨精确和更受尊重的必要性,主题式的系统的研究方法因而被提出。耶茨·莫里斯(Ycates Maurice)认为地理学是规律性的学科,要求通过假设一推理法发展和验证其理论和模型,以发展地理学规律地理学家不再寻求独特性和差异性,而是企图像物理学那样去发现相似性、普遍性法则。显然,这一变化既是方法论的又是认识论的,使地理学从“区域本体论”转向“空间本体论”,引发了对地理学的定义、主题的新的理解和争议。空间科学运动与地理学的实证主义实践、计量(地理学)运动、理论法则化(理论地理学)、社会空间理论互为一体,彼此强化,成为这一时期地理学思想发展的显著特色。
      1953年,谢弗尔(Schacfer)发表《地理学的例外论;一个方法论的检验》一文(不幸的是谢弗尔于同年去世),向哈特向的观点提出挑战。谢弗尔认为:地理学贫瘠是区域地理学对“独特性”的审视造成的;倡导地理学应探究“空间关系”,寻找“关于空间法则”;力促地理学者在现象的空间秩序中寻求规律性。其后,哈特向认为谢弗尔的文章对康德、洪堡和赫特纳等的思想认识不清、有所误解,且其论点对地理学的科学性有相当的破坏,故撰《地理学例外论的再检验》一文加以驳斥,开启谢弗尔与哈特向的论战,余波长达数十年之久。这场论战因缺乏逻辑对应前提而停滞不前,评论者多忽视谢、哈二人观点与基点的不同所造成的认知误解,事实上,谢-哈之争涉及的是对瓦伦提出的“系统地理学”与“区域地理学”的分类关系如何看待与处理的问题。多年以后,地理学者们再度放弃系统与区域二元分割对立的观点,重新回到互补共存的思路中。
    计量运动、理论地理、空间分析主要是美国地理学家发起的,早期集中在几所大学。由于各校所持观点不同,研究方向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主要有以下三种学派。①衣阿华的经济学派。代表人物是舍弗尔和麦卡尔蒂。此学派受经济学影响较深,着重探讨经济区位现象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组合类型。尤其重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②威斯康星统计学派,主要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以发展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为主要特征。③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学派。领袖人物是司徒瓦特,创立了颇具特色的社会物理方法,引力模型、位势模型、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得到了许多地理学家,特别是理论地理学家的青睐
    英国在哈格特(P.Hagget)等的领导下,强调“重建理论模式的重要性”和通过统计推理来验证假说,把空间结构分成点、线、面、层级、网络、流动、传播,来抽象社会空间组织结构的内部秩序。乔利(R.J.Chorley)和哈格特声称,地理学应该采纳基于模烈的研究范式。地理学新的发展不止是体现范围更广泛的研究方法,而且同样要求根本意义上的范式的进步,每个地理学家都面临着在传统和新模型范式之间做出选择;模型的建立应以地理学调查为目的的,而它的完成需借助计量模型和电脑的使用(用以处理数据);模型被定义为是现实一种理想化或者简单化的表现形式,它的目标是让我们能更为清楚地窥探事物的某些特征。对于乔利和哈格特而言,模型的概念十分广泛,它可以是一种理论、一种假设或者是一种系统的观点。

