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6||
开学了,又到了培训的黄金季节。与以往不同的是,一项“史上最权威”、影响力和规模都堪称空前的名之曰“国培计划”的教师专业培训正在全国各地展开,以政府的名义推荐培训,足可见教师专业化之于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队伍的建设的确是一件大事,教师当然需要强化培训,就拿本次“国培计划”来说,培训的目的性很明确,借此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教育的问题很复杂,因此窃以为比培训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找准实现上述目标的路径,而不是一味地把教师们圈起来,听这样那样的“专家”云山雾罩地“大话西游”,到头来不仅没能实现培训的目标,反而客观地给受训教师平添了不少的负担,这样谈似乎不合时宜,姑且算是未雨绸缪,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想法吧。
教师需要专业发展,但我们必须清楚,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本意未必是把所有教师都培养成“能说会道”、善于表演的“大师”,而一定是借此提升和强化教育教学的境界和技能。长期以为,教育教学的问题比较集中在学生“主体地位”的严重缺失和因过分关注知识灌输而导致的学生学习环境、生存状态的“恶化”上,如果我们不能锁定或者聚焦这样现实的问题以寻求解决方案,而只是定位在一些“宏大”的主题上,则培训依然会让人觉得“不解渴”。
那么,回到一些具体问题上来,做“力行”的培训,而不是一味谈论理念。说穿了,其实就是围绕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展开,让教师们重新理解和深刻认识那些朴素的、常识性的教育教学概念。比如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是一切知识的源头和真理的化身吗?他需要无时无刻地充当“二传手”吗?他的学生成长和教育结果的绝对“决定者”吗?他需要“减负”吗?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建构怎样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他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乃至于要让教师们明确——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这些年,《中国教师报》围绕着新课改的“六字真言”——自主、合作、探究,一直致力于立足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总结出课改的“四步法”,即第一步理念变观念;第二步观念变方法;第三步方法变文化;第四步文化变信仰。教育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高尚的信仰。教师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突出其科学性、缜密性,又要体现出“人本”教育思想和实实在在的课堂效能,否则,愿望与现实之间、理念和操作之间会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让培训回到常识就是解决“常识性”问题。
培训不是折腾,而应该把好事办好!我们有理由期待“国培”,并为之喝彩!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2 23:57 , Processed in 0.0662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