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探究讨论
初中地理利用探究讨论的方法进行情境创设符合地理学科本身的需要。教材中也涉及了许多地理活动,要求学生之间进行探究讨论、互动合作。对于学生而言,进入初中阶段认知水平的表这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表现欲也很强,这也为巧中地理课堂开展探究讨论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案例:欧洲西部
在探究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一节中,欧洲西部的自然环境时,便可采取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方法,将全班划分为6个小组,每组5—6人,欧洲西部地形图"和"欧洲西部气候图"为探究素材,以课件所提示问题为依据,各选三组分别研究欧洲西部的地形和气候,最终小组展示的方式对所研究的问题答案进行汇总。
实践证明,初中地理课堂情境创设过程中,探巧讨论活动的开展能调动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具备初步与他人协同合作的能力,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倾听他人的意识。
(3)测量调查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读图,地形图、降水量、气温图等。地理教师会教学生如何读图,看方向、图例和比例尺。而学生对地图中的地理意义无法理解,更难将地图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时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去户外实地测量、记录数据、绘制地图等方法进行活动情境体验。
案例:一天当中气温如何变化(课外活动)
质疑:气温是怎样测定处来的?一天当中从早到晚各个时段的气温相同吗?一天当中的平均气温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实验设计:
1)制作百叶箱
用硬纸制作一个长500mm、宽如Omm、高300mm的纸箱,四周设置为一面是口,另外三面用小刀各划5条宽3mm的小缝,便于百叶箱避光和通风,防止日晒雨淋。
思考:溫度计为什么要放置在百叶箱内?总结:这种方式比在阳光直接照射下测出的气温要低一些。)
2)安放百叶箱
把百叶箱用支架安放在一块开阔的地方,离地大约1.5米高,温度表悬挂在箱内中央。口朝北开,防止观测时阳光直接照射在箱内的仪器上。在顶上覆盖防雨顶板。
思考:温度表为何要离地面1.5米高?
总结:1.5米W内环境容易受到地面增湿和冷却的影响,气温不稳定,测得数据没有代表性。
3)测量气温
①一天共观测4次分别在2点、8点、14点、20点。
②准确记录下测量的时间以及温度。
③连续测量一周,把测定结果进巧汇总。
4)绘制分析气温曲线图
时间为横坐标,气温为纵坐标,绘制每天的气温曲钱图。分析一天当中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规律总结:一天当中,早上气温较低,然后逐渐上升,午后两点左右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
质疑:为什么不是正午12点时气温最高?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一杯水放在火上烧的时侯,并不是一放上去就达到100℃,而是慢慢升温,气温的上升也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中午12点的时候并不是气温最高的时候。
学生们通过亲自测量、记录、汇总、绘制气温曲线图、总结气温变化规律,不仅在实际中收获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同时也感受到气象工作者的工作艰辛。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实施起来虽然有些麻烦,但真正做到了W学生为主体,増强其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8 11:40 , Processed in 0.0726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