(二)地理学空间运动的成就

    地理学空间运动的热潮以及它对区域特性和人的丰富性的忽视,引来不少轰击。20世纪80年代,萨克(Robert Sack)在他的一系列论文里批判邦奇和哈格特的有关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以及几何学是地理学的解释语言的观点。萨克认为,在涉及提供了解释变量的学科中,空间、时间和事物是不可以被分开而独立分析的,地理形态在不断地变化,而几何学是静态的---它对于时间是完全没有弹性的,几何法则足以解释与预测地球表面形状。如果地理学的目标只是分析地图上点与线,那么几何学足以成为地理学的解释语言。但是,“当作为解释一个城市发展的语言,我们不能接受其有关地面情况变化的描述……那样的话,几何学不可能独自地回答地理方面的问题”。
   尽管空间学派面临着许多严厉批评,但大多数人都认可:计量方法的应用、空间分析的兴起、理论地理学的突破给地理学带来了重大变革和转折,实现了近代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的跨越。空间学派广泛地借鉴几何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打开了一向闭关自守的地理学的窗口,学科的边界得到更为广阔的拓展;地理学理论方法的发展提升了地理学家的地位,并为寻找工作的候选者在计划与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0世纪70~80年代是从事地理学工作的创新者乐观的10年;记述和绘制地图对地理学的传统学派来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而空间学派使用更为精确的方法,空间模式使空间相关性、统计检测、模拟预测、理论解释变为可能。许多模型,包括重力模型这类的简单的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比较数据的工具,因此可以用以表达地理差异;空间分析为地理信息的描述提供了更好的工具,遥感GIS技术与空间模型的结合展现出了地理学的远大前景。
    相对人文地理学对空间的热情而言,自然地理学对空间的态度则显冷漠。马丁·肯特(Martin Kent)在《空间:自然地理学为空间腾出地盘》(载于《当代地理学要义》)中总结道:过去30年来自然地理学忽视了空间的概念;自然地理学对时间的重视比空间大得多,近代以来对过程的重视也许是以牺牲格局(空间)为代价的;空间单位,如植物群落、气团和流域等,在自然地理学中至关重要;整个自然地理学中空间综合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GIS为自然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提供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采用生物地理学方面空间分析新方法,可能激励自然地理学对空间重要性的重新认识。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对空间的关注未能同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文地理学偏离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而重点转向人与社会关系及社会空间;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分割,自然空间失去人文空间的支撑,也就同时失去了地理空间内涵的丰富性

二、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与空间性
    在约翰斯顿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词典》(2004)“空间性”条目中,指出“在人文地理学中使用“空间性’有四个主要意义,它们都意指空间的人文和社会内涵,且都由明确的传统知识发展而来”,并对空间性的四个传统做了如下说明。
1)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特别是海德格、胡塞尔的著作出发,皮克尔斯(Pickles)提出“作为研究世界的一种人文科学,地理学研究应该以人类空间性作为确定基础。”皮克尔斯主要关心的是存在论:“理解以(人类)空间性为特征的普遍结构,这是理解地方和空间本身的前提。”皮克尔斯反对那种认为“物理的自然空间”才是唯一真正的空间的观点,而这种思想在空间科学里很典型.
2)从阿尔蒂塞的结构马克思主义出发,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者指出,空间性概念有助于理解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与对应。阿尔蒂塞认为,时间的不同概念和结构可以被指定在生产方式的不同层次中——“经济时间”、“政治时间”和“意识时间”,它们必须从这些不同的社会实践概念中建立起来。利皮耶兹(lipietz)认为,空间结构的概念必须建立在一种社会结构的概念之上,因而必须从社会结构的概念中得出;空间性包括空间上“在场-不在场”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一层次上社会实践的特殊系统中“参与-排除”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个这样的对应关系都应有其自身的拓扑学。卡斯泰尔(Castells,1977)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提出了这种条件下对空间结构最为详细的分析(图13.1),但是他总结说理论化研究应该将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概念结合起来进行,并转向突出空间-时间。

