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5||
以星韵一名年轻晚间活动的志愿者来讲述星韵背后一直在坚守着的这群长辈,这样一个思路曾在我的脑海中蠢蠢欲动很多次,早就在2015年的时候我曾提笔写过,2016年我也提笔写过,但是终究觉得这篇文章写出来会不会被当作作秀,或者当作是在拍马屁,又或者被当作是在诉苦。。。。。。好多的念头在我 的脑海中浮现,每一次敲完几行字便被我删除,然后关掉页面。直到今晚看到袁炳华老师写的《遇到最美的你们》看完我在下面的评论了一大段话,然后又被我删除,我决定打开WORD文档,记录下自己的内心独白。
一、星韵的“老人”们
一个人能把一件事坚持着每天做并且做一年,在我眼里我觉得不简单,若是能每天如一,把一件事坚持着做三年以上,这个人在我眼里除了钦佩还是钦佩。而在星韵,有这样一群“老人”,或者说长辈,他们一直在坚持着。
景荣老师,没有他,应该就没有咱们星韵网站,星韵网站是一个公益性网站,但是支持这样一个的网站的运行,其中有一点就是服务器,而机器的东西是会出现故障的, 并不是一直都是完好的,出现故障需要修理,这些费用,就由景总来买单,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景总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并坚持了十几年。
邱兵贵老师,道长,每天的发布新闻,就像一个百事通一样,想了解今天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说句夸张的话,打开星韵超级群,并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
贾益民老师,每天对网站上老师们写的博文进行点评,鼓励。
周光明老师严格的管理和执行力。(这句话来源于袁炳华老师,觉得袁老师这句话概括的好,我顺手牵羊,拿来用了,望袁老师见谅哈)
郝玉玺老师,每一次晚间活动的海报制作。
李斌老师,几乎每一次的星韵晚间活动录屏,从未缺席,每一次的活动之后,总以最快的速度将视频整理好传在网上。
录屏,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录屏软件打开,然后就傻话录屏了,但是真正的活动录屏,每一位坐在电脑前录屏的老师是不会轻易走开的,怕中途出现什么状况,活动时间多长,录屏老师就得坐在电脑前多长时间。白天大家都需要上班,晚上这时间就是纯利用自己的生活时间。
还有录屏组、主持组的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还有每一年举办地会务组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我们需要来体谅,理解这些老师背后的辛勤付出。
二、做志愿者的内心涟漪
不敢说自己为星韵付出很多,我能做的很有限,反倒是我在星韵收获不少,当初做志愿者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馈星韵带给我的成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做的并不优秀。
做协调那段时间,有一阵子甚至在怀疑,人性?尊重?需求?理解?
星韵晚间活动有一个环节是需要试麦,试嘉宾的麦克风是否有问题,有过联系了老师好几次,对方没回应,若有电话号码,就差点骚扰对方给打电话过去了。而换了道长去联系,有了回应。那会打击挺大的,跟自身的心理承受力不强有关有过自我反身,也有过自我苦恼,也有过自我疑惑,甚至有那么一刹那觉得心好累。
我的观念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希望能多一点理解、包容、尊重,多一份珍惜,感恩。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有时候都在想,是什么让这群“老人”一直在坚持着,并且坚持了这么多年,又是什么吸引着我让我会每年都盼着来参加年会,直到今年朋友问我为什么脚都受伤了还要去福州,去了又没去玩。那会我好像是找到了答案:一种信念,一份热爱,对地理的爱。也许这群“老人”也是因为对地理的这份热爱吧。
后记:星韵网络教研活动是自发性的,这群“老人”的付出是没有物质报酬的,需要我们大家的理解,共同的配合,这群“老人”即使付出多一点,也无怨无悔,但是希望他们的付出能得到我们一点点的体谅。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12 02:24 , Processed in 0.0875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