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ludog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34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闲话年味儿

热度 2已有 538 次阅读2019-2-3 19:59 |个人分类:杂感|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前些天,我们学校一位才女老师写一篇散文《记忆深处的年味》,发表在《山东精短文学微刊》上。作者回忆了很多儿时过年的甜蜜。不只是才女老师,在许多人看来,年味越来越淡了,很是遗憾。更有人把年味的渐行渐远,春节的吸引力减少上升的传统文化的传承高度上来认识。

依我老人家看,年味淡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值得啥大惊小怪的,更不必上纲上线。不妨想一想,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为什么感到过年快乐?无非是因为过年可以吃好,可以穿新衣服,可以放鞭炮,等等。从另一个角度想,当时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是何等的贫乏。甚至可以说,过年的快乐,不过是反衬了平时生活是何等的苦涩。为什么那时,小伙伴会成群整个村庄挨家挨户拜年?目的主要是讨要糖果。当时的糖果,一角钱能买九块,但即使如此,平时也很少有的吃。现在呢?年味淡的背后是生活的富足,何必忧心忡忡?

年味淡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从文化角度说,春节是农耕文明的体现,那一系列的习俗,无不打上了农耕文明的烙印。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春节期间传统的活动减少以至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然,春节也有许多与时俱进的一面,许多新的活动产生了,过年的方式不断翻新,这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传统文化不见得就是优秀的,许多人怀念的东西,未必就有价值。

除了许多人想念的年味,“留住乡愁”这个词也被许多人不时提起。许多人提出,“拿什么留住乡愁”。这个问题更让我老人家感觉很是不可理喻,乡愁就那么值得留吗?初中地理教材中说,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高中教材就谈到了城市化,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当然,课本里没有说,有些乡村消失,也是必然。不然,欧美国家何以会“有农无村”呢?我们这儿的农村经济还算比较发达的,至少在全国不是落后的,虽是如此,留在农村里的,五十岁就算年轻的了。留住乡愁,咋留住?让移居城市里的人返乡吗?

书上说,这些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有特色的聚落当然是,但问题是,“当时的”都有价值留吗?山东半岛的茅草屋最能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现在已经基本找不到,值得去保留吗?除了反映自然环境,那也是经济水平的体现。

无论是乡愁,还是年味,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回味可以理解,怀念亦未尝不可,但想要留住,恐怕无异于缘木求鱼。月缺月圆,花落花开,该走的就走,该留的总会留下。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回复 潇湘如是闲 2019-2-3 21:59
“有农无村”——绝妙好词!
回复 ludog 2019-2-5 19:10
潇湘如是闲: “有农无村”——绝妙好词!
原来人教版教材有这个词,现在版本没有了。
回复 geonet 2019-2-6 10:15
每一个地儿都有地方感又缺少地方感
回复 ludog 2019-2-8 17:57
geonet: 每一个地儿都有地方感又缺少地方感
哈哈,辩证。
回复 geonet 2019-2-8 18:23
也许说丢失了地方感,也许更确切。
回复 ludog 2019-2-12 07:04
geonet: 也许说丢失了地方感,也许更确切。
许多地方感的消失,恐怕也是必然。
回复 geonet 2019-2-12 08:46
ludog: 许多地方感的消失,恐怕也是必然。
我觉得改变是必然的,有些消失也是难免的,但是消失的是过往,地方感或在某个地方遗留或永驻。
回复 geonet 2019-2-23 20:11
年味演替是历史的必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92-1161586.html
回复 ludog 2019-2-26 22:34
geonet: 年味演替是历史的必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92-1161586.html
对对,贾老师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08:23 , Processed in 0.0574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