 3)从勒非弗尔的批判马克思主义观点,特别是他对空间的生产的解释出发,索加使用空间性这个术语来“确定地指社会生产的空间、指广义人文地理学中创造的形式和关系”。索加指出:“空间性和时间性,人文地理和人类历史,在一个复杂社会进程中交织,这个进程创造了一系列不断发展的空间性,创造了社会生活的空间一时间结构,它不仅为社会发展的大型运动,而且为日常活动的循环实践赋予形态”。
4)从后结构主义,特别是德勒兹和福柯的著作出发;许多作者使用空间性来揭示权力-知识的集合在空间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特定主体-位置构成方式(Gregory,1993)。
   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空间性成为其关注的焦点之一。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反过来为以研究“空间-地域”为已任的地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思维方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空间步入社会理论构建的核心圈层中,社会学的空间转向成为当代社会理论进展的一个重要倾向,它沿着两条路径展开:吉登斯、布迪厄等社会理论家在现代性架构下审视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勒非弗尔、福柯等后现代社会理论家采用一系列的地理学概念和空间隐喻来探索日益复杂和分化的社会世界。通过勒非弗尔、福柯、吉登斯、詹姆逊、哈维和索加等后结构主义者、批判马克思主义者、后现代主义地理学者的创造性工作,政治空间、权力空间、女性空间、知识空间、都市日常生活空间得到广泛关注,推进了学术界的“空间转向”。把社会科学长期对时间与历史、社会和社会关系的青睐纷纷转到空间上来。索加在《后现代地理学》一书中认为:
    至少在以往100年中,时间和历史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社会科学的实践意识与理论意识中,已占据了宠儿的地位。理解历史形成的方式,已成为解放性深刻思想和实用政治意识的主要源泉。这一源泉能极其灵活多变地包容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批判性解读。然而在今天,遮挡我们视线以致辨识不清诸多结果的,是空间而不是时间;表现最能发人深省而诡满多变的理论世界的,是“地理学的创造”,而不是“历史的创造”。这是后现代地理学反复强调的前提和承诺(爱德华·索加,2004)

