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高三,过着平常的每一天,星期一的上课也本应如此。高三文化生的复习已经进入二轮,艺术生只复习一轮,我上文化和艺术各一个班的地理。按平常的上课思路,讲知识点,讲例题,讲方法,几乎没有谁会来听课,除了公开课。在星期一的第四节课,如往常一般,到艺术班上课,这节复习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先简单讲知识点,再一一分析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成因等。上课后10分钟,校长如往常一般巡课,很平常,也没在意,从教室前门走到后门,站了一分钟后,到门口拿了张椅子在教室后门外听起课来。当时看着还是有点小紧张,不是怕校长,而是想在艺术班如何上好这节“公开课”。校长是物理专业的老师,对于老师傅而言,上课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艺术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曾经一个多学期时间花在艺术方面上,3月份才开始重上文化课。先让同学们看知识汇总表,分别找出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特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同学来回答。这样慢慢的引导他们去找答案,当然有的能发现,有的应该是没有看书,随意说的。这节知识点很重要,尽可能讲慢,讲细。关于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和分布特点,让学生结合地图册一一找出来,更好有个空间的认识。后面例题没能讲就下课了,也没简单总结。
课后我也主动去找校长,听校长点评。校长认真告诉我注意几点:1,艺术生基础较差,上课前要告诉他们本节课学习目标,简洁明了的;2,把要掌握的内容细分,如本节课的可以先学习热带气候类型,补充例题,再到亚热带气候类型等,不可容量大,难消化;3,老师少讲,多引导提问学生,把课堂主体权给学生。听后发现自己要注意的问题不少,不然容易讲累了自己,教傻了学生。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短了,复习的内容更加要取重点,考点,进行高效的复习。这些也反应出要多听别人的课,多听他人的意见,发现自己不足才能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