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ludog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34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浅析《人口》一节教学

热度 4已有 444 次阅读2016-8-26 16:59 |个人分类:教学思考|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八年级上册《人口》一节的教学令许多教师困惑不已:一方面,教材仍然强调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压力大;另一方面,现实中我国已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中考中许多地方也考查了人口增长放缓与老龄化。到底谁说的对?按照哪个讲?

其实,关于人口,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第一条标准侧重于人口数量与人口政策,第二条标准解决的是人口分布。分析一下这两条标准,我们会发现,第一条标准核心是“运用数据”,干啥?“说明人口增长趋势”。说明人口增长趋势的目的是什么?是“理解人口国策”。也就是说,把眼光聚焦到不同的时间段,人口增长的趋势是不同的,人口国策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如果聚焦到上世纪90年代前,自然能得出人口过快增长的结论。若放眼到现在,结论肯定有所不同。第二条标准要求培养一种方法,即运用人口分布图描述人口分布特点的方法,学会了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某省或其他尺度区域的人口分布图,描述其人口分布,甚至可以进一步探究影响这种分布的原因。由于七年级世界人口一节已经探究过世界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的分布是重点而不是难点,下面着重讨论一下第一个问题。

义务教育地理各版本人口一节,都有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两部分内容。其中,人口分布部分很相似,人口增长部分则有明显的差异。人教版正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指出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弊端(优势在教学中往往被许多教师忽略),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成就。最后指出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活动部分提供材料分析了晚婚晚育的影响,实行计划生育和不实行计划生育对人均粮食、人均教育经费的影响,以求让学生理解计划生育政策。湘教版在活动中安排了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据此估算2020年、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在第三部分中,指出“青少年的比重较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并安排了调查家庭中近几代人口状况的活动。商务星球版通过活动认识我国人口压力,一方面指出了每年仍然净增加“数百万人口”,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这是其他版本所没有的。粤教版的重点也是通过活动和阅读材料,了解人口压力和计划生育政策成效,并要求设计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身材的宣传单。仁爱版先用活动绘制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据此分析人口增长特点,与其他版本一样提出新增人口数量还很多。晋教版设计了活动,运用数据绘制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折线图,分析变化趋势及原因。

各版本内容安排共同点是强调了人口增长仍然很快,人口压力大的国情,理解计划生育国策等内容。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是人口资料截止到2010年。这不难理解,我国人口普查是每隔10年安排一次,中间每5分安排一次1%抽样调查。所以,近几年的人口状况教材中并没有出现。其实,2010年人口普查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是一路走低,将增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2014年大陆人口扭转了净增人口连年下降的趋势,净增人口710万,2015年又下降到680万人。这个数值,能否称得上“净增人口仍然很多”?不难看出,相对于人口国情的变化,各大版本由于资料引用陈旧,都有所滞后,其中湘教版滞后最为严重。湘教版根据过去的人口增长状况估计2020年和2030年人口数,从科学方法上就有严重问题,调查家庭成员的活动既没有意义,也不具备可操作性(人口流动多),就这一节而言,不仅不能教教材,用教材教也不能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滞后,考试可没有滞后。近几年,关于人口问题的考察,各地基本能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新资料,要求从材料中得出全国或某省区人口数量变化、人口结构变化。无论是当初单独两孩政策还是现在的全面两孩政策,无不成为第二年命题的热点。

那么,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我认为,我们应当搜集最新的资料,主要是近10年的人口数据(网上均可查到),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特别是在建国后的六十多年较长的时间段内,格外关注近十年的人口增长趋势,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结构变化(如年龄结构,少年儿童比例急剧下降),这种变化对我国的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从而能理解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也让那些独生子女的学生能够理解并支持父母再生育。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全面两孩”仍然是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压力不是不需要讲,但需要全面看待人口数量。另外,根据实际情况,“晚婚晚育”应当淡化,我讲课已经有十多年只字不提晚婚晚育了。我们这初婚一延再延,2627都算早的,还讲这个晚婚干啥?

人口分布部分可以与生活相结合,例如,腾讯上网人数突破2亿时,有人发现,这条线极其接近于胡焕庸线。我通常是讲完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再回头讲人口。否则,人口分布的原因,不太容易细分析。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叶片水滴 2016-8-26 19:02
人口压力大应该也还是的,主要是因为基数大,然后尽管增长速度慢,但是增长人数还是不少,对于中国来说,总人数多依旧是个大问题
回复 ludog 2016-8-26 20:27
肯定还存在,也需要讲,只是这不是唯一方面。
回复 geonet 2016-8-28 16:35
路老师分析很到位,值得学习和思考。
回复 ludog 2016-8-29 06:06
geonet: 路老师分析很到位,值得学习和思考。
谢谢贾老师。
回复 乐观达人 2016-9-25 21:42
分析了几大版本的地理教材的优劣,分析很透彻深入,学习了!
回复 ludog 2017-9-15 17:08
乐观达人: 分析了几大版本的地理教材的优劣,分析很透彻深入,学习了!
谢谢支持啊
回复 陈焜浮生若梦 2019-8-20 10:15
素材的引用是即时性的。人口数据最为标准的仍然是人口普查数据,其他时间的数据可以采用一些现象进行“旁敲侧击”。例如,当时开放全面二孩时,曾有相关人口政策的归纳,与数据相映成趣。
另外,路老提及的,人教版所言“人口众多的优势”实际上就是人口的二元性,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之前一直纠结这部分内容是否需要讲解介绍,重新审视课本,从历史发展看,这一段就很好融入了:依照历史发展,梳理生育政策,解释相关原因(性质)。
(再次吹爆我人教版,这必须是男神的手笔,逻辑清晰,关注政策)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08:59 , Processed in 0.0674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