三、空间论与空间-地域论思想评述


    空间成为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归功于一大批学者的思想及其开创性工作。
    李特尔以整体性和人地相关性看待空间,在《地表空间的配置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机能》(1850)一书中认为,“对土地空间的研究必须对该个体的现象以及和其周围的关系加以探讨,这样就可以认知每个个体的机能确证源自整体的组织”,提出了著名的“空间组织原理”拉采尔以进化论的观点看空间,提出“生存空间”(居住空间、营养空间)的观念。德国古典经济学以实证主义哲学为指导,从人类活动与地理事物的存在角度来界定空问关系,强调区位效益及其合理安排(陈坤宏,1991),基于规范性假设和演绎法创建了地租理论与区位理论,两大理论体系均包容了自然与人文的空间关系,其贡献不仅在经济学,而且成为地理学特别是经济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进而加重了空间研究在地理学领域的筹码,芝加哥学派把区位论和生态学引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化过程的研究中,创立了城市空间理论.法国地理学者科利(Andre Cholley)提出“复合体”的空间概念,认为空间观念是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以地表空间观点来研究各种事象,是使地理学研究达到科学水准的唯一途径”。美国学者里奇(L.ynch.1960)等将行为科学的观点方法引入空间结构研究中,强调空间依人的意图、目标、情感、感应而界定,将传统的绝对空间观推向变动的相对空间观,哈维(Harvey)认为,将地理学当作是一门研究具体的个体的分布论的科学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这种做法是以绝对空间的假设为前提的。在这个意义上讲,空间只是观念上的框架,只是一个抽象的并不实际存在的概念。思里夫特把地理空间分成四类:经验空间、开微空间、图像空间和地方(情感)空间,认为把这四类空间联合起来将形成地理学的新思维。
***陈坤宏.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论[M].台湾:明文书局,1991.
     现代交通系统的发展使一批学者转向交通系统的空间结构研究,强调交通运输通信的可及性和通达性及其产生的区位分异和土地利用上的差异,将空间看成由人类活动系统(居民、物品、技术信息等)互动而形成的开放体系(陈坤宏,1991),通过相对空间概念的引入,横向的空间关系和利用各种公式计算出的距离就被赋予了解释性的力量。利用运输网络甚至是经验的感知,距离能根据运输成本、运输时间、里程数进行衡量。福勒(Forer)认识到:在一定程度上讲,由于以时间、距离甚至是里程数为基础计算的距离是社会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典型后果,所以这些类型在空间本质上是动态的和相对的。由此福勒提出了弹性空间的定义,即空间的大小和形式都在不断地变化。他绘制的New Zealand有关时间-空间的地图为该理论做出了例证。罗纳德(Ronld)认为:“向相对空间背景的偏移仍在继续中,而且这很有可能成为地理学历史上最根本的改变。因为它开拓了无尽的还待探索的新领域。”相对空间的重要性表现为:地域性和动态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点,比如迁移的方式、土地的利用、扩散的过程等,而这种地域性和动态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有关。从绝对空间到相对空间的转变具有基本的哲学含义,在此意义上,此次转变是一次革命。从现代地理学对相对空间的重视与表述中,我们看到地理学已从牛顿的经典力学世界转向到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世界图景
     阿尔弗雷德·赫特纳(1983)曾强调:“地球表面没有通过它本身可以认识的现象,只有通过对地球其他地区与它有关的位置的了解,才能认识这种现象的本身。”乌尔曼(Eyre)在《从空间的相互影响看地理学》一文中同样认为:“地点、位置(区位)的概念和它们的内涵-——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其空间相互影响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为地理学理论提供了主要基础,”
    地点(地域性)与位置(空间性)这两个概念以复杂的形式耦合而互补,地理事象存在于地方垂直综合与地方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中。空间与区域本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互为存在。在早期的地理学研究中,空间和区域本是同一概念的两种提法,只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研究衰落,空间研究兴隆,导致空间与区域研究的脱离,这既有标新之意,又有避嫌之感。与区域地理学比较,空间分析有它的特色与优势:重理论、演绎、抽象、假设、实证、法则、规律和数学形式化表述,这成为近代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跨越的标志之一。然而,空间分析这些特征又是以牺牲和抹杀区域独特性、多样性、丰富性为代价的。空间分析和法则论对区域地理学的否定使地理学思想的潜在连续性被遮掩了。对此,詹姆斯(James)认为所谓的“计量革命”并没有体现出许多人所想的那样巨大的改变。向差异化“空间性”回归,成为现代地理学向后现代地理学转变的动力所在。
    地理空间的本质是地域性,空间的所有观念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区域;离开区域和区域要素的空间不再是地理空间,而现代地理学者谁也不会将区域看成是平面的、静态的和封闭的区域:空间分析方法(动态、关联、层次、相互作用)是传统区域方法(综合、对比、分类、差异性)的进一步发展,空间研究可视为区域研究的现代表现方式;关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之说——区域研究、空间研究,从逻辑上看属同一范畴,是同一范畴不同研究角度的不同表述;唯有以人地关系为主轴,才能从根本上缝合空间-区域长期以来形成的鸿沟和分野;地理学者既需要从模型空间、几何空间、抽象空间中去理解空间的逻辑形式,又需要从社会、经济、政治、人性、情趣、文化、艺术角度去诠释区域内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通过倡导“空间-地域”论,兼融“区域论”和“空间论”的思想精华,地理学才能有新的突破与发展。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空间一地域综合体”的科学,它的学术价值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搞清解释不同尺度区域的特性、空间联系和空间过程。空间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面临新的挑战:将独特性、偶然性、非线性特征融入空间分析中;将区域(环境)变量与空间变量结合起来建立解释力更强和空间-场所理论;揭示空间的塑造力以及对个体、群体和社会规制的影响力;阐明自然与人类行为的空间化以及尺度间复杂的关联作用。地理学的特质在于地理学提供了一种思想方式——区域综合、空间分析、时空耦合的思考方式。地方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一空间过程与空间关联一理论解释与实践应用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式。

P276第三节时空耦合性与时空论
   时空耦合性既是地理学对象的基本特性(本体论特性),又是地理学研究的切入途径(方法论特性)。所谓地理学的“时空论”,强调的是时空性(时间与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时空互补性(以空间换取时间,以时间换取空间)、时空耦合性(空间内涵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的变化以空间为载体而存在)、时空收敛(交通通信技术进步下的时空特性)、时空压缩(时空收敛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后果)、地理过程、传播扩散、全球变化与区域变化等。对时空辆合性的研究,存在多种地理学关注的视角和研究途径,如时间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景观变化研究、环境变化研究以及社会学时空研究。

一、历史地理学的时间-空间视角
    时间与空间同为事物的本质。R.H.贝克在《地理学与历史学》中指出:“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是所有学者和所有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或历史学)相交叉的学科所共享的财产。空间在本质上是时间中的空间,时间在本质上是空间中的时间。虽然时间与空间都需要测量和评估,但无论是成为单一学科的显著核心还是用于分支科学,在逻辑上是不可分割的。”“时间与地点在往日与现在都与人类有关,都被人类所构建与经历。”对此,泰勒(Talor)在《时间:从霸权的变化到日常生活》一文表述到:“时间和空间构成宇宙的基本物理维度。这样,我们用时间量度变化,包括社会变化,社会时间表示含有内容的时间:变化过程中的人文现象。社会时间与社会空间作为‘时空’而水恒地联系在一起。”爱德华·索加(2004)宣称,后现代地理学的目标就是重新思考时间、空间和社会结构的辩证关系。在萨克早期的研究中,他阐述了空间和时间是怎样形成不同种类的意义的:“例如,时空的不同组合导致艺术形式上和意义上的不同。科学、典礼、神话、魔力以及日常生活都可以用他们怎样分析空间和时间的直觉来分析,”
专栏13.1时空耦合下的地理学与历史学的关联
  对地理学与历交学的学科关系、学科界线、交融领域,学术界存在不同的争论与观点,如果说历史学是研究时间的学科,地理学是研究空间的学科,那么,时空耦合性使地理学与历史学不是一般性的科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只限于“历史地理学”这一交又分支学科上。“历史学与地理学曾经被认为是娇妹学科,在研究方法与关注问题方面是如此相似,几乎可以表述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两个方面”。历史学家乔治(Gegonge)在《地理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开篇中写道;“没有地亚学,就无法理解历史学。”阿丝·贝克(2008)《地理学与历交学》开篇中对应道:“没有历史学,就无法理解地理学。”事实上,希盾学者希罗多德平就提出了“全部的历史都必须用地理观点来研究,而一切地理也必须用历史观点来研究”的观念。当代讼释哲学创始人物达获尔说:“历史理解的真正对象不是事件,而是事件的意义”,而事件的意义总是同当时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背景即隐蔽在其后的地理环境紧密联系的

二、哈格斯特朗的创新模式与时间地理学
   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Hagerstrand,1916-2004)在其博士论文l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tial Process(1953)中,构造了扩散过程的随机变量模型,使得创新的扩散得以模拟,并在随后对经验主义的研究加以检验。这种在概率理论基础上的随机模型改变了决定论的模型思维方式(在一系列初始条件和关系既定的前提下,一些以时间和空间为变量的系统的未来完全可以精确预测)。在该模型的测试过程中发现,在创新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方差的形式会对随后一个阶段的方差的形式有影响。因此这样的一个模型对那些计划制订者是有用的。兰德大学的地理系因此声名鹊起,并成为理论地理学的权威。在随后的岁月里,哈格斯特朗所用的技术和统计方面的方法所得到的关注反而比其理论分析多。他自己也承认他的研究在经验主义的发现方面的意义还不如其在对扩散过程的一般分析方面。他在学位论文中写到:尽管用以解释扩散过程的有关材料与某个特定区域有关,但是这应该被认为是令人可惜的必需品而非方法论上的精妙。这理所当然地意味着对传统区域地理学家的一次故意的挑衅。哈格斯特朗认为他对有关单个区域的信息及其随着时间推移所造成的改变的分析,是自己对地理学思想最重要的贡献,此类研究成为对扩散过程进行更深层次探讨的基础。
    在20世纪70年代,哈格斯特朗继续对个体行为的时空特征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他运用三维模型以描绘个体在时间和空间里的活动,这一研究标志着时间地理学的开端。按照时间地理学流派的理论,时间和空间是约束行为的条件,时间约束所有个体,而空间的约束力则随经济状况和其他个体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时间-空间地理学随后的研究在兰德大学和其他地方得到了发展,并已经为人类行为地理学的研究照明了道路。有关时间地理学的众多研究成果相继发表:《时间中的空间和空间中的时间》、《时间资源,社会和生态学:前工业社会,人们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交往能力》时间地理学的发展,其意义有三:一是改变了地理学长期注重“社会群体”、忽视“生命个体”的研究模式,对个体行为活动的关注影响到地理学对“人”的理解和地理学的特性,其意义如同存在主义对“个体”存在意义的强调一样;二是把个体-时间-空间整合于三维模型之中,把地理学引入可观测、可量化的研究路径中;三是由地理学家创立的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对社会学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时间地理学的三维模型由于存在对群体行为描述的失效而受到批评。

三、吉登斯的现代性空间与“时空延展”
    在吉登斯看来,现代社会中的所谓秩序问题,实际上是“时空延展”问题,即将时间与空间组织起来从而连接在场与缺场的条件是如何不同于各种传统社会形式的,现代社会的种种制度是怎样在时间与空间中定位并形成现代性的整体特征的。吉登斯认为,最好从“场所”的角度来界定“地点”,它指的是社会活动的物理环境。在传统社会中,空间与场所大多数是重合的,因为对社会大多数人来说,社会生活的空间维度是受“在场地---点化”的活动支配的。现代社会不仅使时间与空间相分离,而且也使空间与场所相脱离。但是吉登斯认为,空间与场所相脱离同统一的测量方式的出现并非密切相连,不应该将时间与空间的分离看作一条直线的发展,相反,与所有的发展趋势一样,它具有辩证的特征。
   时间与空间的切割为其与社会活动的关联提供了一个基础,“时空的切割不意味着从此以后成为人类社会组织的相互异己的方面。恰恰相反,它为不同场合的协调的社会活动提供了时空重组的坚实基础”。总之,从邮电通信到电报电话再到电子邮件,从计算机到因特网,在场的东西的直接作用越来越为在时间-空间意义上隐藏(absence)的东西所替代,在吉登斯看来,时间空间的伸延与分离是理解现代性的关键之一。
   吉登斯借鉴时间地理学发展出了不少与空间相关的概念,如区域化、时空抽离、场所、在场、不在场、共同在场和在场可得性.吉登斯在《社会学》(2001)一书中指出:“理解人们的活动如何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对于分析接触以及理解一般社会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区域化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生活在时空中如何得以分区”,“所有的社会互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可以通过考察我们的活动如何在确定的时期发生以及如何同时又包括空间上的活动,来分析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上被‘分区’的”。
    吉登斯试图以这些概念来辨识社会互动以及在空间结构下如何以不同的形式延展,并改变社会的资源分配结构和运行机制,同时将时间空间关系直接与权力的产生、统治结构和再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社会的空间性的构成与历史性的构成紧密结合起来。索加(Soja)认为,吉登斯的成就在于将权力注入社会的空间化本体论之中,并且将权力注入对地理学的创造性的阐释之中。

四、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下的时空观
    直到20世纪中叶以前,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一直在科学者思维中占统治地位。自然系统被理解为守规矩的、可分析的、可预测的和可控制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图景——这就是相对论-量子论的世界图景、进化论-生态学的有机世界、复杂性科学的复杂性世界。这些新的世界观念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力学世界的绝对时空观,把地理学引入到相对的、偶然的、随机的、潜存的地理世界。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有长期关注地球表层形态、结构的起源、历史与发育的传统,这以戴维斯的地貌侵蚀轮回模式最为经典。20世纪中叶,测年技术的重要进展使环境变化的历史序列更为精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未来预测的乐观心态,然而,早在1920年,生物种间竞争模型预示着演替理论简单化的概念基础被摒弃,20世纪40年代末期,洛伦兹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计算机运算,意外地发现气候建模中非线性现象和混沌方面的困难,即初始状态灵敏度问题。尔后,非线性与混沌现象、随机性和偶然性受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不管是自然环境系统还是人文环境系统,非线性、混沌、复杂性和非平衡态、偶然性的重要性都在影响着地理系统的时间变化过程和空间重构过程;非线性、初始状态灵感性、内部阀限、随机扰动、外力作用可能造成不确定性的转换特性;地理事象一旦由潜存转变为现存,路径依赖、自组织机制将发生作用:地理学必须接受、识别非线性行为及其产生的时间序列效应和空间效应。
专栏13.2博尔赫斯的时空悖论
   
如果说笛卡儿和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给人们以清晰的确定性,那么,“相对时空观”的提出、偶然性的回归、系统的分合与涨落带给“世界图景”更多的是不确定性。时空的复杂性是地理学复杂性的又一本源。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新的《交叉小径的花园》是一个充满多维时间之箭、同存性无限空间的迷宫与悖论:“时间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坡、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博尔赫斯超凡卓越的观察与思考使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后现代地理学阐述所面临的某些两难困境具体化。索加(Edward W.Soja)在《后现代地理学》中对空间的同存性进行了深刻阐述:“然后我看见了那个交叉小径的花园……在这一个单一而庞大的瞬间,我看到数不清的行为,既令人愉快,又让人厌厌恶;令我惊愕的倒不是其中的某一行为,而是所有这些行为在空间上占据着一个点,既不重叠又不透明。映入我眼帘的,均是同存性的事物,可现在流于我笔端的,却是依次性的,因为语言是依次连接的。”(爱德华·索加,2004)


五、地理学时空论思想评述

    时空尺度问题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地理学和科学的难点问题。从分子尺度到全球尺度、从几分钟到数年、数千万年的时间跨度都是地理学研究的领域。随着尺度的变化,地理学关注的问题和得到的结论亦不相同,地理学者需要灵活而敏锐的方法和对尺度敏感的思想。尺度研究涉及多个关键性问题:尺度的选择问题,即研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尺度;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的匹配问题,即针对特定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选择何种时间尺渡去对应;不同空间尺度之间的关联互动作用问题;尺度变化的稳定性与非线性、混沌、攀级问题;尺度与分辨率问题,即对选择的尺度和对象清楚的识别、分辨能力:尺度的嵌套问题,在一种尺度上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何小心谨慎地推广到另一尺度或区域。
    地理学对地理事象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已发展出多种途径与视角.①“静态空间”,即对地理空间的“时间同时性”“空间共存性”研究。这一视角可描述为:在垂直时间之箭上切割的水平地理空间。这里的时间之箭可分为瞬间尺度、短时段尺度、中时段尺度、长时段尺度、地质年代尺度。②“动态空间”,即对地理空间的“变化过程”-“空间重构”研究,这一视角可描述为:时间之箭垂直穿越各个地理空间,或表述为在时间的连续变化中地理空间的不断重构,关注于不同地理空间中地理事象及其关系的变化与变化的地理空间结构。这里的地理空间指从地点、地方、地区到全球尺度。③尺度辩证法。通过尺度的放大与缩小来认识与揭示对象特性。④时空收敛(time-space convergence)研究,关注于交通通信技术进步对时空的影响,这一概念由贾内尔(Janelle,1969)提出。⑤哈格斯特朗(Hagerstrand)创立的空间扩散模式和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⑥哈维的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cssion)。基于“空间被时间湮灭”的想法,哈维把时间与空间和经济必要性与文化表达这两面连接起来揭示现代资本主义关系:缩小的世界是资本主义“创造性破坏”周期过程的一部分,如同需要新的投资以解决人口过剩危机一样。⑦网络社会的虚拟时间和马赛克空间
P281本章小结

    尽管其它学科没有鲜明地突出人地关系这一术语,但人地关系的研究显然不是地理学所独有。在科学高度分化专业化的今天,当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已经成为各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独立的研究对象时,还给地理学留下什么?实际上,这是瓦伦、康德、李特尔、李希霍芬、赫特纳、哈特向等不断在思考的问题。早在近代地理学构建初期,李特尔就敏锐地意识到科学分化和地理学附属历史(社会学)对地理学造成的危机与压力,从而将地理学的研究聚焦于“人与区域/空间”,不同尺度的地方综合及其之间的作用关系就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区域-空间-时空研究既是地理学的起点,也是地理学的归宿。区域论、空间论、时空耦合论及其所包含的概念集群,成为地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在已经到了彻底克服区域与空间、时间与空间二元分割格局的时候了,整合的“区域-空间-时空”论与全新的“人地关系”理念结合,成为地理学生机与活力所在。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4 04:22 , Processed in 0.0731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